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加了也白加,中国不出口电动车至美国,美加征4倍关税意义何在?

作者:王闲知

#精品长文创作季#

加了也白加,中国不出口电动车至美国,美加征4倍关税意义何在?

早在耶伦、布林肯两位白宫精英访华之前,美国商务部部长雷蒙多就透露白宫准备打压中国电动车的消息。

老美之所以选在5月中旬公布“18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决定,很可能是想应对普京访华对国际局势的影响。

虽然老美将中国电动车关税提高四倍,税率达到100%历史新高的做法的确很少见;但是很多网友却表示,美国这种做法纯粹是“加了也白加”。那么,美国加征关税的意义到底在哪里呢?

加了也白加,中国不出口电动车至美国,美加征4倍关税意义何在?

一、中美汽车贸易现状

从今年前四个月的外贸数据来看,网友说“加了也白加”绝不是因为汽车产业对中国经济不重要。

根据统计,通过187.8万辆出口汽车和大批汽车零部件,今年大陆车企已经为国家贡献了大约656亿美元出口收入,占到整个外贸行业出口收入的比例高达6%。

大家之所以低估美国加征关税对汽车产业的影响,主要和中美汽车贸易的现状有关。

2023年大陆对美国出口的汽车总额只有3.68亿美元,相比突破千亿美元大关的中国汽车外贸市场来说,这项业务的确属于“毛毛雨”的概念。

加了也白加,中国不出口电动车至美国,美加征4倍关税意义何在?

至于此次加征关税政策涉及的中国电动车,就更是不值一提的小生意了。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早在特朗普执掌白宫期间,美国商务部就利用“301调查”将大陆电动车的关税从2.5%提高到了27.5%,多出来的25%关税成本就是“301加征关税”。

虽然在美国油价走高的影响下,近几年美国车市对电动车的需求的确提高了不少;但是关税成本超过20%的中国电动车,根本不是美国车主的主流选择。

比如,去年大陆车企就只向美国出口了1.25万辆新能源,仅占中国电动车出口总量的大约1%。

加了也白加,中国不出口电动车至美国,美加征4倍关税意义何在?

众所周知,好管闲事的老美一直把二十多位“北美邻居”当成是自家后院的仆人,比如国土面积世界第二的加拿大就连拥有独立武装的资格都没有。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加拿大、墨西哥等国会在美国的胁迫下,采用同样的“加征关税武器”对付中国车企。

如果我们的电动车彻底失去北美市场,我们还能说“加了也白加”吗?出乎很多朋友意料的是,拥有美国和加拿大两大西方发达国家的北美市场,竟然是和非洲市场地位不相上下的“电动车荒漠”。

公开资料显示,去年大陆出口到北美市场的电动车占比仅为13%,北美市场的重要性远不及合计占比超过70%的亚欧大陆。

加了也白加,中国不出口电动车至美国,美加征4倍关税意义何在?

从美国新能源车市的发展局势来看,大陆车企也完全可以应对此次加征关税的挑战。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美国新车市场的新能源渗透率仅为8.8%,也就是说老美每购买1000辆新汽车,车企才能销售88辆电动车。

对比大陆三月份超过40%的新能源渗透率,美国电动车市场的发展水平根本不值一提。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在国际油价走弱的影响下,三月份美国新能源渗透率还比二月份降低了0.9个百分点,按照业内人士的预测,今年美国电动车销量仅为170万辆。就算大陆车企拿下了所有美国电动车订单,也不会有太大的业绩影响。

加了也白加,中国不出口电动车至美国,美加征4倍关税意义何在?

二、拜登的算计

作为白宫精英的“话事人”,拜登当然清楚中国电动车在美国的发展情况。

拜登之所以通过新的“301关税打压政策”,并不是要保障美国车企在美国电动车市场的利益,而是要实现三个不可告人的目的。

第一,备战“2024美国总统大选”。距离美国总统大选投票日已经不到半年,拜登和他的竞争对手特朗普都在绞尽脑汁为自己拉票。

让人大跌眼镜的是,一向“逢拜必反”的特朗普竟然在拜登决定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四倍关税以后,公开点赞了拜登的决策。

加了也白加,中国不出口电动车至美国,美加征4倍关税意义何在?

连最反对自己的人都不得不支持的决策,毫无疑问属于“众望所归”的概念。

国内网友总觉得兜里没钱的美国选民应该会很支持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但是从特朗普点赞拜登的反应来看,显然老美十分不喜欢抢走美国企业生意的中国制造。

拜登当然不稀罕特朗普的“违心点赞”,但是他却不得不重视美国工会的意见。

拥有89年历史的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虽然如今已经落寞成了会员人数不到40万人的“小公会”,但是他们依然有能力组织全国范围内的群体性活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曹德旺的美国工厂就被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狠狠上过一课。

加了也白加,中国不出口电动车至美国,美加征4倍关税意义何在?

第二,煽动全面对华脱钩断链。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中国车企并不担心失去北美市场的冲击,但是任何一家车企都承受不起全面脱钩断链的挑战。让人担忧的是,欧盟已经开始效仿美国对中国电动车的打压政策。

按照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的说法,中国车企凭借高额官方补贴和压低工人薪酬福利待遇的“不正当竞争手段”,威胁了欧洲汽车市场的市场经济发展。

在这位对大陆极其不友好的欧盟政客力促之下,欧盟已经启动针对大陆电动车的反补贴调查。

加了也白加,中国不出口电动车至美国,美加征4倍关税意义何在?

失去欧盟这个最大海外市场还不算最糟糕的情况,更让我们担忧的是大陆的新能源材料进口渠道也很不安全。

就拿被网友称为“白色石油”的锂资源来说,去年大陆锂精矿进口量突破400万吨大关,其中“澳锂”占比接近一半。作为“五眼联盟”的核心成员,澳大利亚显然不会老老实实配合大陆发展电动车产业。

第二,挑拨中俄关系。俄乌冲突爆发大约一个月之后,大陆外交部提出了中俄合作无上限的响应口号。

虽然两年多来西方不断提高对“涉俄中企”的打压力度,但是我们还是没有放弃“合作无上限”的承诺。

加了也白加,中国不出口电动车至美国,美加征4倍关税意义何在?

拜登打压中国电动车看起来和中俄合作没有任何关系,但是这种霸权手段却会直接影响中国汽车产业工人的生活条件。

就拿比亚迪来说,一旦欧美国家在拜登“忽悠”下全面抵制中国电动车,这家民族企业的70.35万名员工和他们背后的家庭都会遭遇订单下滑带来的失业、降薪问题。

老百姓支持中俄合作无上限无非是想过上好日子,可面对油价大涨、收入下滑等一系列负面冲击,谁还会像两年多前那样坚定不移呢?

加了也白加,中国不出口电动车至美国,美加征4倍关税意义何在?

三、断臂求生的勇气

支持发展电动车的朋友,可以不承认锂电池的自燃风险,也可以忽视电动车“省油不省钱”的尴尬现实,但他们却必须面对海外市场集体抛弃电动车的发展趋势。

摆在我们面前的三大现实证明,断臂求生才是我们最理性的选择。

第一,猖獗的“骗补问题”。新能源车企骗补并不是什么今天才有的稀罕事,很多国内媒体都曝光过“新能源汽车坟场”的问题。在那些堆满新电动车的停车场里,卖不出去的车竟然被砖头架空起来原地空转。

加了也白加,中国不出口电动车至美国,美加征4倍关税意义何在?

虽然大陆已经取消了针对新能源车企的补贴政策,但是那些无良资本又盯上了“退税蛋糕”。

根据外媒爆料,在运力不足、销售缓慢双重压力下,堆积在欧洲港口的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多。

按理说这些车企应该适时调整出口装船进度才对,可是一心想赚出口退税的他们,还在不断提高出口规模。

加了也白加,中国不出口电动车至美国,美加征4倍关税意义何在?

第二,巨大的民生压力。一段高铁涨价、水价上调等热点事件,已经让越来越多的朋友相信我们已经进入“高生活压力时代”。

在这种情况下,只有综合成本最实惠的产业才值得国家倾尽全力补贴。

凭借强势崛起的电动车,大陆的确获得了汽车产业全球第一的荣誉,但是这份荣誉却是用民生利益换来的。

那些担忧电动车自燃风险的保险公司已经大幅上调了新能源车险价格,这将会让很多低收入群体无奈选择“无保上路”,仅靠一份交强险显然保障不了新能源车主和周边人的利益。

加了也白加,中国不出口电动车至美国,美加征4倍关税意义何在?

第三,逃不开的报废压力。从目前电动车发展的趋势来看,绝大多数车主都会在五年左右卖掉自己的电动车。

由于很多二手车商不愿意收购价格波动巨大的电动车,这些没人要的旧电动车最终只能送到拆解场。

由于大陆目前并没有强制车企回收废旧电动车的政策,只有燃油车拆解经验的拆解场只能被赶鸭子上架。

的确有很多科研单位研究出了锂电池回收再利用的技术,可是这些成本高昂的新技术显然无法应用到基层工厂。

加了也白加,中国不出口电动车至美国,美加征4倍关税意义何在?

结语

全球电动车市场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大陆也应该适时调整国内产业政策。

即使现在不出台限制电动车发展的政策,也应该取消类似出口退税的不合理扶持政策。

那么,你觉得电动车到底该不该优先发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喜欢我们的文章,麻烦大家点个关注哦!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