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老人看不懂英文误入女厕被指非礼,网友:标上汉字男女有那么难吗

作者:露sir的路

“我真的不认识英文,也不明白那些图标!哪个是男厕所,哪个是女厕所,我怎么分得清呢?”日前,广州一老人因不识英文,误入女洗手间而被指“非礼”。现场众人一片哗然,而老人一脸难堪,表示标识太过艺术,自己实在分辨不清。

老人看不懂英文误入女厕被指非礼,网友:标上汉字男女有那么难吗

事发之地是广州某商场的卫生间,标识采用英文单词搭配图标的方式。结果这种时尚的设计理念,直接打击到了部分老人。面对字母词组,这位老伯更是一头雾水,情急之下竟然闯入了女厕。

这事一出,立刻在网上引发热议。大量网友表示,自己也常在外面的厕所标识上“迷路”,实在分不清那些英文和图画代表什么意思。明明标上“男”“女”两字就可以解决问题,非要玩些花哨标新立异的把戏,反而给用户制造麻烦。

老人看不懂英文误入女厕被指非礼,网友:标上汉字男女有那么难吗

的确,在现实中,我们也常常遇到一些标识直逼艺术装置的公共厕所。网友甚至贴出了几个完全无法理解的图标。一个金童玉女,一个圆中对角线,都是什么鬼?这让老人小孩根本不敢随意进入,生怕走错引来麻烦。

其实,像厕所标识这样的公共指示,本应该是简洁明了、兼容并蓄。它需要考虑不同年龄段和文化程度的用户,通过直白的视觉语言,让所有人都能准确获取信息。而过于抽象甚至误导人的标识,无异是设计上的失职和对用户的不尊重。

老人看不懂英文误入女厕被指非礼,网友:标上汉字男女有那么难吗

所以,类似事件的多次上演也在叩问我们的公共意识。相关部门需要统一标准,让标识回归本功能,真正发挥指路引领的作用。用户也需积极反馈体验,推动公共服务不断改进完善。只有这样,我们的城市和生活才会更加宜居、智慧与包容。

这起事件折射出的,是当下许多公共场所标识设计的盲区。艺术气息太浓,却忽视了基本的使用功能。其背后再次暴露大陆在无障碍环保、人文关怀等方面的短板。

老人看不懂英文误入女厕被指非礼,网友:标上汉字男女有那么难吗
老人看不懂英文误入女厕被指非礼,网友:标上汉字男女有那么难吗

老年人、残障人士、外地游客等群体,都可能面临类似的尴尬困境。他们成为公共空间信息传达的局外人。所以,我们有必要统筹考量不同需求,打造真正人性化和智能化的导向系统。

这需要政府主管部门发挥指导作用,研究推出公共标识规范。使之更加直观明了,兼顾老少弱残。同时,也可以利用数字科技赋能,通过语音指示等给困难群体带来便利。还可在热点区域设置志愿者提供人工帮助。

老人看不懂英文误入女厕被指非礼,网友:标上汉字男女有那么难吗
老人看不懂英文误入女厕被指非礼,网友:标上汉字男女有那么难吗

当然,公民个体也要自觉遵守公德,发现偏差时及时反映。让我们共同努力,为这座城市注入更多人文关怀与温度。使生活中的每一个小细节,都能体现出对弱势群体的照拂与尊重,这正是文明进步的标志。

老人看不懂英文误入女厕被指非礼,网友:标上汉字男女有那么难吗
老人看不懂英文误入女厕被指非礼,网友:标上汉字男女有那么难吗

#文章首发挑战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