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绣郎借东风 解锁新赛道

作者:漾濞县融媒体中心
绣郎借东风 解锁新赛道

从文人墨客倾慕的甲马,到返璞归真的手工纸书灯……随着网络社交平台和大批新锐设计师的加入,大理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摇身一变,成为年轻人争相追捧的“潮品”。在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各社交平台的推动下,“非遗”与“国潮”的跨界合作像星星之火,古老与新潮在这里交融,传统与未来在这里握手,非遗活化在这样的方式中找到了新赛道,在这条新赛道上,每天都在发生着一个个鲜活的文创合作故事,而漾濞县非遗彝族刺绣代表性传承人张启诚的故事就是其中一个。

绣郎借东风 解锁新赛道

求新

求变

张启诚的困惑

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彝族的这个传统帽饰,这是彝族刺绣绣出来的头饰,这是牡丹花……

吃过早饭,张启诚又开始忙碌起来了,这是他在直播间介绍彝族刺绣的一个场景。

绣郎借东风 解锁新赛道

张启诚,00后绣郎,他的出现,打破了彝绣传女不传男的传统,在当地掀起不小的波澜。2022年,张启诚回乡带领180多名农村绣娘创业。这些绣娘在大山里带着娃、绣着花、挣着钱、养着家。然而,绣品在旅游旺季热销,淡季生意冷清,张启诚苦苦寻找着出路。

绣郎借东风 解锁新赛道

“我想把传统的手艺和纹样结合起来,向年轻人喜爱的方向去发展,这样才能让彝族刺绣走出大山,但是,我们的绣娘大多不会设计,要让我们的产品‘潮起来’,需要借助外界的力量才能实现。”张启诚说。

绣郎借东风 解锁新赛道

云南省非遗彝族刺绣代表性传承人吉珍林是张启诚的奶奶,也是张启诚的师傅,她不但手把手教会张启诚刺绣,还一手扶持张启诚创业。吉珍林认为:“我能做的就是把彝族刺绣的基本技法传授给年轻人,彝族刺绣确实很难与外面年轻人的喜好接轨,我相信只要有优秀的设计师加入我们,我们的彝族刺绣就能够走出大山、走入城市、走遍世界,并且发扬光大。”

绣郎借东风 解锁新赛道

如何把彝族刺绣做强做大,如何让大山里的绣品被看到、被了解、被热爱、被传承是年轻的张启诚一直困惑的事,他和奶奶也希望有机会打破困局,找到一条新出路。

绣郎借东风 解锁新赛道

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杜漪介绍说:“对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区内的传承人来说,他们面临的最大挑战和机遇就是新的市场在给他们打开大门,他们需要研发更多的产品来供应这个市场,他们需要有优秀的设计师、团队、企业,还有一些比较好的第三方平台来给他们更广阔的空间,把非遗产品带向我们的现代生活。”

绣郎借东风 解锁新赛道

寻找

取经

张启诚的机遇

近年来,很多非遗产品有了新锐设计理念的注入,在“潮”流文化碰撞中找到了新大陆,古老的非遗产品在大理以青春灵动的身影出现,得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这股“浪潮”让大山深处的张启诚捕捉到了。最近,他在社交平台上发现大理甲马“潮”品火了,于是决定到五十多公里以外的大理喜洲古镇,向大理喜洲甲马艺术馆馆长、甲马非遗传承人张仁华取经。

甲马文创产品 显眼包

绣郎借东风 解锁新赛道
绣郎借东风 解锁新赛道

5月28日上午,张启诚来到了喜洲甲马艺术馆,张仁华向张启诚介绍显眼包的创意:“在第三方设计师的参与下,我们共创了一款‘显眼包’。你看,这款显眼包的图案来源于甲马图案,这个包包的图案还可以拆卸和更换,年轻人很喜欢。”

甲马显眼包是第三方社交平台发起的“非遗上新”公益扶持计划项目之一,这项计划旨在通过平台牵线,促成潮流设计师和非遗手艺人的合作共创,实现了对非遗技艺内核再挖掘、非遗元素再设计、产品功用再丰富、品牌价值再提升,让潮品中蕴含非遗元素,让非遗载体和传播方式潮流化。

小红书公益负责人毕奇说:“传承老手艺的这些手工艺者背后,有很多传承的故事,这种手艺背后是很厚的中国文化底蕴,希望被更多人知道。同时,我们希望现在的年轻设计师能从中找到更多的灵感元素,把老手艺与时尚元素结合起来,把老祖宗的这种审美延续下去。”

目前,第三方社交平台第一轮扶持的甲马显眼包、手工纸风琴灯、白族扎染方巾结等非遗文创潮品已经实现订单化量产,除了预售订单外,今年6月8日,正式上线开启网络销售,而销售所得都归非遗手艺人。毕奇说:“预售的效果远好于预期,我们在五月底开放预售的前三天,这批礼盒的预订量就超过了90万元。”

绣郎借东风 解锁新赛道

结对

共创

张启诚的困惑

非遗甲马创新后仅用一款包包就能打开市场,着实让张启诚震惊了,他决定也要参与其中取得“真经”。于是在他的争取下,第三方平台也把彝绣纳入了第二轮的公益扶持计划中,让新锐设计师与张启诚结对共创。

绣郎借东风 解锁新赛道

在第三方平台的推荐下,设计师程澄来到漾濞县,与张启诚结成对子,并开始了第一次的交流与合作。张启诚也在直播间开心地推介程澄:“各位小红薯的家人们大家好,今天来了一位新客人,是我们参加过上海时装周的设计师程澄老师。”

通过实地交流,了解彝绣的特点,程澄品牌主理人、设计师程澄也很快给张启诚介绍了自己的设计方向。程澄说:“我希望把彝族绣花这种很绚丽的色彩,结合到我们的品牌中。因为我们的品牌也是以花为核心的一个DNA,我们希望把这种花的元素转化到我们年轻人、小女孩、少女们都很喜欢的设计中,然后运用到我们的服装、配饰中去。”

绣郎借东风 解锁新赛道
绣郎借东风 解锁新赛道
绣郎借东风 解锁新赛道

思想的碰撞让张启诚充满期待,下一步就是他的绣品会被设计师设计成“潮品”,在第三方平台推介,彝族刺绣走出大山将指日可待。在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一些大理非遗产品与新锐设计师将以时尚潮流的方式,多维立体的角度,丰富深度的表达,使非遗文化“活下去”“火起来”“潮起来”,让大理非遗实现老中有新,新中有根,以新的姿态“飞入寻常百姓家”。毕奇说:“未来我们要推出更多的非遗文创产品,比如说露营灯、扎染,还有张启诚的刺绣,希望把更多的非遗技艺应用于时尚穿搭、配饰、家居产品中,让非遗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本期供稿:杨艳玲 李 鹏 杨桂清

本期编辑:罗月娟

责任编辑:沈 菲

审 核:吉正红

终 审:江静龙

绣郎借东风 解锁新赛道
绣郎借东风 解锁新赛道
绣郎借东风 解锁新赛道
绣郎借东风 解锁新赛道

未经允许 禁止转载

微信公众号:掌心漾濞(ybxwxxzx)

新浪微博:@掌心漾濞头条号:漾濞县融媒体中心新媒体邮箱:[email protected]漾濞县“作风革命 效能建设”邮箱:[email protected]“作风革命 效能建设”热线:0872-7521055如果大家对漾濞改革发展、经济建设、城市建设与管理、“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方面有好的意见建议,或者对社会生活中发生的劳动保障、医疗服务、教育、安全等方面有所诉求,可以在每天推送新闻的留言区进行留言,或者通过拨打电话,发送邮件等方式进行反映,我们将如实向相关部门反映,尽全力帮助解决。(所反映问题务必实事求是。)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