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村民挖"龙骨"挖出大型古墓,然后这场百人盗墓奇观持续了六年

作者:大企鹅
村民挖"龙骨"挖出大型古墓,然后这场百人盗墓奇观持续了六年

满山的盗洞

在当地的村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要想富,挖古墓,一夜变成万元户"。

秦始皇的祖坟,竟然变成了"盗墓度假村",电影都不敢这么拍。

上到五六十岁,下至十五六岁,几百个村民没日没夜的在山上挖,有的带着被褥,旁边甚至还有租帐篷的,卖小吃饮料的,直接吃住一条龙,都快赶上度假村的待遇了。

村民挖"龙骨"挖出大型古墓,然后这场百人盗墓奇观持续了六年

让这个默默无闻的小县城一时间名声远扬的原因,就是来自于一场盗墓风潮,让许多专家学者及一些有良知的老百姓深感痛心,这场古墓浩劫,堪称千古遗憾,造成的损失无法估量。

村民挖"龙骨"挖出大型古墓,然后这场百人盗墓奇观持续了六年

事件发生在90年代初。

在甘肃省的南部地区,有个国家级贫困县,叫礼县,这里生活着十五多万淳朴的百姓,那时候遇上大旱,农民没有什么收成,基本生活都很困难。

村民挖"龙骨"挖出大型古墓,然后这场百人盗墓奇观持续了六年

1987年,礼县大堡子山附近的一些村民,为了赚钱,开始悄悄的进行了一场挖"龙骨"风潮,把它当作名贵药材出售。

其实他们口中的"龙骨",就是一些古生物化石,当时这场风潮涉及到了方圆几十公里的很多村子。

村民挖"龙骨"挖出大型古墓,然后这场百人盗墓奇观持续了六年

村民所谓的"龙骨"

而挖龙骨的地点就在礼县大堡子山上,在这期间不断有人挖出锈迹斑斑的青铜物件及玉石片,还有大量的陶罐。

村民挖"龙骨"挖出大型古墓,然后这场百人盗墓奇观持续了六年

这个消息一经传出,很快吸引来一些周边的文物贩子,他们到处打听村民挖到文物的事,专门找到这些村民低价收购。

村民挖"龙骨"挖出大型古墓,然后这场百人盗墓奇观持续了六年

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这个事后,一发不可收拾,文物贩子也随即增多,导致收购价格飙升。

村民挖"龙骨"挖出大型古墓,然后这场百人盗墓奇观持续了六年

村民做梦也没想到,在他们眼里随手挖出的破铜烂铁竟然能卖到上万,一时间议论纷纷,有人甚至全家老少出动。而文物贩子带着大量的现金直接坐地收购,只要有人挖出来,马上就现金收购。

村民挖"龙骨"挖出大型古墓,然后这场百人盗墓奇观持续了六年
村民挖"龙骨"挖出大型古墓,然后这场百人盗墓奇观持续了六年
村民挖"龙骨"挖出大型古墓,然后这场百人盗墓奇观持续了六年
村民挖"龙骨"挖出大型古墓,然后这场百人盗墓奇观持续了六年

在礼县,关于盗掘古墓的起因,有个没形成文字记载的说法。赵小军是礼县永兴乡龙怀村人,他一直努力搜集礼县盗墓事件的相关资料。

据说盗墓是从 1990 年开始的,就在他们村头松头河边的一个乌鸦洞,有人挖到了七个鼎、六个簋,其中有两个方块和四个圆簋。不管起因究竟是怎样的,反正有个别农民因为盗墓突然就有了很多钱。

村民挖"龙骨"挖出大型古墓,然后这场百人盗墓奇观持续了六年

曾经有个小伙子在榆树坡上的车马坑盗掘后,文物贩子当晚就分钱给他,他把钱装在衬衣里用腰带扎好带回家,站在炕头把钱倒出来时,可把他父亲吓坏了,父亲以为儿子偷盗,儿子却说是挖古墓卖钱得来的。

村民挖"龙骨"挖出大型古墓,然后这场百人盗墓奇观持续了六年

个别农民的瞬间暴富刺激了更多农民想要致富的欲望,一场本是为了脱贫的梦很快就演变成了部分村庄大规模盗掘古墓的情况。据说在五号墓,参与盗掘的有七八个人,文物数量很多。

村民挖"龙骨"挖出大型古墓,然后这场百人盗墓奇观持续了六年

因为这次参与的人多,消息就再也没法封锁了,简直是全民皆兵,甚至连八岁小孩都能认出墓土。那些隐藏在幕后的不法文物贩子用金钱诱惑,推波助澜,当地不法农民为了挣钱不择手段、不计后果,把礼县的古墓推向了毁灭性的灾难。

村民挖"龙骨"挖出大型古墓,然后这场百人盗墓奇观持续了六年

后来,盗墓的中心慢慢转移到了礼县永兴乡的大堡子山。

大堡子山在西汉河北岸,像个突兀的龙头挡住了通往礼县的路。解放后,为了方便通行,在南侧修了一条盘山公路。1987 年以前,大堡子山附近的农民在山上种庄稼、栽果树,延续着几千年的劳作方式,修梯田的时候偶尔也挖出过青铜器,但没人拿回家,因为农民觉得那是死人用过的废铜烂铁,拿回家不吉利,就主动卖给国营废品收购站,换三五块钱买煤油食盐补贴家用。

村民挖"龙骨"挖出大型古墓,然后这场百人盗墓奇观持续了六年

到了 1992 年和 1993 年,礼县的盗墓活动进入了最为疯狂的时期,大堡子山成了部分农民实现发财梦的地方,国内和港澳台地区的不法文物商贩纷纷赶来,住在距礼县 60公里外的天水市的人也派出手下打探消息、鼓动引诱、收买当地农民不分昼夜地挖掘墓葬,迅速形成了探、挖、收、运等完整体系。

村民挖"龙骨"挖出大型古墓,然后这场百人盗墓奇观持续了六年

1994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大堡子山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确认该墓地为秦公西陲陵墓区。2001年,礼县大堡子山秦公墓地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7月20日,原藏于法国吉美博物馆的32件礼县大堡子山文物成功追索回国并正式移交甘肃省。

大堡子山秦公大墓是秦国早期的一处重要陵墓,其中的文物对于研究秦国的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价值。然而,由于盗墓活动的猖獗,秦公大墓中的许多文物被盗掘一空,包括青铜器、玉器、陶器等。

除了秦公大墓,大堡子山周围的其他墓葬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盗掘。这些墓葬中的文物也流失严重,其中一些文物可能具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盗墓者将盗掘出来的文物卖给了文物贩子,这些文物贩子往往将文物运往海外,以获取高额的利润。这导致了许多珍贵文物的流失,使得研究秦国历史和文化的学者无法获得这些重要的实物资料。

大堡子山墓被盗事件是一场罕见的群体性盗掘古墓事件,造成了大批珍贵文物流失海外,对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