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练习阿斯汤加瑜伽3年后,她与家人的相处更和谐了!

作者:惰惰的瑜伽行

每天早上4:20起床,在家练习阿汤1小时35分钟之后,准备家人的早餐,之后7:00送女儿上学,这是壮壮妈妈每日的晨间日常,她已经坚持了3年。

到了周末或小假期,在把女儿安排妥当后,壮壮妈妈会从南京前往杭州,到Shine老师的教室练习阿汤,有时连续练习2天,有时连续练习1周。

这不是一个盲目的决定,而是在体验过Shine老师课程后,才做出的最佳选择,因为她很喜欢阿汤,也深知遇到一位好的阿汤老师,实乃可遇而不可求的事儿,必须要牢牢把握住机会。

一枚非原生的汤粉

自从有了女儿,壮壮妈妈便离开了职场,将自己的重心回归于家庭。可是,此前在职场上拼命工作落下的身体毛病,却依然时不长地困扰着她。

她做的是审计工作,每年最初的3-4个月,每天基本都要伏案工作17个小时左右,导致她的腰部总是不舒服。

规律练习阿汤之后,她没有再出现过之前的腰痛问题。虽然在练习中,她也会经历疼痛或受伤,可她心里清楚,那些问题是由于错误的练习方式造成的,与阿汤练习本身没有关系。

壮壮妈妈并非一枚原生的汤粉,而是参加过多次提升课后,转变为规律练习阿汤的。回顾那段日子,她觉得自己的心态不好,会攀比,总是在纠结自己为什么做不到。

可是,客观情况摆在那里,有些差距注定无法弥补,比如年龄差距、身体条件等。周围有些同学,就是比她年轻,体式就是能轻松做得更深入。壮壮妈妈心里会不服气,也就不愿意跟别人交流,甚至不愿意把自己知道的知识分享给她人。

认识Shine老师之后,她发现体式比自己好的人太多了,就算自己隐藏一些知识不分享,别人也能通过其他渠道获得,所以根本没有隐藏的必要。另外,这些知识就算说出来,别人也不一定会采纳。

遇到老师,对阿汤的错误认知得到纠正

谈及对阿汤的理解,壮壮妈妈表示也曾存在错误的认知,只是练得久了,遇到了对的老师,才会愈加清晰正确的方向是什么。

她记得最初练习阿汤时,感觉很累,尽管当时的老师告诉她,休息术很重要,但她对老师并不信服。于是,老师的话,便是听一半,扔一半,休息术做得自然不够认真,导致体力消耗很多。

在Shine老师的教室练习后,她对老师会有一种莫名的信任,因为老师会分享很多知识,不仅告诉学生结果,也会分享其中的原因与过程,自然更具说服力。

在学习的过程中,壮壮妈妈也对阿汤的疗愈作用有了更为准确的认识。此前,她以为阿汤能疗愈心灵,是因为练习中会消耗更多体力,让练习者没有更多的能量去应付生活中的负面情况,甚至是练习者在生活中想发火的瞬间,没有力量或能量去爆发,便选择对此事进行容忍。

她觉得,容忍意味着明知道一件事情是错误的,由于没有精力去处理,就让错误继续发生,继而可能给未来留下很多隐患。

而练习阿汤,她发现会让她内在的修为是学会包容。包容则代表着遇到错误的事情,要用循序善诱的方式进行引导,可能不会那么直接,比如严格的词语,难免对别人造成伤害,但会积极地想办法来纠正这个错误,并用别人能接受的方式处理事情。

让壮壮妈妈印象最深的是,当她学会用包容的心态教育女儿时,她们的相处关系就变得特别融洽。

以前碰到女儿犯错时,她会本能地用处理审计工作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即直接指出孩子的错误在哪里,并没有剖析孩子为什么这么做。

后来,她发现孩子做错事,有时她明知道自己是错的,但因为有外在的诱因,便会先享受一时的快乐,而忽略掉错事可能带来的伤害。

她觉得正是因为规律练习阿汤,才让她意识到这背后的种种,也让她更有耐心去寻找孩子犯错的原因。

她会让自己安静下来,思考孩子近期反常的原因,也会去翻看孩子的笔记、被子底下有没有藏东西等。这时,问题可能会暴露出来,这些问题并不是非黑即白,非对即错,可能处于一个过渡的阶段。然后,她就有可能在过渡的阶段找到转圜的余地。

阿汤让她与爱人的相处更和谐

同样,阿汤练习也让壮壮妈妈跟爱人的相处变得更为和谐。俗话说,相爱容易相处难,毕竟要找到三观一致的同路人太难了。很多时候,两个人在组成家庭后,才暴露出三观的重大差异,可是接下来该如何继续相处呢?

“我也曾受到三观差异带来的困扰,但在阿汤练习中,我能够慢慢地进行自我消化。我也深知,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那么就认真完成自己要扮演的角色便好。关于人生要扮演的角色来自于Shine老师的某次分享会,让我记忆犹新。”她回忆道。

在生活中,壮壮妈妈有很多角色,她开始给这些角色排位。首先,她是女儿,要孝顺父母;其次,她是妈妈,要照顾好孩子;再次,她是老婆,对爱人也要有一种分担。

以前,当她跟老公出现矛盾时,她会不经意地产生对抗情绪,总是针对他。渐渐地,她想通了,他们都有各自的角色要承担,不如在这两个角色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纵然,人生不太可能一帆风顺,但换种方式看待生活,她的日子会逐渐平稳起来。

练习阿斯汤加瑜伽3年后,她与家人的相处更和谐了!

任何人都适合练习阿汤

总体来说,壮壮妈妈是一位颇为包容的阿汤练习者,对待一些事情,她会有自己的判断与准则。

她周围的阿汤练习者,有些人对阿汤练习并不专一,比如无法做到规律练习,不定期参加其他主题的提升课,偶尔练练臀腿等。这样的行为,可能会被一些阿汤练习者介意,认为他们不是纯正的阿汤练习者。

壮壮妈妈的想法是,那些练习者可能只是对阿汤的认知有限,没有遇到把他们引导上阿汤练习道路上的老师,因为她记得Shine老师说过,任何人都适合练习阿汤。

而她也会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帮助身边的练习者,特别是阿汤小白。她坦言,自己的体式不能说多好,但练习时的专注程度让小白心生向往。

这时,她会建议小白去找有经验的汤老师练习。在她看来,她已经不是单纯的阿汤练习者,她的角色在发生转变,她愿意做一名阿汤的传播者。

“虽然我不太可能像老师一样去讲瑜伽哲学,或给别人辅助体式,告诉别人如何精进体式,但我可以分享在阿汤练习中如何受益,帮助小白更好地认识阿汤的好处。”她分享道。

当女儿渐渐长大后,壮壮妈妈开始思考除了照顾家庭,自己还能做些什么。她平时喜欢小动物,机缘巧合,她开始参与动物救助的项目,力图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那些小动物。

三年前,最初接触这个项目时,她心里没谱,有时也想打退堂鼓,可是做着做着,她就坚持下来了,她做长期义工的机构还成为当地规模较大的动物救助机构之一。

如今回顾往事,她觉得能坚持下来,与她规律练习阿汤有关,也就是遇到困难,不轻言放弃,只要坚信这一点,总会守得云开见月明。

最初她接触阿汤,目的很简单,希望通过练习阿汤,让身体不那么僵硬,呈现一种较为舒适的状态。在这个过程中,她腰疼的毛病也得到了缓解。

后来,她偶然接触了很多瑜伽哲学、瑜伽理论的内容,对瑜伽的认知也在不断丰富中。特别是她接触了行动瑜伽这个流派后,她会把救助动物这件事看作是瑜伽拓展到生活中。

采访手记:

壮壮妈妈是我的网友,曾经打赏过我的文章。在一次品牌方的线下活动群里,我看到了她的名字,便想当面感谢一下她。

怎料,她那天日程很紧,也只是跟我匆匆打了个招呼。我一向觉得自己善于记得别人的长相,但对她,我实在有愧。下次见面时,我怕真认不出她。

不过,她很热情,当我跟她提出讲讲她的阿汤故事时,很痛快就答应了。由于她平时事情多,比较忙,我没能约到一对一的语音沟通时间,我们的交流是通过微信语音留言完成的。

她讲了很多有意思的话题,特别是一些阿汤教室的现状,让我对于这个市场又有了新的了解。

对于阿汤带给她个人的变化,我未曾想过,她竟然谈得如此深入,以至于阿汤对她的影响成为了这篇文章的脉络,与我往常的撰写方式略有区别,让我的写作过程都充满了新鲜感。

我感觉壮壮妈妈是个很有瑜伽/阿汤故事的练习者,最难能可贵的是,仅有一面之缘,她便乐于与我坦诚分享。若是将来有机会跟她见面深入聊聊,说不定,这篇瑜伽人的故事还能进一步细化和调整,以更完整的面貌示人。

#瑜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