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江南街道党工委书记陈迁:错位争先,打造区域融合发展标杆

作者:南方都市报
江南街道党工委书记陈迁:错位争先,打造区域融合发展标杆

江南街道地处江海区中心区域,是区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全区政治、文化、交通、商贸中心,也是城市核心区。

近年来,江南街道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江门中心城区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紧紧抓住“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的机遇,进一步强化错位争先意识,全力构建“总部+商贸”经济发展格局,推进龙头企业招商引资提质增效、量质双收,壮大现代服务业,着力打造商业设施完善、业态先进、品位一流的标杆区域,在“全力以赴再造一个现代化新江海”中贡献江南力量。

2024开年之际,江南街道党工委书记陈迁接受南都专访,从经济发展、基础设施、民生服务等多维度畅谈江南街道2023年取得的新突破,以及对今年工作的规划和展望。

江南街道党工委书记陈迁:错位争先,打造区域融合发展标杆

江南街道党工委书记陈迁接受南都专访

错位发展、逆势破局

2023年两项指标增速预计在全区排名首位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陈迁表示,这一年,江南街道面临了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外部承压,预期降低。在江南街道产值排名前10的规上企业中,有7家是外向型企业,对外贸订单依赖度较高,但当下国际经济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外部需求不足都对这些外向型骨干企业产生一定的影响。二是载体资源约束趋紧。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优质的资源载体,但是江南街道地处江海区中心区域,是纯城市型街道,辖区内基本是建成区,已无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现存的11个村级工业园,存在整体规模小、布局凌乱、用地低效、城市配套功能不足等问题。三是处于发展转型瓶颈期。辖区内的传统优势产业发展乏力,缺乏新兴产业的“名企”牵引江南整体产业链转型升级。加上一些骨干企业,如谦信化工等逐步迁移,投资稳增长后劲不足。

江南街道党工委书记陈迁:错位争先,打造区域融合发展标杆

东华大桥

“对于以上问题,我们不回避、不拖延,通过紧紧抓住‘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的宝贵机遇,进一步强化错位争先意识,突出特色发展、错位发展,以‘总部+商贸’的发展格局,攻坚克难,力求逆势破局。”陈迁说,2023年,预计完成限额限上社零7.9亿元,同比增长13.4%,工业投资4.9亿元,同比增34.3%,两项指标增速预计在全区排名首位,更是在经济发展、基础设施、民生服务、基层治理等方面都有新的突破。

“零地招商”“强二进三”

探索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新路径

江南街道是纯城市型街道,受制于土地和空间,陈迁向南都记者表示,结合区位特点,着力突破城市型街道的发展难题,坚持制造业当家不动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效果明显,“零地招商”成效渐显。“大商视界是我们近年来引进的首个总部经济项目,将致力打造成为江门市第一家基于大数据安全指挥中心、大数据安全信用平台,协同大湾区的合作伙伴共同塑造大湾区数字经济生态经济共同体。百香顺(广东)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酸菜鱼预制菜研发、生产、销售的专业一体化供应链公司,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预计年产值可达5亿元。”陈迁说,2023年以来,江南街道通过“零地招商”挖掘现有资源潜力,盘活用地存量,实现“土地不增一分,投资持续增长”的态势。成功引入“零地招商”亿元项目5个,计划投资总额达11.5亿元,盘活土地面积近13.8万平方米,项目完工后预计新增产值超20亿元,实现了近三年来街道项目引进“零的突破”。

江南街道党工委书记陈迁:错位争先,打造区域融合发展标杆

大冶摩托

第二产业稳进提质。“我们成功推动了三连电子、武东水泥厂、新恒基、大冶摩托等项目增资扩产。其中武东水泥厂、新恒基这两个项目已顺利竣工。”陈迁表示,还制定了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近、中、远期“工改”蓝图,2023年主攻的滘头联社36.4亩工改工项目是江海区在建项目中启动面积最大,整体性最强的先导工程。目前进展顺利,已完成清拆工作。预计运营后年租金收入涨幅337%,物业价值总量估值预计升值约30倍。

第三产业提能增势。江南街道打造了“汽车消费圈、新消费住宿商圈、文化旅游消费圈”三大商圈。汽车消费圈方面,成功引入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项目,下一步将打造成江门新能源汽车文化圈。新消费住宿商圈方面,洲际智选假日酒店已正式对外营业,这是近3年来的第5家城市精品酒店。同时,白水带片区的公园集市项目已顺利启动。

改善环境、完善配套

凸显江南特色,提升城市颜值和内涵

江南街道坚持区域协调发展,人居环境显著改善,通过城市品质提升,提高街道辨识度,凸显江南特色。“我们大力提升城市的颜值。油湾公园完成建设,成为新晋网红打卡点,也成为全市马拉松的重要场地。东海路‘双月蝶舞’天桥如期建成开放,提高居民出行便利性、安全性,并成为江海区又一城市地标。”陈迁表示,街道还积极向上争取资金800多万元,对顺天里建筑物外立面改造、村内道路维修、公园升级、党群服务站建设等改造,既涵养了红色文化的“内在美”,也彰显了人居环境提升的“外在美”。明泰城、保利江湾大都汇、文昌大厦等高品质商住小区及综合体配套开发进展顺利,府西小区配套日渐成熟。投入9000万元,完成东海路沿线、新中大道-江海一路沿线社区老旧小区改造,引入物业企业对老旧小区进行长效化、精细化的管理服务,促进老城区焕发新活力。

江南街道党工委书记陈迁:错位争先,打造区域融合发展标杆

儿童公园

大力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提升城市的内涵。1-11月,江南街道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30.22%。目前,已完成市政道路建设约20公里,但是辖区内仍有个别“断头路”,为了疏通辖区“毛细血管”,江南街道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上狠下功夫。江南路南延线、NS一路均已动工建设,滘头工业园滘兴中路、滘兴南路、滘兴东路已完成改造,疏通了辖区交通脉络。此外,还投入250多万元对星海湾、中沙市场等5个垃圾中转站进行升级改造。同步开展 “网格化+垃圾分类”精细化治理新模式,创建了住建大厦、嘉禧酒楼等6个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星级示范单位和田心里山边、仁美新村二巷路口等15个星级投放点。仁美社区成功打造“无废社区”示范点。

党建引领、民生福祉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陈迁强调,江南街道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提升民生福祉。“为了让民生答卷更具温度,江南发展的‘大图景’始终和群众生活的‘小确幸’紧紧相连,我们聚焦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所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和弱有众扶等等工作。”幼有善育,构建未成年人关爱保护体系,组建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提升8个社区儿童之家服务功能,打造“乐童成长”未成年人保护服务项目,链接各类慈善资源开展关爱帮扶、关爱政策宣讲、冬夏令营等活动,惠及辖区未成年人近10000人次。今年,江南街道获评首批全省儿童友好示范镇(街)荣誉称号;学有优教,江南小学新教学楼已投入使用,新增600多个优质学位。景贤小学北校区正进行教学楼四层施工,正式投入使用后将新增1620个学位;劳有所得,对有求职意愿的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登记失业人员及广大求职者等未就业群体积极做好跟踪服务工作,落实“一对一”就业帮扶服务,开展公益性培训1121人,763人参加职业技能考核取得等级证书。

江南街道党工委书记陈迁:错位争先,打造区域融合发展标杆

江南街道社卫中心异地重建效果图

病有良医,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投资3795万元的江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异地重建工程综合楼主体建筑封顶,当年投资完成率116%。已完成14个社区28236人入户家庭医生签约建档工作;老有颐养,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打造“夕阳‘红’居养+社工”模式,开展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长者教育、上门服务、送餐服务等创新项目。全面启动党建引领“新”连心暖流送餐服务。弱有众扶,“双百”社工站共入户走访服务对象1187人次,精准识别对象需求建档950份。推动残疾人辅助性就业“职场有我”残疾人彩虹就业计划。

抢抓机遇、乘势而上

书写江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展望未来,陈迁表示,2024年江南街道将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紧围绕“总部+商贸”的定位,深化“强二进三”战略,抢抓深中通道通车历史机遇,书写江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增强经济高质量发展活力

继续强化主城区中心辐射功能,坚持落实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工作要求,始终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开展经济发展工作。坚定不移招大引强,强化“一把手”一线招商,全面塑优“全员招商”“以商招商”的招商生态,全面梳理辖区招商载体和招商线索;坚定不移用好“工改工”政策红利,继续推进滘头工业园工改工项目,同步推进明星经济社的旧村改造和工业园改造,通过全面提升村容村貌,推动工业载体、工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将明星村打造成真正的“明星村”;坚定不移培育企业,鼓励企业增资扩产,重点支持大冶摩托围绕新能源摩托车整车及汽车配件高端制造进行升级,打造成全国最先进的摩托车生产基地之一。开展“小升高、高升规”行动,做好骨干企业上市培育、申报专精特新企业和省级工程中心等辅导工作,力争江南街道上市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有新的突破。坚定不移发展三产。计划2024年引入4家汽车4S店,打造新能源汽车消费商圈。依托现有大型商业综合体,加快推动文昌大厦、新鹿茵酒店等项目,打造新消费商圈。加快白水带网红集市建设,进一步延伸城央绿廊的空间,打造文化、娱乐、观光消费带。

江南街道党工委书记陈迁:错位争先,打造区域融合发展标杆

江海广场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高标准做好市容品质、宜居住房、商业业态、交通出行等规划提升,打造更具都市品质、江南韵味的美丽城区,增强城市发展的承载力。着力优化城市空间格局。在五邑路以北,主要抓手城市更新和功能的完善。秉承“微改造、大提升”“小切口、大民生”思路,开展老旧小区改造、村内道路维修、公园升级、党群服务站建设等改造,实现人居环境全面提升;五邑路以南,主要抓产城人融合。打造高品质商住小区及完善周边配套,创新融合商务办公、商业综合、高端住宅等各种新业态、新模式。着力推动基础工程。加快江南路南延线的建设,进一步延伸城央绿廊的空间。做好麻园河(江南段)水体及沿岸环境整治工作,完善滘头工业区的污水管网,净化麻园河水质。用足用好专项债资金,充分发挥专项债资金在扩内需、稳增长、惠民生等方面产生的乘数效应,推进滘头工业园道路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和系列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改造。

提升民生福祉的温度

江南高质量发展的画卷中,民生福祉是最厚重的底色,全民共享是最温暖的主题。要健全民生保障。千方百计保障民生,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加大援企稳岗力度。进一步加强困境儿童、特困人员、残疾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保障。江南街道要完善公共服务。着力提升“一老一小”服务质量,加快推进江南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建设,完善“1+3+20”未成年人保护服务网络,打响“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区”品牌。升级改造桥南居家养老站,创新桥南社区“1+7+N”慈善创新项目。计划在桥南社区增设一个居家养老配餐点。加快推进景贤小学北校区项目、江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异地重建工程项目综合楼的建设。

江南街道党工委书记陈迁:错位争先,打造区域融合发展标杆

议事委员会

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实践的成色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坚信“打铁还需自身硬”。一是配强“一班人”。既要持续抓好“头雁工程”,坚持以正确用人导向,大力选拔敢闯敢试、善作善成的干部。也要大抓社会力量参与,加强与江海区引才工作站对接,落实引才工作。继续深化建筑业与镇村结对帮扶工作。二是创新治理机制。构建“红色管家”平台,以“积分累积”“积分兑换”为激励机制,不断提高兼职网格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丰富“一员多责”职能内涵,提升治理末梢的灵敏性。在推动“一社区一品牌”党建服务品牌的基础上,选取江翠、桥南、蓬苑社区探索打造基层治理“红色示范带”。

开栏语:

党的二十大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对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作出战略部署。广东省委提出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着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江门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工作会议提出,全面把握“百千万工程”目标任务,奋力开创江门“三农”工作和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全力打造“百千万工程”江门样板,打造区域平衡发展综合试验区。

江门高新区(江海区)作为江门唯一的国家高新区,去年以来,江海区聚焦“百千万村工程”,全面部署推动国家高新区争先进位、发展壮大街域经济等十大行动,以此构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奋力为江门市打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综合实践区,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侨都高质量发展贡献江海力量。实施“百千万工程”,江海区各街道如何作为?2024开年之际,南方都市报推出《龙腾江海 乘“4”而上》专题策划报道,首期专访江南街道党工委书记陈迁。

采写:南都记者 严亮 通讯员 蒋思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