天天看点

新四军历任首长——政治部主任袁国平(1)

作者:赵连军
新四军历任首长——政治部主任袁国平(1)

袁国平,新四军政治部部长

袁国平(1906-1941)1925年毕业于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同年10月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政治部。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他担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左翼宣传队的第四任上尉。8月任第十一军政治部宣传部部长。1927年,他参加了南昌和广州起义。广州起义失败后,他参与创建了工业、农业和革命军第4师,并担任参谋长、党代表和党委书记。1928年调到上海,随便调到湘澳玉宿区,任湘鄂特别委员会常委、宣传部长、代理书记。1929年6月,任红军第五军政治部部长。1930年6月,任红军第三军政治部主任,创办《红军日报》,8月兼任红军八军政治委员会委员。同年冬,任红军第一军部政治部副主任、代理主任,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东军政治部书记。参加了中苏地区此前的反"包络"斗争和两次作战行动。1934年2月,他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全国执行委员会委员。参加10月的长征。1935年9月,他成为北进支部第2纵队政治部主任。抵达陕北后,先后担任西北革命军委政治部主任、抗日大学第三分院培训部长、政治委员会、抗日大学第二学院政治委员会、抗日步兵学校政治委员会、校长、政治委员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特别委员会书记、八路军办公室主任。1938年3月任新四军政治部部长、东南支部委员、中央革命军委新四军支常委委员。8月任新四军教团政治委员会委员。任职期间,他主持召开了新四军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主持召开了两次新四军政治工作会议和新四军青年代表大会。主持编制了《新四军政治工作组织纲要草案》和《新四军之歌》的创作。作品有《父与子》、《只有苏联才能拯救中国》、《战时红军的政治工作》、《新四军政治工作十讲》、《袁国平政治工作集》等,以及《再见,闽南三年》等歌词。1941年1月15日,他在闽南事件的爆发中受了重伤,英勇无恙地死去,没有拖累战友。1955年,遗体被安葬在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2014年,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为首批著名的抗日英烈士。

袁国平,奶名小学生,原名幻觉,校名袁宇,醉字。1906年5月26日出生于湖南省宝清县(今延东县)范家山眉山村袁家台一家工匠家庭。

袁国平的父亲袁九璇是一名打棉花的手工工,后来在濮阳东直街经营一家企业,但还是穷困潦倒的。袁九轩于1918年去世。他的母亲刘秀英是一个拳击手的女儿,他的父母早逝。刘冬秀小时候随父亲闯入江湖,勇敢倔强,无畏的力量,也认得一些话,在事件中颇有见地,火辣而雄辩,非常有主见。这对夫妇有两个男人和两个女儿,袁国平排在第三位。刘东秀深感丈夫文盲,遭受欺凌,决心省钱,送孩子上学,成为有用的人。

新四军历任首长——政治部主任袁国平(1)

袁国平出生于湖南省阜阳市鲁东县袁家台村

童年时袁国平,像父亲一样忠诚,像母亲一样辣,才华横溢,聪明才智,读书勤奋。袁国平6岁入籍,9岁上新校。新校文书的开头是"羊有角,一只羊有两角",他认为不值得一读,于是转入小学三年级。刚上过学时,富家子弟看到袁国平瘦瘦,衣着冷酷,经常欺负他。母亲劝说她的儿子屈服,并作为最后的手段给他们一个教训。一天放学后,一群孩子王和堵住了马路,百人戏弄,袁国平愤怒地斥责了几句话,他们放袖子打架。袁国平和妈妈学了几只手,三拳两脚,居然把它们放下了一朵花流水。经过几期,袁国平的考试成绩都排在了第一位,不仅那些孩子王适合他,就连老师也对他印象深刻。有一次,一位老师对袁国平的同学进行严厉的体罚,袁国平上前批评老师。老师不仅不接受,还送了袁国平一顿杀人大餐。从未迟到的袁国平没有来上学,大家都罢工表示支持。结果,老师在学校和社会的压力下,不得不在袁国平的家中讲好话,承诺今后不再对学生进行体罚。第二天,在袁国平的带领下,上课了。

大三学生袁国平一心想读书。这是他母亲灌输给他的思想。随着知识和经验的增多,袁国平在国民经济和民生问题上探索出思想触角。城东农民起义领袖何金生、富阳市北郊蔡维、革命领袖孙中山,都是他所钦佩的英雄和崇拜对象。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在刘伟初校长和体育老师石建树的领导下,袁国平和同学们积极参加了轰轰烈烈的爱国运动。他每天带领全班上街宣传、反对21、禁日货,高喊"打倒曹瑜、张宗祥、陆宗佑卖国贼"等口号。袁国平不再满足于教科书上的东西,各种社会主义小册子、进步杂志在他眼前开辟一个新的境界。每天放学回家后,书包放好,立即帮家长做事。晚上,在昏暗的油灯下,总是读到深夜。

袁国平的父亲在毕业前几个月去世。勉强支持毕业,袁国平失学,在家帮弟弟袁像棉花一样喝水,管理账目,为妈妈撑起门面,早晚偷自学,几乎够呆在家里。他从跟随知更小学校长刘伟初那里借用了《新青年》、《巫师》等进步出版物,经常在深夜阅读。从这些书和杂志中,我们了解了很多革命性的真理。在这段时间里,同学们经常来看他。每次初中入学时,那些没有通过考试的富家子弟也来请袁国平参加考试。当时,这种病态盛行,雅称"杀枪"。袁国平参加考试,每次都要进去。看着这些扛着书包上学的草袋,袁宇心里真的是没有味道,觉得这个世界的路太不公平了。(图片来自袁国平纪念馆藏,铁军骨干)

新四军历任首长——政治部主任袁国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