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这项技术成果为发展装配式建筑“添砖加瓦”

作者: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这项技术成果为发展装配式建筑“添砖加瓦”

近日,由中信设计牵头,联合武汉市建筑节能办公室共同研发的武汉市城建局科技计划项目《装配式建筑结构关键技术及设计方法研究》顺利结题并通过验收评审,为装配式建筑发展再添强劲动力!

本次科研项目成果丰硕,超预期实现既定目标。中信设计牵头编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设计深度技术规程》(DB42/T 1863-2022)、《湖北省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住宅主要构件尺寸指南》、《湖北省住宅建筑模数化设计导则》等3本地方标准,独立编制中信设计《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技术措施》,获得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1项,发表科技论文5篇,获得实用新型专利6项,另有发明专利2项尚在公布中。

这项技术成果为发展装配式建筑“添砖加瓦”
这项技术成果为发展装配式建筑“添砖加瓦”

宗旨和意义

本次科研项目以普及和发展装配式建筑设计为宗旨,帮助设计师深入理解装配式建造模式的特点,掌握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从“学做”到“会做”,再到“精做”,提高设计质量,促进装配式建筑发展。同时,将建筑工业化、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四化同步、一体推进”作为智能建造发展路径,并围绕该主题开展工作。

核心研究内容

结合湖北省地方特色,研究装配式民用建筑设计深度规定和统一技术措施;针对各种类型的装配式民用建筑,研究相对应的、经济可行的设计策略;针对一种或多种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研究结构整体计算时的合理计算假定及关键节点设计的构造;针对医院、学校和商场等公共建筑,研究一种经济适宜的装配式体系。

研究成果

1、装配式民用建筑设计深度规定

为促进湖北省建筑产业化发展,规范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设计,保证设计文件的质量和完整性,结合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设计、构件加工、运输、安装和验收的相关内容,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设计深度技术规程》(DB42/T 1863-2022)。

2、湖北省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住宅主要构件尺寸指南

为推进湖北省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住宅的工业化建造,引导设计单位实施标准化正向设计,指导生产单位开展标准化批量生产,提升预制混凝土构件的标准化应用水平,提高生产和施工效率,节约工程建设成本,编制了《湖北省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住宅主要构件尺寸指南》(2023年3月实施),促进构件标准化。

这项技术成果为发展装配式建筑“添砖加瓦”

3、湖北省住宅建筑模数化设计导则

为推进湖北省住宅建筑模数化设计,引导住宅建筑设计“标准化”,为建筑工业化、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四化同步、一体推进”智能建造发展创造条件,编制了《湖北省住宅建筑模数化设计导则》,适用于湖北省建筑高度不大于100米的混凝土结构住宅项目建筑模数化设计。

这项技术成果为发展装配式建筑“添砖加瓦”

4、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技术措施

涵盖政策指导、装配率计算及多种装配式结构体系的技术措施,采用问答形式,便于设计师快速掌握设计要点。

5、装配率计算方法和装配式设计策略

明确了装配率计算标准,依据不同建筑类型(住宅、学校、医院、商场和办公等)提供装配率评分表和设计策略,最低装配率设定为30%-60%,助力高效设计实践。

6、公共建筑装配式体系及其节点构造

探究了装配式与现浇结构计算差异,针对公共建筑特性,创新提出了开大孔方钢管混凝土柱框架体系及高性能混凝土薄型叠合板系统,优化了结构性能与成本效益,提升了装配式建筑的适用性和可行性。

中信设计项目研究团队

中信设计首席总工程师温四清为课题项目负责人,第八设计院牵头,第一设计院、装饰与幕墙设计中心、第二设计院、创新设计院、第九设计院、全过程工程咨询院等部门联合参与,主要成员有王红军、温永坚、武身军、陶志雄、袁强、李智明、黎玲、罗奎、符锴、娄泽方等。

供稿 | 第八设计院 王红军

编辑 | 张璠

校对 | 张阳菊

审核 | 王婧

- END -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