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岳飞麾下五十位能征善战的得力干将,他们的最后归宿结局如何?

作者:元气小羊ho

引言:

"中兴之主"岳飞,英勇卓绝,雄心赫赫。他麾下群英荟萃,五十位能征善战的得力干将,个个武勇无双。曾几何时,他们浴血疆场,勇挫金戈,书写了辉煌的壮丽篇章。然而,历史的车轮翻转,冤狱横生,岳飞遭遇惨祸。这些曾经叱咤风云的将士们,又将何去何从?他们的最后归宿结局如何?岳家军散将,各自东西,前程几许?

岳飞麾下五十位能征善战的得力干将,他们的最后归宿结局如何?

英雄辈出,盛况空前

大宋淳熙年间,金国铁骑挥师南下,中原处处战火纷飞。当时汴京沦陷,宋廷被迫南渡,文兵百官为避其锐,纷纷逃之夭夭。只有临安府的岳钺却以百里黔身、南渡北伐为念,遂拒捷于途,振衰气于宋室。斯人之豪气,令沧桑皇朝人心振奋。有识之士,英勇之辈,纷纷响应岳钺号召,一时间英雄辈出,盛况空前。

首领众英的,要数猛勇不凡的吉青了。他早年曾散淡于山野,颇有英雄气概。及闻岳钺号召,义无反顾,立刻加入麾下。青龙山之役,他更是一枪当先,力破金军重围,建下赫赫战功。岳钺见他风发英勇,甚为器重,遂授以重任。自此吉青在阵中往往先锋出击,威风凛凛。

继而而来的,便是关铃、樊成和狄雷三员小将了。他们年富力壮,武艺了得,英勇善战是出了名的。当时英雄济济,他们尽管底蕴平平,但也可算是相当英武了。朱仙镇之役,三人手起家足,各施所长,与诸位猛将并肩作战,终建大功。从此关、樊、狄三人一炮而红,在宋军中小有名气。

再有便是不少本是草莽异士、游侠山人的英雄了。他们生迹不明,或被通缉已久,或做惯了打家劫舍的勾当。但自从岳钺麾下扬名,文名赫赫,便都慕名而来,投身抗金一役。岳钺了解他们身手不凡,自也勇猛过人,且皆怀着报国雪恨之心,因而将他们尽数收于帐下。从此这些草莽英雄们,也为国家捐躯陷阵,立下赫赫战功。

岳飞麾下五十位能征善战的得力干将,他们的最后归宿结局如何?

岳钺声名日隆,加之宋军连年狼狈失利,让中原名将子弟、世家公子们也前仆后继地投军岳家。他们都自幼习武馳骋,兵器武术了然于心,是名副其实的将门虎子。自此岳钺麾下,群英荟萃,声名远播,成为攻陷金军的常胜之师。

黯然离散,迷惘人生路

风云诡谲,命运无常。壮怀激烈之时,岳钺遭秦桧构陷,被判极刑。这个噩耗传到朱仙镇,岳家军众将无不震惊愤慨。一时间,众志成城,群情激愤,要举兵直捣京城,为先帅雪恨。然而,命运弄人,就在众将策马纵舟离营的当儿,狂风骤雨来袭,波涛汹涌,几艘战船就此遭浸没,数十名将士殒命其中。

当时最为悲愤的,要数刚烈爽直的余化龙和何元庆了。两人闻讯后怒火中烧,当即上船折戟北上。不料暴风骤雨横生,余化龙怒不可遏,霎时当头一钯,人已跃入江心。何元庆见状,亦拔剑往江里跳去,二人遂同归于尽。从此威名赫赫的二员猛将,也随波逐流,无处勋迹可书。

异常悲痛的还有牛皋、王贵、张显、赵云、梁兴和周青等将士。他们本欲冲击宫禁,为先帅报仇。但见风浪骤起,众舟沉没,显是有异象在阻,遂黯然阙伍,转往太行山中暂避锋芒。然而,他们一干人等,虽苟免于难,却也寥寥无助,只得孤身漂泊异乡,仓皇流离失所。

至于岳家军另数名将领,如杨虎和耿明达、耿明初二人,也都各奔东西,投祁连、太湖一带,消声渺迹。阮良亦去码头渔民那里谋职,再无抗金的英姿。陆文龙携家眷归籍潞安,而关铃、樊成、严成方、狄雷等人,亦各自离营,回乡结亲生子,过起了悠闲生活。

岳飞麾下五十位能征善战的得力干将,他们的最后归宿结局如何?

再有陈君佑、刘国绅、公孙郎一伙,他们彼时正自朱仙镇返营,却得知岳钺遇害的噩耗,遂携同袍弟子改道猿鹤山,隐居修行。岳真和孟邦杰也是此时弃甲从戎,隐居卧牛山,以避世祸。张立、张用一双兄弟,则径往河间府隐居,终老桃园。

不少怀才不遇的年轻将领,亦各自在外落寞潜伏。罗延庆本是为追随先祖罗成、杨再兴的壮志而立功,但见无望,只得扼腕长叹而终。心高气傲的伍尚志和郑怀,亦是含恨而终老。而与岳钺自幼相伴的王贵、张显,日思念先帅之恩,不过半年,竟也含恨而逝。徒有深怀报国之志却心灰意冷的张奎,更是一怒之下把头剃净,出家为僧。

虽已岁月渺远,然而那场惨剧的阴影,却一直笼罩在岳家军将士们的心头。他们当年雄心壮志,要雪师恨、报国仇。但见时运不济,一腔热血竟无处发泄,只得各自离散东西,含恨在外、漂泊流离。

隐忍韬光,静待重新东山

岁月荏苒,朝代更迭。宋金之战虽已尘埃落定,但抗金英雄们的赤子之心,却始终熊熊燃烧。多年后,有消息传来,金国再次蓄意南侵,要重攻大宋江山。这一惊人噩耗,犹如一声闷雷,惊醒了那些隐居山林、潜伏乡野的故旧岳家将士。

独自隐居于太行盘古山中的严成方,得知这一消息,当即出山寻访旧友。数月之后,他竟游历重访了周青、赵云、梁兴和牛皋等人的落脚之处。时日已久,彼此早已白发苍苍,但当年赤诚爱国之心却一直未改。于是众人齐聚一堂,共祭昔日战友,商议东山再起之事。

岳飞麾下五十位能征善战的得力干将,他们的最后归宿结局如何?

与此同时,隐居鄂西、老籍渔郎的陆文龙,也获知金兵再起的消息。当即携家眷告别鄂渚,奔赴京师。不久,关铃、樊成、狄雷、张立、张用和陈君佑等老部曲,也相继从各地云集而来。原本遁世隐居的他们,如今又重拾起旧日的英雄本色。

就连当年被困猿鹤山的公孙郎和徒子徒孙,也都摒弃了遁世之心,同心同德地重披钢甲。而王贵、张显的儿子们,更是前赴后继,踏上了为报恩师旧怨而战的征途。罗延庆的子孙后代,也分赴四野,挥师招兵买马,积累实力以待伺机而动。

黯然韬光二十余载的郑怀,伍尚志终于坐不住了,各自策马南下云集。而隐于桃源乡的张立、张用兄弟,更是在儿子们的不断请求下,才恍然大悟。于是携子嗣们从丹阳县辗转而来,汇入岳氏重扬旗鼓的大军之中。

就连那些当年一怒之下剃度出家的,如陈君佑和张奎等人,此时亦纷纷脱去袈裟,重拾武器,准备卷土重来。而张凤等游侠将佐,也自云梦睡狮般苏醒过来,加入这支雄师当中。

重执戈戟的,还有杨虎和陆文龙、耿明达、耿明初、岳真、孟邦杰等人。他们的后人,如杨门之子杨再兴之子杨虎臣,亦被燎原重扬家声,纷纷集结麾下。看着那熟悉的旌旗迎风猎猎,听着那久违的号令呐喊,一股浩然正气,油然而生。

就在这股正气的熏陶下,不少后生将佐,也被振奋了斗志。他们虽是新秀,但家学渊源有自,也都是将门之后,自幼习武馳骋,憧憬报国之心自不在话下。于是他们纷纷离乡背井,前来追随这股雄师,期冀有朝一日重拳出击,再现岳家军的辉煌战绩。

岳飞麾下五十位能征善战的得力干将,他们的最后归宿结局如何?

新旧英豪,并肩驱敌

岁月如梭,转眼已是二十余年后的熙宁年间。当年那股追随岳钺抗金的热血旧将,如今个个年过花甲,满头白发。但他们浴血疆场、报国无违的壮志却一直未曾磨灭。如今金兵再次南侵扰乱边疆,宋廷亦命戎旅严阵以待。岳钺所部如今已集结完毕,新老英豪齐聚一堂,准备驱逐金贼,捍卫家园。

领军这支将士雄师的,便是当年追随岳钺效力、如今已年过六旬的老将严成方。他谦逊好学,雄心壮志,当年甫继位时还曾与岳钺论兵论武。此番挺身而出,乃是不忍見金兵在中原连年肆虐。与他并肩作战的,不仅有当年麾下的周青、赵云、梁兴、牛皋等老将,亦有关铃、樊成、狄雷、张立、张用和陈君佑等海内外归师重振旗鼓的故人。

就连严成方的两位侄儿严成泽、严成武,也在此番与叔父们并肩作战。严家子孙勇猛绝伦,是有口皆碑的。后人常说严成泽英勇非凡,乃一代枭雄。他日后更是联手张通古及其子张烈,在山东一带纵横驰骋,勇挫金军汉奸,建下赫赫功勋。

而与严氏父子并驾齐驱的,还有张立、张用的子孙及诸多后生将领。张家后裔虽然隐居已久,但操戈从军的家学渊源仍在,所向无敌的英勇基因也代代相传。诸如张通古之子张烈、公孙郎的嫡孙公孙继祖,个个英武非凡,令人难以望其项背。

此役更有年轻将领王贵之子王彦卿、张显之子张从周等人参战。父辈们当年追随岳钺征战,如今子孙们也怀报国雪耻之心,竭力为国效命。他们虽然年纪尚轻,但个个人才出众,颇有大将风范。

岳飞麾下五十位能征善战的得力干将,他们的最后归宿结局如何?

除此之外,当年在猿鹤山隐居避世的公孙郎及其徒子徒孙亦全部离山出征。其中公孙继祖武勇盖世,独当一面,英名赫赫。就连罗延庆、张凤以及杨虎等隐逸多年的老将,亦纷纷集结麾下,为国捐躯陷阵。

而岳钺的故人岳真、孟邦杰等,自归乡后虽早已老迈,但闻讯后仍然孤身南征,重披钢甲干戈。眼下这些声名远播的英雄,与新生代的将士并肩而战,岂不令人热血沸腾?当年追随岳钺征战的故旧,如今携手他们的子孙,在战场上并驾齐驱,遂成了一支惊天动地的钧狺雄师!

浴血奋战,再现辉煌

熙宁年间,金军再度南侵,直扑中原腹地。宋廷闻讯震惊,急命戎旅严阵以待。其时老将严成方已集结一支新旧英豪云集的雄师,准备驱逐金贼。此番铁骑涌动,展现了岳家军再现风云的英姿。

严成方麾下所部多有当年追随岳钺征战的老将,如周青、赵云、梁兴、牛皋等;亦有海内外重新集结的关铃、樊成、狄雷、张立、张用、陈君佑等故旧。加之侄儿严成泽、严成武等新秀,以及张通古、张烈父子、公孙继祖、王彦卿、张从周等后起之秀,堪称是一支惊天地、泣鬼神的钧狺雄师!

严阵以待之际,金贼已突破边防,径扑大都。先锋部队不由分说,立即纵马疾驰,与贼寇会师于黄河之滨。金军狂妄自大,玩忽宋军气势,竟也不曾设防。而严成方部下军马虽新,将士却皆英勇绝伦,习武有素。一鼓作气之下,双方骤然交锋,宋军顷刻冲散金军阵脚。随后宋军又引而不发,调转马头狡猾袭击金军侧翼。金军阵斗乱作一团,不由分说溃不成军。宋军乘胜追击,直杀敌军大营。金将见已无望,只得逃窜而走,大败而归。

岳飞麾下五十位能征善战的得力干将,他们的最后归宿结局如何?

金军远遁之后,严成方又带领大军直扑柳城、漕运二镇。二镇守军望风而逃,宋军势如破竹,横扫两镇不堪一击。从此河北军事要地尽在宋军掌控,金军已无半点立足之地。宋朝彷佛从太平盛世,重新昌隆一时。

战事既毕,严成方亲授张烈等新秀为元帅佐领,赐爵锦衣。同时亦重用公孙继祖为前驱先锋,屯驻偏镇以掌控全境。周青、赵云等老将则坐镇要塞,谆谆教诲新军,以期击败金贼彻底化解边患。

然而,安危祥和终究只是暂时的。金军此役东窗喜捷,转身便调集大军再临中原。严成方旧部虽得去岁全胜,但数载征战已是元气大伤。及至金军新军杀到,双方殊死搏杀数月无果,宋军竟濒临崩溃边缘。眼见将士个个疲于奔命凋零不已,严成方唯有命人逐一逃亡。

领命的不外乎张烈、公孙继祖数个新秀大将。他们各自率领残余将士东窜西逃,遂散作数股,分踞各地以避其锐气。张烈所部逃窜梁父,公孙继祖则下狺狺逃回襄阳老巢。严成方、周青等老臣则终究难以脱身,只得被金军所俘虏。

安危陷阱,瞬息万变。濒临危难之时,张烈等新秀将佐纷纷挺身而出,继承先人遗志,重振旗鼓。从此宋金之战陷入白热化阶段,双方你来我往,旗开得胜,鏖战数十载不决雌雄。正是那一场经典战役,彰显了岳家军的百年英雄梦,再现昔日的赫赫盛名!

岳飞麾下五十位能征善战的得力干将,他们的最后归宿结局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