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2008年华国锋病逝,享年87岁,葬礼前后,出现了4个“没想到”

作者:小兰聊历史

华国锋,这位名字或许在现在的年轻人耳中已经有些陌生了。但是,对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中国人来说,他可是家喻户晓、赫赫有名的领导人。作为一代开国元勋,华老不仅功勋卓著,更以一己之力,为中国特殊年代铺平了道路。可就在2008年,当这位87岁的老人离世时,发生了四件"没想到"的事情,让全中国上上下下无不痛心疾首,泪流满面。这四件事情到底是什么?

2008年华国锋病逝,享年87岁,葬礼前后,出现了4个“没想到”

瞧瞧,2008年的8月20日,在北京一家医院里,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就这样永远离开了人世。这位老者,不正是革命元勋、开国将领华国锋吗?当年,华老可是为新中国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如今终年87高龄离世,实在让全国人民无不扼腕长叹,痛失至亲恩师一般。

2008年华国锋病逝,享年87岁,葬礼前后,出现了4个“没想到”

党中央对华老的逝世当然也不会无动于衷。紧接着,就发生了令人"没想到"的第一件事:那就是,当局为华老举行了一场规模盛大、隆重非凡的国葬仪式。眼见这阵仗摆开,不禁让人大跌眼镜:平日里忙得焦头烂额的几位常委都纷纷现身,向华老的遗体鞠躬哀悼;从各个机关单位赶来致祭的官员也是挤满了灵堂,竟还有毛主席的亲孙子毛新宇也赶来吊唁;更令人触目惊心的是,当日前来送别的群众达数万之众,他们泪眼汪汪地向华老告别,苦苦哀恸。看来,作为党和国家的一位开国元老,华老确实地位超然,备受爱戴。

2008年华国锋病逝,享年87岁,葬礼前后,出现了4个“没想到”

这还没完,在官方的评价中,竟然赞扬华老是"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这可是党员工作者梦寐以求的最高赞誉了!华老之所以配得上如此高度评价,自然是因为他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才让国家免于陷入腥风血雨的局面,有他这份功劳在。想必,对华老而言,这样的待遇实至名归。

2008年华国锋病逝,享年87岁,葬礼前后,出现了4个“没想到”

更令人"没想到"的是,在华老逝世后,大家以为他肯定会安息在八宝山革命公墓里了。没曾想,华老最终竟是下葬在了家乡山西交城县的卦山。原来,尽管身为国家高官,但华老心系家乡的思绪却从未打过折扣。在年轻时,他就是在交城这片热土上开始了投笔从戎、杀敌报国的抗日道路。因此,即便早已是仙逝,他也希望能"叶落归根",回到家乡长眠,望着亲切的田园,享受山间的宁静。党中央自然不会违背他的愿望,最终还是将他安葬在了卦山之上。

2008年华国锋病逝,享年87岁,葬礼前后,出现了4个“没想到”

接下来更加"没想到"的一幕发生了:中央竟然还在卦山为华老专门修建了一座陵园!起初,大伙儿以为华老归乡只是一座简陋的墓地而已。谁知,这陵园不仅占地面积宽阔,有上千平方米,还专门修建了高达392级台阶,给人一种庄重肃穆的感觉。不过,相比其他贵族陵墓,华国锋陵园简朴许多,绝无半点奢靡之气,这也符合他一贯的作风。难怪有人称赞道:"此陵园虽小,却很高雅,堪称巧克力盒子里的钻石。"

2008年华国锋病逝,享年87岁,葬礼前后,出现了4个“没想到”

通过华国锋这场令人"没想到"的国葬仪式,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党和国家对这位开国元勋的高度尊重和怀念之情。不得不说,如今的中国能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华老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奋斗和贡献。正是他们用鲜血换来了新中国,才有了祖国统一、人民幸福的今天。所以,人民之所以如此悼念华老,实因他就是人民的孩子,一直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看来,只要我们永葆革命初心、为人民谋利益,就一定能赢得民心、经得起历史检验。

2008年华国锋病逝,享年87岁,葬礼前后,出现了4个“没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