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国美食成欧洲噩梦,英国花几亿英镑清理虎杖,为何不让人吃了?

作者:昭文馆知事

中国人爱吃的野菜,到了英国变成入侵物种,每年花几亿英镑都清理不掉!

在中国农村,吃野菜的习惯源远流长,从古代的《诗经》中,我们便能窥见古人对野菜的珍视,记录的野菜多达数十种。但是现在,吃野菜不再是为了裹腹,而是尝鲜。

中国美食成欧洲噩梦,英国花几亿英镑清理虎杖,为何不让人吃了?

很多野菜在大自然中分布广泛,可天然的产量却难以应对市场的庞大需求,中国人太会吃了,好吃的植物都被祖先严选出来当菜,不好吃的也可以当药,熬一熬捏着鼻子喝下肚。而在这些野菜中,有一种特别的存在,它曾在中国农村地区深受欢迎,既能当孩子们的零食,也能做成小笛子,还能吹出不同音节,它就是虎杖。

虎杖,这个名字听起来很有意思,它的茎秆中空,形似竹子,表皮花纹很像豹子,长的比较直,所以名字里有个“杖”字,有的地方也叫它酸水筒。

中国美食成欧洲噩梦,英国花几亿英镑清理虎杖,为何不让人吃了?

嫩虎杖吃起来酸酸的味道很特别,在大陆的云南、贵州、湖南、湖北等地,虎杖备受青睐。春天,人们会采摘虎杖的上半截嫩茎杆和叶子,经过清洗处理后,腌制制成美味的酸菜。由于虎杖本身带有天然的酸味,使得这种酸菜比后期加工的更加纯正,味道更加醇厚。

中国美食成欧洲噩梦,英国花几亿英镑清理虎杖,为何不让人吃了?

这样一个中国人爱吃的野菜,怎么就成了英国的入侵物种了?居然还能泛滥?

首先要免责说明,英国虎杖泛滥与中国没关系,是德国人坑了大英帝国。

中国美食成欧洲噩梦,英国花几亿英镑清理虎杖,为何不让人吃了?

19世纪80年代,德国植物学家冯·西博尔德在日本看到虎杖,他觉得这种植物很神奇而且欧洲没有,于是他带着虎杖的幼苗,精心呵护远渡重洋回到了欧洲,并在荷兰进行了初步培育。虎杖因其独特的观赏价值,很快受到欧洲园艺师和民众的喜爱。也不知道欧洲人是什么审美,反正虎杖的价格在当时卖的很贵。

中国美食成欧洲噩梦,英国花几亿英镑清理虎杖,为何不让人吃了?

不久,英国皇家植物园也看中了虎杖的魅力,决定将其引种至大不列颠群岛。起初,虎杖在英国的种植只是小范围的,只在植物园里有栽培。时间一长,虎杖就扩散到野外了,它强大的生命力和繁殖能力逐渐显现,开始不受控制。

中国美食成欧洲噩梦,英国花几亿英镑清理虎杖,为何不让人吃了?

到了20世纪初,虎杖开始在英国各地大肆繁衍,从伦敦的皇家园林到乡间的田野,甚至城市的街道旁,都能见到其繁茂的身影。英国人很懊恼,觉得引入虎杖的植物园长怕不是个智障。

中国美食成欧洲噩梦,英国花几亿英镑清理虎杖,为何不让人吃了?

虎杖的扩张速度之快,让当地生态和经济遭受了巨大损失。因为没有天敌,疯狂扩张的虎杖抢占其他植物的生长空间,破坏道路和房屋,成为了一个令英国政府头疼的难题。

中国美食成欧洲噩梦,英国花几亿英镑清理虎杖,为何不让人吃了?

虎杖的杆子是中空的,和竹笋一样长的非常快,同时也比英国其它草本植物高出很多,叶片比较大,一长高就能形成物种优势,遮挡住周围植物的阳光,最后把它们“杀掉”。

为了治理虎杖泛滥,英国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但效果并不显著。起初英国政府是花钱做宣传,报纸上经常可以看到食用虎杖的好处,英国植物学家希望,这个人为导致的生态灾难,最后也应该由人来解决。

中国美食成欧洲噩梦,英国花几亿英镑清理虎杖,为何不让人吃了?

实际上,食用虎杖确实对人体有很大好处。它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加速新陈代谢。虎杖还具有利湿退黄、散瘀止痛、止咳化痰的功效,能治疗湿热黄疸、肺热咳嗽等症状。在中药典籍中,《本草纲目》记载虎杖能“利小便,走经络,治五淋白浊、痔漏”,而《名医别录》则提到其能“主通利月水、破留血症结”,女性月经不调,搞点虎杖切片煮一煮,再来一些大枣调味,喝下去会很好。

可是英国人不懂这些,他们直接用虎杖来煮汤,这能好吃吗?一股酸水味,英国政府高估了本国的烹饪文化。

中国美食成欧洲噩梦,英国花几亿英镑清理虎杖,为何不让人吃了?

后来又有生物专家提出从中国或者日本引入虎杖天敌,也就是木虱来清理虎杖。木虱是一种昆虫,它们以植物汁液为食,能够快速繁殖,并通过吸食虎杖的汁液来控制其繁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虎杖的过度生长。本来生物学家很害怕,引入木虱很有可能是驱狼吞虎,最终会导致木虱泛滥,那英国本土植物就遭殃了。

中国美食成欧洲噩梦,英国花几亿英镑清理虎杖,为何不让人吃了?

后来发现实在是多虑了,虎杖的这个天敌水土不服,在英国久活不下去,最终治理的效果也不理想。

直到后来,英国生物学家在本土土壤中筛选出一些能够克制虎杖的真菌,才稍微遏制了其扩张的势头。用这些真菌孢子制成的溶液喷洒在虎杖上,可以让虎杖成片的感染死亡。

中国美食成欧洲噩梦,英国花几亿英镑清理虎杖,为何不让人吃了?

尽管如此,虎杖还是没有被解决,它繁殖能力太强了,如今,虎杖依旧在英国的乡间泛滥,英国佬已经彻底躺平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