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辈子做一件事,只为守望家园——与沙漠对话的人之三

作者:民勤融媒

从黄沙漫漫到遍山绿色,从沙逼人退到治沙致富……翻开武威林业的发展史,能够清晰地看出,这是一部同风沙抗衡的斗争史。有这样一群武威人,他们这辈子,只与沙漠对话。

——题记

一辈子做一件事,只为守望家园——与沙漠对话的人之三

腾格里沙漠是中国四大沙漠之一,它南越长城,东抵贺兰山,西至雅布赖山,面积约3万平方公里,蒙语意为天,寓意茫茫流沙如渺无边际的天空。

从上世纪50年代起,风沙与干旱像两条枷锁,牢牢制约了县域经济发展,造成了“生态型贫困”。地处腾格里沙漠边缘的武威人,经历过太多的黄沙漫卷,体验过最难的岁月漫漫。

向沙漠宣战!拯救家园!

一年一年,一代一代,一点一点……几十年后,沙砾里流淌出绿色,沙海中泛出致富小舟,沙丘上变出迷人的风景……

这些迷人风光的背后,是治沙人与沙漠对话的故事。

一辈子做一件事,只为守望家园

对南方人来说,绿色是浑然不觉的。但在民勤,绿色是一种馈赠,一种福利,一种幸福的味道。

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是一片在中国第三大沙漠巴丹吉林和第四大沙漠腾格里夹缝中生存的绿洲。作为中国四大沙尘暴策源地之一,民勤境内的风沙线长达408公里。2009年,全县荒漠化面积达到了94.5%。民勤人把青土湖视作“母亲湖”,她的干涸,仿佛流尽了民勤人与沙漠搏斗的汗水与泪水。

土地沙化只需要几年,而彻底恢复则需要上百年。这场阻击沙化蔓延、播绿拯救家园的战斗中,所有民勤人都全力以赴。

一辈子做一件事,只为守望家园——与沙漠对话的人之三

从这个意义上说,一部民勤志,半部就是治沙史。

在民勤治沙纪念馆,一件件老物件浓缩了民勤人民60多年来与风沙抗争的光辉历程,再现了民勤人民众志成城、防沙治沙、守卫家园的一幕幕历史瞬间。为“确保民勤不能成为第二个罗布泊”,民勤县科学防沙治沙,对外围荒漠区实施封沙育林;沿边流沙区实施工程治沙,连片营造防风阻沙林带;绿洲边缘严重沙化区建设基干防护林带,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林。同时,加大工程压沙、人工造林、封禁保护力度,有效阻止了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合拢,捍卫了河西走廊乃至大陆西北部的生态安全。

在民勤县西沙窝,记者见到了和一株挺立的梭梭一样有着皴裂皮肤的老人。

他叫石述柱,百分之八十的民勤人都听过他的名字,有人叫他“石爷”,也有人叫他“石傻爷”,这个“傻”和“爷”,有对他一辈子只做治沙这一件事的不解,更有对他的敬仰!

一辈子做一件事,只为守望家园——与沙漠对话的人之三

石述柱所在的宋和村,曾处于民勤县风沙口上,三面环沙,自然条件十分恶劣。1955年,19岁的石述柱担任了村团支部书记,他请缨组建起全县第一支青年治沙队。1963年,他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从此,他带领全村老少起早贪黑、推着独轮车、背着炒面走进沙窝,与风沙作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斗争。

沙漠的风任性而狠毒,不仅把石述柱头上的草帽吹跑了,还拔起了一根根头天栽的苗苗。

石述柱跺一下脚,捡起斜躺横卧在沙丘上的树苗苗心疼地直叹气。

好不容易栽下的树,不是被风卷走,就是被沙埋压。村东头受挫,石述柱又带领大家转战到村南边的张家大滩,种红柳、植沙棘……苦干6年,20亩林地郁郁葱葱地昂首挺立。

20亩,太少了,太少了,石述柱看到了缺憾也看到了希望。

只有绿色才是他的脉搏,也只有绿色才能延续他的生命。

一辈子做一件事,只为守望家园——与沙漠对话的人之三

干!

寒冬腊月,他带着村干部,在流沙最严重的杨红庄滩察看风沙的流向,研究在哪里能种草栽树。

在风沙肆虐的沙漠里播绿,谈何容易?春秋植树季节抢墒栽下幼苗,常常是一场大风过后,不是树苗被风沙埋压,就是树根被大风掏出。他们不气馁,用双手挖出埋在沙里的树身,手捧黄沙埋住被风掏出的树根,硬是让一棵棵树苗在荒漠上扎下深根、发出绿芽。

沙漠里种树,不能全靠土办法。经过技术人员的指导,他放弃了以往单线式黏土沙障压沙的土法子,采用新式网格状双眉式沙障结构,使网格中的草木成活率达到80%以上。他还从甘肃省治沙试验站引进毛条、花棒、云杉等新品种开始试种。

10年过去了,20年过去了,30年过去了……50年过去了。石述柱带领宋和村村民在杨红庄滩共栽植防风固沙林7500亩,压设各类沙障80多万米,固定流沙8000亩,新增耕地2400多亩,在茫茫风沙线上建起了一道长9公里、宽2.5公里的绿色屏障。

新模式得到了有关领导和专家的肯定,被称之为“宋和样板”,科学家竺可桢将其命名为“民勤模式”。德国、法国、以色列等10多个国家的专家也前来考察,他们由衷地称赞宋和的治沙是个奇迹。

每一株绿,都有故事。骨子里的坚韧与坚持,是治沙人能够在一个孤独的角落坚守一生的诠释。

一辈子做一件事,只为守望家园——与沙漠对话的人之三

3月,记者在民勤昌宁镇四方墩见到了从城市回到农村、为保护家园倾力治沙12年的马俊河。

2006年,马俊河等人以互联网为载体,发起成立“拯救民勤志愿者协会”,并组织大批志愿者一起到民勤种梭梭。自2007年第一次活动开始,一干就是12年。截至今年,“拯救民勤志愿者协会”已经在6个志愿者生态林基地种了2.8万亩梭梭。

一边有人在呵护家园,一边也有人在逃离民勤。被撂荒的土地越来越多,马俊河的担忧也多起来,将来绿洲谁来守?

马俊河尝试了一条“产业化治沙”的道路。2010年,他注册了合作社,找到当地农户,来种植一些产量高又节水的作物,比如民勤蜜瓜、红枸杞、红枣、酿酒葡萄等,还注册了梭梭农庄等商标,通过电商帮助村民们将这些产品销售出去,让仍然在这片土地上耕种的农人获得应有的回报,给予他们留守的理由。

这是另一种“治沙”办法,也是另一种“留人”的思路。

结合生态治理开展生态扶贫和乡村振兴工作,他推广设施农业和节水灌溉9000余亩,与152户农民签订包销协议,授权网店19家。至2020年底,累计销售农产品5117.5万元,带动就业700多人,为农民增收1921万元,电商帮扶农户373家,信息化惠农帮扶农户2600家。

注重生态科普和宣教,是他同传统治沙人不一样的地方。近3年来,他发动组织来自全国37所大学的790名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学习体验,22支队伍741人参加了为期7天的研学旅行活动。在机构的生态宣教网站,编写发布相关信息1900余条。为了降低治理成本,研发自行式植树机器人,通过自动化提高种植梭梭的效率,将治理成本由现在的每亩700元降低一半左右。

几代人的坚持,终于换来绿色满大地。如今,良好的生态优势又逐渐转化为生态经济优势,反哺着治沙人。

一辈子做一件事,只为守望家园——与沙漠对话的人之三

心潮腾绿浪,汗雨化清泉。

在这里,每一根稻草,都有他的使命;每一位治沙人,都有着最美的姿态。

在沙区,我还见到了把沙漠当宝贝、决心向沙漠要效益的人们。他们用沙漠的温度酿出梭梭、肉苁蓉、枸杞等经济林,找到了在沙漠里生态治理与脱贫致富的法宝。

一个人的坚持或许有些悲壮,当有了一群人坚持,故事就变得不一样了。无论故事变得怎样不一样,但他们的画像,一定少不了这样共同的元素:黝黑的皮肤、结茧的手掌、倔强又坚韧的西北汉子独有的脾性!

记者张尚梅

来源:武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