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与旅相遇,让文物活起来

作者:鄂温克融媒

文物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见证和历史的缩影,是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载体。在重视文物保护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文物价值挖掘,讲好文物背后的故事同样重要。近年来,巴彦塔拉达斡尔民族乡立足实际,促进博物馆与旅游深度融合,让馆内的文物活了起来。

巴彦塔拉达斡尔民族博物馆位于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巴彦塔拉达斡尔民族乡内,博物馆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分为历史厅、民俗厅、非遗厅,现有馆藏文物243件套,保留和传承了达斡尔民族文化传统技艺和习俗,充分展示了达斡尔族的历史背景、民族文化、民间艺术和生活习俗。

与旅相遇,让文物活起来

达斡尔族刺绣是内蒙古自治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在民俗厅内就展出着多件达斡尔族刺绣文物。在非遗展厅里,更是摆满了达斡尔族哈尼卡、木雕、剪纸等非遗作品,甚至还有等比例缩小的达斡尔族民居,全面展示了达斡尔族各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与旅相遇,让文物活起来
与旅相遇,让文物活起来

在日常工作中,工作人员十分注重各项文物的保护。工作人员阿丽玛说:“近两年,我们按照上级要求,对博物馆消防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健全了各项文物安全保护管理制度,加强责任意识,让博物馆文物安全工作切实落到实处。博物馆还有非常严密的监控系统,这是从早期建馆以来一直就有的。我们会一直关注做好文物安全工作,把文物安全贯穿到博物馆的管理工作中,把文物安全工作放到首位。”

与旅相遇,让文物活起来

在做好文物保护的同时,巴彦塔拉达斡尔民族乡积极与乡内的旅游景点合作,将民族博物馆添加到各旅游点规划的旅游线路中,既丰富了游客的旅行体验,也成为了展示巴彦塔拉达斡尔民族乡文化的一个重要宣传窗口。

阿丽玛表示:“平时也有很多学校和我们联系,他们对少数民族的文化比较感兴趣,组织学生到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我们想通过这些展品,让这些文物活起来,能够充分利用文物的价值,起到宣传、教育、凝聚的作用。我们也非常欢迎各学校、单位到博物馆进行参观,让大家了解当地的民俗和特色体育项目,参观中我们还会组织非遗手工活动的体验,让参观形式活起来,希望大家能够对我们的民俗文化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据了解,2023年,巴彦塔拉达斡尔民族乡12个旅游点共接待游客2.5万人。今年,巴彦塔拉达斡尔民族乡将继续积极开发以达斡尔民族文化为衍生的旅游产品,大力发展民俗游,打造兼具文物和旅游特色的新业态、新主体、新模式,讲好文物故事,真正让文物“活”起来。

记者|高宇辰

版面编辑|李荣

责编|闫丽鑫

主编|樊华

监审|乔娜

总监制|耕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