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5大联盟集采结果将落地(附名单)

作者:医械之栈

大型联盟集采结果密集落地,耗材降价越来越具有“全国性”。

江西、贵州执行多个联盟集采结果

5月31日,江西医保局发布《关于做好血液透析类等六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执行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肾功和心肌酶生化类检测试剂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执行工作的通知》。

5大联盟集采结果将落地(附名单)

根据通知,河南联盟血液透析类、内蒙古联盟止血材料类、浙江联盟冠脉血管内超声诊断导管和输注泵、陕西联盟硬脑(脊)膜补片和疝修补材料以及江西牵头的肾功和心肌酶试剂的集采中选结果,均将于7月1日在江西落地执行。

各品类部分中选结果如下

5大联盟集采结果将落地(附名单)
5大联盟集采结果将落地(附名单)
5大联盟集采结果将落地(附名单)

其中,止血材料类和血液透析类医用耗材采购周期为1年;硬脑(脊)膜补片和疝修补材料类医用耗材、肾功和心肌酶生化类检测试剂采购周期为2年;冠脉血管内超声诊断导管和输注泵集中带量采购周期为3年。

各品类部分协议采购量如下:

5大联盟集采结果将落地(附名单)
5大联盟集采结果将落地(附名单)
5大联盟集采结果将落地(附名单)

同日,贵州公共资源交易网发布《省医保局关于做好冠脉血管内超声诊断导管和输注泵两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执行工作的通知》《省医保局关于做好止血材料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执行工作的通知》。

5大联盟集采结果将落地(附名单)

上述提到的浙江联盟冠脉血管内超声诊断导管和输注泵、内蒙古联盟止血材料类集采的中选结果也将于2024年6月20日在贵州落地。

近日,各大联盟集采进入密集执行期,上述耗材落地情况汇总如下:

5大联盟集采结果将落地(附名单)

耗材集采新趋势:

全国联采、紧盯履约

2024年,耗材集采呈现出全新格局。

5月20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关于加强区域协同做好2024年医药集中采购提质扩面的通知》,明确提出:

省级联盟采购要进一步加强全国面上协同,条件具备的提升为全国性联盟采购,牵头省份应加强与国家医保局沟通协调,并邀请所有省份参加,形成全国联盟集中采购。

国家医保局重点指导如下全国联采工作:

5大联盟集采结果将落地(附名单)

各省份抓紧“补缺”,对止血材料、补片、体外诊断试剂等已有多个省份开展的品种,通过带量价格联动等方式纳入集采范围。到2024年底,各省份至少完成1批医用耗材集采。

《国家医疗保障局关于进一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 持续推动医保工作创新发展的通知》中也提到:

支持和协调有意向有担当的省份牵头,各省参与,有针对性扩大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品种范围,形成国家组织的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省份牵头的全国联盟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为主体,省级集采为补充的集中采购新格局。

伴随国家定调,耗材集采的品类数量与覆盖范围都将迎来全面升级。同时,基于“一地集采、全国跟进”的模式,国内集采耗材价差有望被拉平,且能降低企业重复投标成本,提高企业经营效率。

此外,国家医保局在通知中提到:2024年,要深入推进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按照“一品一策”的原则,适时开展新批次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采;开展人工关节全国统一接续采购。

第五批耗材国采的脚步声或已临近。

集采执行机制也在逐步完善。例如:围绕积弊多年的药械回款问题,国家医保局表示,鼓励各省份积极探索推进医保基金与医药企业直接结算集采药品耗材。且将建立集采执行问题线上反馈机制,收集医疗机构反映的中选产品供应和质量问题,以及中选企业反映的进院和回款问题,并指导相关省份及时处置。

为了保障集采成效,针对企业履约的监管愈发细化。

近日,人工关节国采接续采购在天津开标。本次接续采购将首轮集采履约情况纳入考量,在中选排名和带量比例上,向履约良好的企业倾斜,对履约不佳的企业予以约束。

6月1日起,福建省正式执行《福建省药品和医用耗材供应履约管理办法》,将按月对挂网企业和配送企业的履约情况进行考核。

挂网企业、配送企业存在严重违约行为,或违约行为对临床诊疗秩序构成严重影响的,视情节予以暂停、取消生产企业相关产品挂网、取消配送企业配送资格等处置。

随着采购、执行等各项规则完善,耗材集采的影响力还将持续扩大,更多本土品牌有望获得进院机遇,助力业绩增长的同时,驱动国产替代进程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