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6月不降息+央行缩表!什么信号?

6月不降息+央行缩表!什么信号?

贩财局

2024-06-20 16:15发布于广东财经领域创作者

今天早上,6月的LPR发布。

那就是:不降息!

6月不降息+央行缩表!什么信号?

甚至在央行最新的资产负债表中,央行总资产从1月的45.64万亿,下降到了5月的42.95万亿,也就是缩表了,按照过去的逻辑,经济低迷的时候,货币政策是扩张的,央行应该扩表才对。怎么现在的货币政策都是反着来呢?

6月不降息+央行缩表!什么信号?

其实关于货币政策走向,昨天的陆家嘴论坛,央行已经暗示了,陆家嘴论坛算得上金融领域的光明顶了,昨天讲话信息量也很大,内容很专业当然也很枯燥,但我觉得还是很值得一听的,因为央行领导讲话,他的潜在思路真的会影响我们每一个普通人的投资决策。

首先放在第一位的就是保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这个是法律规定的我们国家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这一点我看讨论的人不多,大家还是在讲国债的事情,但我想说这个才是一切货币政策的大前提。

和美国不一样,美国的货币政策的目标是通胀率、就业率,也就是以美国自己为主,但我们货币政策是先保持币值稳定,再到经济增长。也就是说,在央妈看来,货币政策,首先要考虑汇率。

这里歪个楼,其实关于保汇率还是保房价的话题,我记得2018年后每隔几年都会讨论,但是以前,往往最终选择保房价,但现在不行了,因为我们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在今年一季度我们的进出口结算中,使用人民币结算的占比近30%,人民币已连续四个月成为全球第四位支付货币,大家想想,像南美那些国家,你自己的货币要是一崩再崩,兄弟感情再好也不敢和你合作了,所以现在我们的货币政策kpi就是保住人民币汇率。

换句话说,在目前美联储没有开始降息的前提下,我们为了保持汇率稳定,就很难继续大规模的降息,最多定向放水缓一缓。

好了,到这里,我们几乎就能看懂央行在陆家嘴讲话的大前提了,那就是不能大放水。

所以行长才说我们现在已经有300万亿的m2了,这么大的体量这么大的基数,如果还想像以前那样保持10%以上的增长,是不现实的。

基于这一点,如果你过去的投资消费习惯都是基于m2以10%以上的增速,再用过去的钱会贬值、变毛、不值钱的思想来考虑问题的话,可能会吃亏赔钱。

未来大概率所谓的通胀只会出现在地方控制的民生必需品价格,这个是为了帮地方ct还债,而非必需品价格则会出现下跌,因为必需品涨而工资不涨,老百姓手里没钱了,就付不起高额的非必需品,比如茅台汽车房产之类的。

很多人把希望寄托在央行下场购买国债上,但却偏偏很多人只听前半句不听后半句,央行虽然把国债买卖纳入货币政策工具箱,不代表要搞量化宽松,不是所谓的qe。

最近发行了超长期国债,所有人都在抢,甚至包括一些机构也下场买,央行直接发怒了,警告他们你们要是继续买,后面我就下场卖。

这里我给大家解释一下,国债的收益率和市场价格是相反的,买的人多了,价格就会被抬高,但收益率却会降低,

打个比方,票面价值100块钱的30年期国债,因为太多人买了,票面价值涨价到108块,但是总体的收益率就会下降,从2.5%的利率跌到2.3%。

这里有两点央行不爽,第一点,这些非银机构,给你们钱是希望你们可以放贷支持实体经济,可现在倒好,你们都跑去买国债了,资金不就空转了吗?实体经济怎么办?

第二点,央行给银行的贷款利率都要2.5%啊,现在你还拿着我借给你钱的去买利率只有2.3%的国债,这不开玩笑吗?

一般我们会认为,国债收益率比存款利率要高,而现在国债收益率跌了,意思是你现在的存贷款利率太高了,有点倒逼央行继续降息。

但我前面就说了,现在我们为了维持汇率稳定,我们还不能大幅度的降息。

所以央行怒了,也警告了这些非银机构,你继续买,我就继续卖,你们小心落得和硅谷银行一样的结局。

说到这里,其实央行也很难啊,现在经济低迷,但是为了人民币国际化顺利推进,这个时候又不能放水,只能继续熬着了,股市楼市在美联储降息前还要苦一苦。

美国其实和我们一样,他们也在熬着,就看谁能熬过谁了。

查看原图 45K

  • 6月不降息+央行缩表!什么信号?
  • 6月不降息+央行缩表!什么信号?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