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甲午海战清朝出动63万军队,牺牲3万人就投降了,日军阵亡多少?

作者:小兰聊历史

甲午战争,对于中华民族来说绝对是一个不堪回首的阴影。这场战争不仅让清朝遭受了惨重的人员和财富损失,更残酷的是,它宣告了中国从此一蹶不振,成为了列强觊觎的肥肉。面对日军的进攻,63万清军竟然在短短几个月内就节节败退,最终不得不割地赔款。令人无法相信的是,当时日军的阵亡人数竟然少之又少,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拥有绝对兵力优势的清军如此不堪一击?这背后的隐情又是什么?

甲午海战清朝出动63万军队,牺牲3万人就投降了,日军阵亡多少?

朋友们,大家都知道甲午战争对中华民族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耻辱,但你们可知道,在这场战争中清军到底损失了多少人员?竟然高达3万人!而日军的阵亡人数呢?仅仅1132人,其中大部分甚至是死于各种传染病,被清军真正击毙的日军连700人都不到。光看这几个数字就让人觉得匪夷所思了。

甲午海战清朝出动63万军队,牺牲3万人就投降了,日军阵亡多少?

要说起这一切的根源,还得从当年的形势说起。1868年,日本明治天皇登基后就迅速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大力扩军备战,将邻近的中国和朝鲜视为了觊觎的对象。与此同时,日本还暗中网开一面,在中朝两国广泛渗透,布下了遍及各地的"情报网",并绘制详细的军事地图,为日后的侵略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与日本如此虎视眈眈不同,当时的清朝虽然也看出了日本的野心,并开始加强海防,但由于腐朽无能,根本无力真正提高军队的实力。1894年,日本终于以朝鲜农民起义为借口,先是诱使清军入朝,不久后便直接出兵攻占了朝鲜重镇,迫使清朝对其宣战。

甲午海战清朝出动63万军队,牺牲3万人就投降了,日军阵亡多少?

就这样,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拉开了序幕。在陆地上,虽然清军开始时兵力占优,但由于作战计划捉襟见肘,军纪问题严重,很快就被日军逼退到了鸭绿江。在海上,尽管北洋水师在数量上占据明显优势,但由于装备陈旧、训练不足,最终在黄海海战中被日本海军彻底击溃。

铁桶阵归铁桶阵,连打游击也不行,溃兵满地无旗手,唯一等待的就是日军的进攻。没过多久,日军就占领了辽东半岛,接着血洗全城后又攻陷了旅顺口。面对如此窘境,清朝内部开始哗然叫嚣要求和谈。但日军仍然蓄意深入,最终在两个月后,更是攻下了北洋水师的大本营威海卫。就这样,清朝的海军彻底覆没,丢盔弃甲。

甲午海战清朝出动63万军队,牺牲3万人就投降了,日军阵亡多少?

战败的清朝不得不割地赔款,除了岛屿台湾被迫割让,更是被勒索了高达2.3亿两白银的巨额赔款,相当于当年清廷三年的财政收入总和。而令人感到可笑的是,日本竟然将这笔赔款的85%用来新建舰船和造武器,为下一步的扩张做准备。

甲午海战清朝出动63万军队,牺牲3万人就投降了,日军阵亡多少?

回顾整个甲午战争,清军固然在装备和训练上严重落后于日军,但关键原因还是当时清朝统治者的糜烂和腐朽。早在战前,就已经有不少官员因为私怨而阻碍军备的发展。而等到战争爆发后,更是充斥着推诿扯皮、相互推卸的官僚主义作风,从领导层到基层,都是一潭死水。相比之下,日本政府从一开始就有着明确的作战计划,并全力以赴地加强国力,注重和平时期的军事训练。

甲午海战清朝出动63万军队,牺牲3万人就投降了,日军阵亡多少?

所以,大清王朝几乎是注定要被击败的。甲午战争的结果,不仅让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更标志着从此东亚的主导权完全失守,落入了日本的手中。这无疑是中华民族百年来最大的一次屈辱,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创伤。

甲午海战清朝出动63万军队,牺牲3万人就投降了,日军阵亡多少?

总的来说,甲午战争给中国上了一个惨痛的教训。那就是,一个国家如果长期没有与时俱进的意识,墨守陈规,迷信权威,缺乏进取精神的话,就难免会在关键时刻溃不成军。一味骄傲于所谓的"天朝上国"的自负,不思进取,终将会被现实无情地唾弃。相比之下,当时虽然实力不强但朝气蓬勃的日本,却深刻领悟到了现代化的重要性,下定决心走上了富国强兵的道路。

甲午海战清朝出动63万军队,牺牲3万人就投降了,日军阵亡多少?

反观今天,我们已从甲午战争的阴影中走出,重新强盛起来。但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同样宝贵,不应被我们遗忘。唯有时刻保持谦逊、勇于自我革新的精神,并且坚持富国强军的道路,我们的国家才能行稳致远,跻身世界强国之林。让我们铭记甲午的屈辱,但更要从中汲取力量,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不懈奋斗!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