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线城市的房子,开涨了!

作者:水木社

那三支箭,射中了靶心。

5月17日,出台了强有力的新政策:

  • 购房首付比例从20%降到15%;
  • 取消房贷利率政策下限、下调公积金贷款利率;
  • 去库存,国家队下场收购商品房。

我们本以为即便这波政策再给力,市场的反应也不会太大。

但没想到,打脸了。

自从“517新政”之后,新房二手房的关注度和成交量都在往上走——

市场的反应比我们想象中要快得多。

这些兄弟们,有杠杆也是真往上加啊!

话不多说,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下几个典型城市的市场数据。

一线城市的房子,开涨了!

此次市场的节奏就一句话:

一线城市先涨,二线紧跟步伐。

咱们先来看二手房市场。

517之后,一线城市二手房成交带头拉升。

一线城市的房子,开涨了!

其中,最为明显的便是北京、上海,二手房成交量短短几周内明显有不一样的变化。

北京在五月第三周至六月第一周,二手房成交量连续三周均在上涨。周成交套数最多达到了3600余套,平均每天都有500多套成交;

上海的数据更为夸张。

在“三支箭”以及“沪九条”新政叠加效用下,六月首周成交套数跳涨至近6000套,环比增长了约1300套。

端午节后,上海又传来惊人的日成交数据——

996套、1059套、1184套。

这组数字创下了历史新高,打破了市场下行三年期间的成交萎靡。

把成交的时间线拉长一些。

目前,各城市的二手房月成交量趋近荣枯线。

——上海,4月成交18101套、5月成交18692套,均1.8万套荣枯线之上。而在2023年,上海二手房从没超过荣枯线;

——北京,4月网签13354套、5月成交13383套,均超过1.2万套,意味着市场回暖。由于网签的滞后性,6月的成交数据会更好,有望冲击1.5万套;

——深圳,4、5月分别成交4942套、4871套,接近5000套荣枯线;

——杭州,近3个月的二手房成交均超过8000套,在荣枯线之上。

再把时间线拉长,温感更明显。

517新政之后,一二线成交量同比大涨。

光看上面的数据统计,就知道这个结论是毋庸置疑的。

2024年五月第二周至六月第二周期间,四座一线城市以及苏杭、南京的二手房成交量均在23年同期之上。

以深圳为例,

去年,深圳这几周的成交不过是700套左右,有时连600套的成交都撑不住。今年,这几周成交均在1000套往上,高点到了1280套。

深圳的成交量,相当于同比翻了一番还能维稳。

二线城市中,杭州是最好的。

去年的成交量从1284套一路下跌,最终连900套都维持不了。今年,周成交量在2000套左右,有点震荡上扬的意思。

曾经是成交持续下滑,如今成交量也同比翻番了。

除了杭州以外,苏州、南京二手房成交套数同比基本都有所增长。

以上就是517之后二手市场当下的三个特点:

  • 成交量大幅拉升;
  • 成交量重回荣枯线;
  • 成交量同比大涨。

换句话说,就是买房的人多起来了!

二手市场的的确确是好起来了,我们再来看新房市场。

一线城市的房子,开涨了!

517之后,各城市新房成交量除了北京、上海、南京有明显的增长外,其余几个城市波动并不明显。

这些城市新房市场的表现,更与二手房表现出的成绩完全反着来,成交量基本都不如去年。

这其中的原因就有很多了。

如新房供应量在往下走。

五月份,上海供应量创新低,仅有为4683套,同比下降33.7%;

同期,杭州共计领取51张预售证,约5000余套新房入市,相比平时七八千套,甚至上万套的新房月供应,这个数量不算多。

再比如网签的滞后性等等因素,都是新房市场成交没有明显上涨的原因。

当然,我们也不否认——

517新政之后,新房市场并没有像二手房市场反应那么激烈。

新房市场只是局部回暖。

一线城市的新房市场相对比较好,如北京和上海在新政之后的几周,成交在往上走。

深圳在六月第二周,成交量也追上来了。

二线城市中,南京在降首付、以旧换新各种政策加持下,新房认购量蹭蹭往上涨;

杭州的新房成交量虽不如去年,但摇号的人却更多了,其5月份摇号人数超13000人,环比涨幅约80%。

从微观市场来看,杭州的各个楼盘中签率开始涨了:

滨江区的璞云首开报名1058人,加推又增加了200人报名摇号;

勾庄的锦海棠从首开卖不完,最近的加推火速售罄了;

前不久的申花改善盘,因摇号人数过多限售了;

现在,一波开盘潮来袭,又有一大波人开始摇号了。

另一方面,如苏州5月新房成交环比下降了8.32%,整体的成交也趋于平稳,新政带来的影响不大。

以上,就是517新政后的市场情况。

二手房市场,开始全面筑底,成交量回升。

新房市场仍在分化,一线以及部分强二线成交量开始往上走。

一线城市的房子,开涨了!

政策还得继续。

这波517的“三支箭”射出后,效果确实不错,但还不够。

二手房成交量虽然表现很好,但距离好行情的标准还有些差距。

从一线城市来看,如北京目前的月成交在1.3万套左右,至少要到1.5万套才能称得上市场好行情;

二线城市中,如苏州、南京,在六月份的二手房周成交数据已经开始下滑。

而新房市场,更是没有完全起来,仅是局部的热度回暖。

要知道,政策是有药效的。

这个药效,为期也不过是几个月。

所以,不需要怀疑,将来还会有政策出台,直到市场能自个儿撑起来。

这么看来,

入场的时机已经有了分化。

像这些在517之后市场还没有明显回升的城市,再等等,再等等,哪怕等到下一波政策也没所谓。

像这些一线城市、强二线,可以入场了。

毕竟,一线城市和强二线城市已经先一步走起来了。

关注这些城市的购买力非常敏锐。

如北京,在517新政之后,市场上的带看量一下就猛了起来,不少门店的带看量都翻番了;深圳也是如此,新政后的首个周末带看量涨了近一倍,有门店的带看量甚至创了新高。

这些城市现在还是处于以价换量的阶段。

价格的下降以及带看量的激增,促成了大量的成交,但随着成交量逐渐增加,价格终究是要企稳的。

等到下一波新政出台时,其它城市确实也走起来了,一些城市和这几个强二线这几个率先走起来城市可能已经跑起来了。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上海新房价格已经连续涨了一年了。

最近,上海土拍又取消了最高限价,即将有地王拍出,局部的新房限价也放开了。

此外,咱们之前都在说每个政策的出台,都在加速城市的分化。

此次的517新政,一二线市场率先回暖的背后就有购买力从小城市向一线城市流动的影子。

再往前,我们说过部分城市停止基建,而有的城市则能继续进行城市建设,加速了钱的流动和城市能级的分化。

一波又一波的政策出台,都在让一线以及强二线能级越来越高,人口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这时候,要追可就难了。

而在之前,我们早就推荐过了入场的姿势。

一线城市,只看深圳。因为深圳的购房门槛足够低,同时核心区置业的成本远低于北京、上海;

二线城市,只看杭州。因为杭州的新房限价,有足够的安全垫。同时,通过517新政后的数据,杭州也是众多二线里面,新房和二手房成交回升最迅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