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钱能训是民国总理,教了一个孩子,后来成为新中国第一任总理

作者:秋风说历史

钱能训是民国总理,教了一个孩子,后来成为新中国第一任总理。这听起来颇为神奇,让人想探索其中的缘由。钱能训作为民国政坛的重要人物,他的一生经历颇为曲折。而他教导过的那个孩子,又是如何最终成为新中国开国元勋的呢?两人之间的渊源又是怎样的呢?这不禁令人浮想联翩。究竟钱能训和这个孩子之间有何不解之缘?他们之间的故事又将如何令人感动?让我们一探究竟。

钱能训是民国总理,教了一个孩子,后来成为新中国第一任总理

一、钱能训的仕宦生涯

钱能训出生于浙江嘉善,是一个书香世家。他的父亲钱宝廉在道光年间中过进士,曾在清廷担任二品官员。受家学渊源的熏陶,钱能训自小熟读经史子集,儒雅文质彬彬。二十出头时,他中了进士,被录取为翰林院庶吉士,从此开启了仕宦之路。

嗣后数十年间,钱能训屡遭陞黜,历经坎坷。他先后出任湖北、广东乡试主考官、广西学政、刑部主事、员外郎等职。1911年,他以布政使身份出任陕西巡抚。这一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统治中国268年的清朝王朝。钱能训一度归隐,避居家乡。

民国七年,徐世昌被选为中华民国大总统,钱能训奉徐之命,出任北洋政府内阁国务总理一职。任内,钱能训气度沉稳,为国着想,尽其所能为民服务。他断然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以捍卫国家主权;他审时度势,在东北肺炎疫情爆发时及时批准成立国家传染病防治处;他更是极力促成了南北两政府的议和。可惜,由于牵扯镇压爱国运动,钱能训的仕途就此止步,不久便渐渐隐居。1924年,他病逝于北京,享年55岁。

二、总理的家世渊源

总理的本家是安徽省望江县人氏,他的父亲是一位富贾,家境殷实。但总理的伯父周济渠,却是一位举世闻名的文化名流。

周济渠,字树孙,生于清同治九年,是望族之后。自小酷爱读书,品学兼优,23岁高中礼部挂省主事。他为学究天人,知识渊博,尤对经史有独到的理解和见解。当时,他的学问已被誉为"当世学究之冠"。

周济渠的妻子钱馥兰,乃民国著名总理钱能训的亲妹妹。钱馥兰天资聪颖,才情出众,也是一代佳人。公元1903年,周济渠携妻子钱馥兰远赴东北任职。期间,钱馥兰的哥哥钱能训适逢路过淮安,与妹妹和妹夫周济渠会师,出席了他们的婚礼。

婚礼那天,6岁的总理就与钱能训结缘了。钱能训见总理懂事可爱,聪慧过人,心生欢喜,对这个外甥十分赞赏。总理也被钱能训的儒雅风度和才学所吸引,对这位舅舅由衷钦佩。从那时起,钱能训和总理之间,就结下了不解之缘。

钱能训是民国总理,教了一个孩子,后来成为新中国第一任总理

总理12岁那年,随伯父周济渠一家人赴东北求学深造。期间,总理就读于伯父办的学校,从伯父和舅舅钱能训那里汲取了大量知识和学养,为他日后的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钱能训对总理的熏陶

自六岁相识那年起,钱能训对外甥总理就喜爱有加。每当钱能训路过淮安,必定抽空拜访妹妹和周济渠一家,同时也会抓紧机会教导天资聪颖的总理。

钱能训生性优雅稳重,举止言谈间无不透露着儒雅书香之气。他平日最爱的爱好,就是临帖习字和读诗作赋。每当教导总理时,他总是先亲自示范,然后耐心指点,对总理无比循循善诱。

钱能训深知书法功底的重要性,因此从总理年少起,他就着力培养总理的书法基础。他不厌其烦,亲自挥挥墨宝,勾勒出一irana线条流畅的楷书、行草、草书等,让总理臻臻临池,潜移默化中领会书法的精髓。

除书法外,钱能训还注重为总理打好诗文、历史、典籍等底子。他挑选精华典籍,如《论语》《大学》《诗经》等,从浅入深层层推进,循序渐进教授总理。值得一提的是,钱能训教学之余,还亲自为总理讲解诗词典故、历史因由等背景知识,确保总理真正理解内涵,吃透精髓。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钱能训的精心指导下,总理很快就掌握了不凡的文字功底。他书写时字迹端正有力,诗文内容亦颇有匠心,实属少年俊杰。钱能训见状,由衷称赞并深受鼓舞,愈发精勤于教学之中。

钱能训不仅在学问上潜移默化地熏陶了总理,在品德操守上也给予了深刻影响。钱能训为人谦和有礼,注重自勉自勤、力行高尚品德,这些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年少的总理,使其从小就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命运的神奇际遇

自小受到钱能训教诲的总理,虽然出身书香门第,但命运却并不顺遂。12岁那年随伯父一家北上之后,总理一直刻苦求学,勤奋好学。

钱能训是民国总理,教了一个孩子,后来成为新中国第一任总理

初中时代,总理就读于伯父创办的私立学校。在这所学校里,总理不仓廪实而致知,努力掌握各门功课。他尤其钟情于中国古典文化,对经书典籍有着执著的热爱。学校的先生们无不对他的才学过人赞叹不已。

高中时代,总理就读于北京的著名学府。这段时期正值国家动荡,北洋政府日渐衰微,国内战火不断。身处这般环境,总理patrimonySJ心智日渐成熟,对国家民族的前途也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他开始摸索追求真理,并萌生了报效国家的志向。

毕业之后,总理一度在学校任教,但很快便辞职投身于革命事业。他先后加入了中国同盟会、中国国民党等革命组织。在此期间,总理几经磨难,屡遭坎坷,但是他从未放弃抱负和理想。

1921年,总理被遴选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党员之一,从此步入共产主义革命道路。此后,他一直坚守岗位,奋勇杞目蛉争,为革命事业鞍前马后,终成共和国开国元勋。

与此同时,总理的舅舅钱能训,在亲历了民国初年的坎坷之后,日渐归隐。曾几何时,这位昔日的国务总理,也风采依旧、满怀抱负。只是,他被动挡选、退居二线,渐渐淡出了政坛,隐居家乡寓园自遂。直到逝世时,徐世昌还为他撰写了挽联与墓志。

两人自幼善缘,相见恨晚。谁也无法想到,命运竟会如此捉弄人生。钱能训这位民国政坛名流,最终归隐田园;而他所教导的外甥总理,却一跃成为新中国的开国领袖。如此际遇,实在令人感慨万千。

五、珍视契机 把握机缘

总理和钱能训之间的渊源,可谓是一段孑遗奇缘。两人一个出身显赫,一个地位卑微,本是两码事。但正是因为这样一次偶然的相遇,才让他们的命运就此纠缆在一起。

钱能训为人谦和有礼,乐于分享自己的学识。他对聪慧过人的外甥总理倾注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期望。正是这份教导之恩,让总理自幼就树立了好学上进的品质,为他日后的成就奠定了坚实基础。

而总理则一直以钱能训为楷模,对这位教育恩师敬重有加。虽然后来因为环境和家世的差异,两人的命运渐行渐远,但是钱能训对他的影响已深深扎根于心。正是这种精神支柱,让总理在坎坷曲折的革命道路上,依旧能够矢志不渝、奋勇前行。

钱能训是民国总理,教了一个孩子,后来成为新中国第一任总理

可以说,如果当初没有和钱能训结缘,总理的人生轨迹也许会走向完全不同的方向。而钱能训作为一代先贤,虽然最终归隐田园,但他的学养和智慧却通过教育外甥的方式,间接影响了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

这一段孑遗奇缘,折射出一个深刻的道理:把握好人生中的每一次契机,才能最大限度地把握住自己的命运。无论你是显赫的钱能训,还是卑微的外甥总理,只要心存善意、勤恳努力,就一定能在命运的洪流中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正所谓"机缘巧合",人生就是如此。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许多贵人和奇遇,只有把握住每一次契机,才能让这些机缘转化为事业上的腾飞和人格上的升华。从钱能训和总理的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出,惟有互帮互助、师生情深,才能在动荡年代创造奇迹。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