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美最终博弈之地:不在台海,更不在南海,那会在哪?

作者:怔怔说

随着中国的崛起,中美冲突关系日益明显,不管中国的哪场冲突,从中都能看到美国的影子。

比如一直处于热点的台海、南海问题,其中都有美国的参与,但事实上,中美最终博弈之地不在台海,更不在南海,而在美国的最大一张王牌。

那这张王牌到底是什么?

中美最终博弈之地:不在台海,更不在南海,那会在哪?

博弈之地不在台海

近几年美国不断打台湾牌,来挑衅、试探中国。

2017年,随着特朗普政府正式实施以大国竞争为导向的对华战略,美国的对台政策日益偏离“战略模糊”路径,其在对华博弈中主动打“台湾牌”的倾向上升。

拜登政府更是延续了对华战略竞争这一主线,并将“以台制华”与其“拉盟制华”等策略深度捆绑。

2021年5月,美国国务院曾在其官方网站上将“美国不支持台独”、“台湾属于中国”等言论删掉。

截至2024年1月,拜登四次对媒体表示,如果中国大陆选择进攻台湾,美国将“协防”或“以军事手段保护”台湾。

种种迹象不免让人猜疑中美关键战场可能在台海。

中美最终博弈之地:不在台海,更不在南海,那会在哪?

但如果战争发生在台海,战争一开始,我们就可以直接攻击安德森、嘉手纳等基地,对美国来说,无疑是不利的。

毕竟美国只在台湾方圆千里内有两个基地,我们的准中程导弹对付他们已然足够了。

一旦这两个基地瘫痪,美国战机的“连续飞行”能力就会遭到重创。

事实上,包括五角大楼在内的智库,都明白,在台海,美国赢不了中国。

而这样的结果对于现今美国“老大哥”的形象无疑是致命打击,所以台海不会成为中美博弈的主战场。

中美最终博弈之地:不在台海,更不在南海,那会在哪?

博弈之地不在南海

美国为了维护全球霸主地位,在海洋问题上试图通过强化地区联盟来塑造符合其自身利益的地区规范秩序,以维护“自由开放的海洋秩序”为名,在南海开展干涉行动。

美国在2019年第一次加入东盟海上安全演习,自此美国就一直在同东盟的海军力量及法律执行部门加强了海事安全方面的合作。

美国海军还在南海及其周边水域进行了多次不同大小的联合军事演习,其中包括每年在文莱进行的一次海上准备与训练,在印度尼西亚举办的“超级神鹰之盾”,菲律宾海与日本、澳大利亚进行三方联合军演等。

美国对南海问题插手的力度与频次,让不少人怀疑中美博弈主战场,难道是在南海?毕竟最近在南海,美国的小弟菲律宾小动作颇多。

中美最终博弈之地:不在台海,更不在南海,那会在哪?

在海战方面,美国确实有一定优势,毕竟它有五代隐形战斗机,且数量不少,再搭配上航母,无论是威慑力还是战斗力都不容小觑。

然而,近几年来大陆国防武器技术也突飞猛进,美国五代隐形机能发挥多少作用尚未可知。

另外,美国五代机分布于世界各地,一方面他们不能全部调来对付中国,另一方面他们还需经过长途跋涉才能到达作战区,这会使他们耗费巨大精力,导致防御力量更加薄弱。

而大陆补给力量及后勤资源则占据绝对优势,加上在“反介入拒止战略”影响下,双方顶多打个平手。

所以南海也不是美国对华的最佳主战场。

中美最终博弈之地:不在台海,更不在南海,那会在哪?

美国的最大王牌

美国智库兰德公司给出了一个新可能,美国最大的王牌可能是南亚和印度洋地区。

按照中国军事实力的发展速度,美国在距离中国一千公里以内范围开战,胜利机率为零,距离中国一千至两千五公里内,胜利机率为百分之五十。

只有在两千五百外的南亚和印度洋地区作战,美国优势更大。如果中美真的免不了一战,美国极有可能将战场引至优势区。

首先,印度洋的安全与稳定对中国的战略、经济利益的意义重大,是中国走向海洋,发展海洋战略的重要通道,是中国的“海上生命线”。

作为马六甲海峡的“前端”,印度洋对中国的海洋安全有着与马六甲海峡同等的制约作用。

中美最终博弈之地:不在台海,更不在南海,那会在哪?

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中国能源需求量日益增大,中国有多达80%的石油供应需要经过印度洋,中国对印度洋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强。

无论中国从中东进口石油,还是从非洲进口石油和矿产,都得经过印度洋航道,这是一条最经济、最便捷的海上航线,印度洋上“能源通道”和“贸易通道”的安全,直接影响到中国的国家安全。

其次,美国一直在拉拢南亚等周边国家,推行其新的地缘政治战略,力图在亚洲孤立中国。

比如利用威胁和糖衣炮弹拉拢印度、新加坡、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建立自己的军事基地。

同时,美国在推动缅甸民主化改革的过程中全面改善与缅甸的关系,积极改善与老挝的冰冻关系。

中美最终博弈之地:不在台海,更不在南海,那会在哪?

通过推动日本发展军事力量,在日本部署尖端战斗舰,重返菲律宾苏比克海军基地,加强与越南的军事合作等措施。

在澳大利亚建陆战队和舰艇基地,其目的就是使相当部分的军事力量处于中国导弹射程之外以保存二次打击的能力。

一旦中美决战场发生在南亚和印度洋,不利于中国的不可控因素较多。

不管是东边的日本和韩国,还是西边的欧盟,虽然中国与其有着很深的利益牵扯,但很难保证他们在我们落入困境时不会反咬我们一口。

中美最终博弈之地:不在台海,更不在南海,那会在哪?

加上大陆远洋作战能力及作战设备确实还比较薄弱,在南亚和印度洋的军事基地少,倘若发生大规模远洋战争,胜算机率,在美国看来较小。

不过,大陆早有应对策略。

中国一直在联合其他国家计划开通其他贸易港口和修建通往东南亚国家的高铁,如果能成功,便能极大解决大陆经济贸易问题。

但在严峻挑战面前,大陆仍然需要及早制定本国的海洋发展战略,加快海洋开发力度,推动中国海洋经济的发展。

努力维护海洋生产活动的正常秩序和中国的海洋权益,提高参与国际海洋事务的能力,为中国完成由“陆上大国”变为“海洋大国”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扼杀美国对华的狼子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