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和一位胡椒前辈聊天(纯随笔碎碎念)

作者:试水商情

昨天与一位读者交流,令我大为震撼。这位读者是胡椒行业的资深前辈,其对胡椒的深刻理解和信息掌握能力,让我钦佩不已。前辈来加我,还给我讲行业,受宠若惊。赶紧记下来几笔,(在经得前辈同意后)碎碎念式的发布出来。这也是我们这个自媒体,第一次发布此类文章。

以下有下划线的是和前辈交流当中的信息(以前辈的信息为主,我的信息为辅),之后无下划线的斜体字(分析、思考)是我听前辈讲完自己碎碎念的。我与前辈萍水相逢,此处表达对前辈的敬意。

1,读者本人在山东的一家调味品企业从事生产管理。

2,他跟我说:我们关于胡椒的文章,在整个香料圈“传疯了”。做香料的,流通领域居多,且香料当中,胡椒是一个大宗产品奇葩的存在(另外两个有点类似的是:辣椒和孜然,这三种周期和规律均不相同),他们均体现出了一定程度上“金融产品”的特征。

感想:在价格表现上,金融产品常有一大特征:追涨杀跌。可乐卖的便宜时,一定会多卖;而房子贵的时候,人们的购买意愿却更强。前者不是金融产品,而后者却是。调味品领域另一大单品是酱油,却没有金融产品的属性。

一部分金融产品的共同特征是:与土地相关。土地不可再生(房地产),一地的风俗和物产常常与土地关系密切(胡椒)。土地是一种强约束。酱油厂家可以在酱油短缺后,在短期内大量生产,以平衡供需关系。但胡椒的年产量上限基本是定死的,一旦出现短缺,产品的金融属性就会显现出来。

3,他进一步介绍:胡椒在围绕调味品大市场周围的村子里有贮存货物的习惯,且存货量非常大,从农户的几吨到十几吨,有的企业和经营户也存有几十吨到上百吨。囤货者多有农民(富裕的或贫穷的农民)参加,大都从事相关行业。(过去五年,全球胡椒年均产量在50万吨上下)。这一点,直接让我惊掉下巴。他说,此次胡椒涨价,是外部游资进入的结果,但是囤货者也不知道胡椒啥时候是个头(能涨到多少),他自己囤货的仓位是20元/千克,他在40多的时候出手了一些,但是他还留了几吨,以供后期获利。

感想:交易成本(以及其所决定的流动性),是胡椒能成为调料之王的众多关键原因之一。存货和出货的便利,与胡椒在人们口味上的刚需,这两个因素双向正反馈,使得胡椒在消费端不但长期绵亘于人类餐桌,在流通端也有被持续关注的前提。这使得胡椒获得了当今在调味品领域中的地位,可以与农产品中的咖啡、可可、腰果相媲美(甚至超过)。

科斯(Ronald Coase)在1937年的论文《企业的性质》("The Nature of the Firm")中明确提出交易成本后,人们逐渐意识到生产成本、信息不对称等众多影响交易(并进一步影响经济组织形态)的因素中,交易成本居然是塑造流通过程的核心因素。这甚至决定了当今全球胡椒贸易的格局。

4,胡椒之所以特殊,是因为存货很方便,一般保存个几年没有问题。他手里最早的货是2018年的。胡椒不是最新鲜的最好,和红酒类似,有年份差异,盛果期间胡椒饱满一些(胡椒碱含量更高,口感更好)。最近几年的货源,20、21、22年左右的胡椒要颗粒密实一些。

感想:这一点我之前确实闻所未闻(孤陋寡闻)。存货成本低为胡椒大量库存提供前提,并一定程度上塑造了胡椒供应链。一方面增加了供应链的韧性,但也在另一方面增加了人为控制因素带来的波动。

要能成为合格的大宗商品,其质量要相对稳定。关于产品质量的信息,常常是交易当中信息不对称的重要来源。如果产品质量稳定(在交易各对手方之间信息相对容易对称),会降低交易成本。当然,作为一种经济作物、农产品,在各年份之间、各产区之间存在些许”优等品“,则更加增加了胡椒的“趣味”。

5,胡椒非常受气候影响,所以越南、印度、巴西的气候,非常受到胡椒圈关注。他个人很关注越南的胡椒种植面积,但是能获得的关于越南信息非常有限(但不为0)。他同时关心咖啡,因为咖啡是越南的经济作物,所以越南农户会选择种植咖啡或胡椒(二者在供给端经济学上,是替代关系)。而咖啡现在的价格很猛,以至于越南农户会在咖啡和胡椒之间选择对于种植成本低、好管理、价格高的有种植倾向。且胡椒的采摘周期,至少是2-3年后,即第一年种植无法采摘(亦即,哪怕胡椒明天涨到天上去,越南农户增加更多胡椒种植,其供给量增加,也是2-3年之后的事)。

思考:越南几大特产,都具有此类特征。从种植到收获:咖啡,需要3-4年;腰果,3-5年;榴莲更长,需要5-7年。就算胡椒价格上涨,其他几种单品也都是需要大量前期投入的经济作物,农民是否会因短期胡椒价格上涨而弃种其他替代品,是个问题。因此,进一步去观察以越南为首的各产区的种植分布,以及其替代品的种植信息,是之后观察的重点。

6,他还关心美国和欧盟的加息降息。因为今年胡椒价格的上涨,在中国胡椒圈普遍认为是资本介入而不是消耗性增长。恰好似乎美联储最近有一篇工作论文,是研究美国加息和大宗商品的价格关系:美联储的目标利率增0.1%,大宗商品的价格会在未来几周内下降0.5-2.5%。看来,美国经济火热,也支撑胡椒价格进一步上涨。同时,他也关注欧盟的利率。

分析:美联储的那篇论文是我印象中看到的。但是我对这篇论文理解的并不准确。进一步查证之后,目前主流的观点是:较低的利率意味着较低的资金成本,资金成本较低意味着较低的库存成本。较低的库存成本,意味着增加库存的正向因素。库存的增加,通常会降低价格波动性,因为低库存成本有助于平滑临时性的供需冲击。也有研究更进一步:如果冲击是短暂的,库存可以有效地平滑价格波动,但如果冲击持续时间较长,则库存因素对价格波动的平滑作用较弱。我相信这个大逻辑(作为若干因素之一),可能适用于胡椒、可可、咖啡。

当然对于绝大多数压货胡椒的农户来讲,因为资金很可能是自有的(而非来自于贷款),所以压货所需的资金意味着牺牲了资金的机会成本。因此,常见的其他投资机会,例如房地产和股市的吸引力,对于社会资金的去向也有影响。

7,他指出:我文章中的中国胡椒进口量和体感有出入。他承认我说的进口数据确实是真实的(官方的),但是他猜测,胡椒在多年来有走边境贸易,存在没有统计进入海关统计数据内的。

分析:根据世界银行的说法,中国边境小额贸易,尤其是非正式的跨境贸易活动,通常不被计入官方的海关进出口额统计。这种类型的贸易往往涉及小规模的交易,使用的是非正式的海关程序,而且常常由在贫困线上生活的妇女主导,她们往往缺乏访问贸易规则和海关程序的信息。由于这种贸易的非正式性质和文档记录的有限性,它们通常不会被纳入官方的贸易统计中。

我相信,不太可能有正式的官方公开文件,统计中国这种非正式的边境小额贸易究竟有哪些货品和货值,因此这里面是否牵扯到走私,我也不得而知。此处有一个信息的基本原理:想要获得某种信息,那必须先掌握观测这种信息的方法。观察胡椒的贸易信息,当然也必须掌握观察这种信息的方法。

胡椒这个单品,单位体积下的货值较低。以胡椒6000美元/吨,规格500g/每升计算,1万美元货值的胡椒,体积大约为3.33立方米。以当期金和铜的单价来看,1万美元货值的胡椒,其体积是1万美元黄金体积的48万倍,是1万美元铜体积的28倍。从物理上讲,胡椒走私(把一定货值的胡椒从A国转移到B国)或许相较于走私其他单品更难。当然,对于东南亚向中国常见的走私单品:榴莲、芒果、山竹作为对比,胡椒比水果的运输约束却要小很多。

当然,仅从逻辑上讲,胡椒是有走私动力的。中国进口自越南、印尼、马来西亚的胡椒,关税为5%。进口自巴西、印度的胡椒,关税为20%。中国和巴西之间的贸易在近一两年,使用两国的本币结算趋势增强,使得两国更强的有平衡贸易的意愿:2023年,中国和巴西间的贸易逆差大约是633亿美元。本币结算使得两国贸易对汇率的波动更不敏感。巴西向中国的出口货值,居然是向美国出口的3倍。而巴西胡椒仅占巴西向中国出口所有货值的十万分之三。按照中国和巴西之间近期密切的关系,巴西胡椒(相较现在)更大规模来华,是对未来合理的预期。

但目前中巴之间尚未有自由贸易协定。巴西总统卢拉表示正在与中国官方研究一个意向:中国与南方共同体市场(巴西、阿根廷、乌拉圭、巴拉圭)之间在研究自由贸易协定的可能性。这是包括胡椒在内的一系列大宗商品的契机。

8,他还说:中国消费了在世界上的胡椒占比不高,但是贮存货量可能在全局首屈一指(越南作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不一定有很多库存,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进口国也不会去囤货)。中国对胡椒的存货量有可能会支撑起是近几年因全球减产产生的缺口量。

思考:这真的是非常奇特的现象。考虑到民间体感下,中国私人商户的囤货量似乎已经占据全球年产胡椒的可观比例。因此,中国的囤货商影响国际胡椒价格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我们观察美国进20年的胡椒表观消费量,在胡椒的上一个周期(2011-2017年),似乎未见到明显的消费量降低(与近20年均消费量基本持平)。关联阅读:全球第一大胡椒消费国的需求有多刚?。且胡椒就算在美国,就算价格涨到2015年的水平,对于每家每户因为胡椒价格而产生的家庭年额外支出也不过几美元到二三十美元,从直观上讲这个价格变动应该很难使得美国人对胡椒价格敏感。因此,胡椒价格上涨,没有什么消费端的阻力。

一个可以类比的例子是2010年发生在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的干旱。导致这几大小麦出口国产量锐减,随之,俄罗斯发布了为期一年多的小麦出口禁令。综合因素下,全球当年的小麦贸易量大致降低了10%。但小麦价格却上涨了80%。这是典型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很低的商品,在供给端的少量波动,引发流通端和消费端巨震的例子。这种“放大效应”在很大程度上也适用于胡椒。

因此,中国的囤货,可能对国际市场胡椒价格的影响比想象中的要大。假设中国囤货商能囤积全球年产20%的胡椒(大约是10万吨),那么国际市场上胡椒价格翻个两翻也许并不是梦。10万吨的胡椒,如果在3000美元每吨(20出头人民币每斤)建仓,所需库存成本金额约为3亿美元。这显然并非单一团体可为。这种利益联盟的形成,需要各方长期对于信息和理解信息逻辑共识的建立,并且有相对有效的组织。

9,从商品角度讲,胡椒的流动性很好,不存在囤了一堆胡椒却卖不出去的情况,只是价格问题。行情好时会有收货商是走街串巷(也有微信群),只要是当期市场均衡价格(或稍低一点),基本可以做到秒出货。只是货物储存久了,会有一点水分损失(就是胡椒流失一些水分),其比例在5%以内,比起可能的价格上涨(200%-300%),这点重量损失不值得一提。从我们的角度看,即:交易在行情好时是极易完成的。

10,关于胡椒,除了越南,他还关注印尼、巴西、柬埔寨等重要产区。尤其是巴西和印度,不是因为其重要性问题,而是相关信息流入中国的简直太少太少。

感想:相对充分的信息,和在各个利益相关方下这些信息对称,是行业走向进一步成熟的必须。行业的成熟,很多情况息不只体现在生产端或消费端,而更多体现于流通端。沐浴在比较优质和充实的产业信息环境下,为人们(比如胡椒的贸易商)做出合理决策,十分关键。好的信息供给,使得人们逐步而广泛的形成行业认知,建立预期,并做出合理决策。

在大食品领域,似乎饮品行业要稍好一些(即优质信息供给水平高),但肉制品、调味品(和香料)、水产、零食等大赛道,似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猪周期如此猛烈和接连不断(困扰千万农户和企业),正是产业信息供给水平不足的体现。

小编微信:kurgerlion,欢迎一起来聊胡椒、聊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