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五级代表在行动 同心守护母亲河——我省各级人大代表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积极履职、建言献策

作者:河南人大

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宋向乐) “很荣幸以一名区人大代表的身份参加这次座谈会。作为惠金黄河河务局的一名职工,每天与黄河打交道,看到黄河工程面貌、黄河生态环境、黄河文化的保护传承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黄河保护法执法检查组在河南检查,召开五级人大代表座谈会,听取有关意见建议。

  近年来,我省五级人大代表积极响应国家战略,立足各自岗位,以实际行动投身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洪流中,他们从法治宣传、生态治理、文化传承、产业升级等多个维度,展现了人大代表在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以下简称《黄河保护法》)落地见效中的担当与作为。

五级代表在行动 同心守护母亲河——我省各级人大代表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积极履职、建言献策

座谈会现场

  ——创新普法宣传聚共识

  河南省五级人大代表利用和创新多种渠道和形式,向广大干部群众普及黄河保护法律法规,提升全社会的黄河保护意识。通过举办座谈会、研讨会、普法讲座等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黄河保护法》的内容和意义,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支持、参与黄河保护的良好氛围。

  “新乡市坚持把 《黄河保护法》列入普法宣传重要内容,紧抓“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重要节点,广泛开展宣传和阐释,形成全社会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全国人大代表、新乡市市长魏建平表示,“同时用好跨区域联动、跨部门联合、刑事司法衔接、检察公益诉讼协作等四项机制,协同推进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执法、河湖安全保护执法等专项行动”。

  花园口镇人大代表邵丕作为在黄河沿岸长大、生活的村民和镇人大代表,切身感受到沿黄群众保护黄河的责任心都很强。“在去年 《黄河保护法》施行首月,区、镇两级人大机构、人大代表,在黄河沿线悬挂横幅、摆放展板、发放宣传册和宣传彩页、提供现场咨询等方式,面对面向群众宣传,同时注重线上同步发力,切实提升群众守护黄河安澜的责任感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花园口村也建立健全了黄河保护监督奖惩机制, 实现 ‘全民皆卫士、保护无盲区’。”邵丕表示。

  作为惠金黄河河务局的一名职工,惠济区人大代表祝文静说起来《黄河保护法》普法活动如数家珍:“在 《黄河保护法》实施以后,多个单位、部门开展了一系列的学习宣传活动。在花园口记事广场联合举办‘贯彻实施黄河保护法 携手共护母亲河’普法主题活动。区人大联合河务局在辖区开展了主题宣传活动。进机关、进企业、进乡村、进沿黄社区、进滩区等开展专题宣讲活动。在花园口险工打造花园口法治文化基地,荣获首批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第二批全国法治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水利部水工程与水文化有机融合案例和全省优秀法治宣传教育基地等荣誉。”

五级代表在行动 同心守护母亲河——我省各级人大代表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积极履职、建言献策

正在创作中的郭爱和

  ——传承黄河文化守根脉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黄河文化的丰富内涵,为我们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提供了重要遵循。

  “近年来,我一直以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好‘黄河故事’的重要要求为己任,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优势和作用,在传承和弘扬黄河优秀文化工作中尽了绵薄之力,特别是围绕推动陶瓷文化不断创新发展,进行了不懈努力。”全国人大代表、洛阳三彩艺术馆馆长郭爱和说。

  郭爱和表示,要始终牢记人大代表的身份和责任,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进行调研、参加、“打造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文化旅游强省”座谈、为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人才培训资助项目《黄河流域彩陶艺术创新设计人才培训》授课,他及艺徒的三彩作品《天地之中》《憩》《中国尊》《世内界外》入选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瓷韵九曲——新时代中原名瓷精品‘黄河流域’巡展”,在找准可落地的文化符号抓手的同时,深度推进黄河文化高质量的传承与发展。

  省人大代表海玲积极带动社区群众开展传承黄河优秀文化活动,该村虎占林老师蛋雕被列入郑州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本人也被评为惠济区蛋壳雕刻传承人。

  花园口镇人大代表邵丕用好花园口记事广场,开展黄河红色教育,经常组织党员或接待各地党组织观摩花园口扒口堵口记事广场浮雕、掘堤堵口纪念碑、纪念亭,重温那一段难忘的历史。

  花园口险工入选水利部水工程与水文化有机融合典型案例。打造黄河防汛抢险科普馆、黄河标准化堤防科普广场、郑工堵口廉洁文化广场、马渡85坝险工示范点,将23处文化景观“串点成线”,绘就美丽惠金“三十里画廊”,推出文化科普小视频《黄小惠带您游黄河》系列作品。惠济区人大代表祝文静介绍道。

五级代表在行动 同心守护母亲河——我省各级人大代表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积极履职、建言献策

郑州黄河文化公园

  ——加强黄河治理护生态

  美丽生态环境离不开倾心守护。在日常工作中,人大代表们时刻谨记代表职责,深入调查研究,了解黄河保护工作的实际情况,积极参与黄河保护工作的决策和监督,推动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落实。在滩区治理、水资源保护、防洪工程建设等方面,有效发挥积极作用。

  花园口镇人大代表邵丕具体讲述了黄河滩区治理的生动案例,他说,通过成立巡河队伍,开展日常巡视,劝离河道内游人,保护黄河湿地,同时引导渔民上岸,参与其他行业工作,减轻了对黄河生态的压力,并且通过加强排水管道改造,保护了一级水源地,确保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安全。

  省人大代表王冬冬,从洛阳市生态环境保护的视角出发,详细介绍了洛阳市在黄河生态保护方面的具体举措,包括强化黄河滩区居民迁建、黄河湿地生态系统修复,以及建立健全跨区域联动、跨部门协同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有效提升了水环境质量,改善了滩区群众的生存环境。

  新乡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节点城市。全国人大代表、新乡市市长魏建平说,新乡市在建成沿黄大堤生态廊道、沿黄生态观光廊道等四条廊道的同时加强滩区治理,10个安置区全部建成,16万滩区群众搬入新居,群众生存环境和发展条件得到根本改善。

  滩区群众搬迁,也是郑州市人大代表、中牟县狼城岗镇南仁村党委书记郭连志的心头事,他说:“黄河滩区是群众赖以生产生活的重要区域,为解决滩内群众生产生活对黄河湿地日渐严重的影响,我们积极调整村庄社区布局,以黄河大堤为轴,确立了 ‘北生态、南生活’的整体布局,依托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工程,滩内18000多口群众实现了搬迁安置,不仅让滩区群众摆脱了水患隐忧,也为改善滩区自然环境、加快沿黄生态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目前黄河滩区内生态环境明显好转,群众生态保护意识明显增强,‘河长吹哨、部门报到’等联动机制明显健全,各项法规政策得到有效落实。”郭连志说。

  ——推动绿色转型促发展

  在履职过程中,我省五级人大代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广泛听取民意,汇聚民智。他们注重发挥专业优势,积极与其他代表、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沟通协作,邀请专家学者参与黄河保护工作的研究和论证,提出专业性的意见和建议。

  洛阳市人大代表、三杰节能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杰在发言中表示,在河南的一些制造业内,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定的低端产能。

  要进一步实现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就必须在加大扶持、倾斜资源、积极“培优”,支持优质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持续获得竞争优势的同时,制定明确的技术标准,完善综合措施,以立法的形式加快一些行业尤其是传统制造业低端产能退出,促进行业良性健康发展。

  新安县人大代表、洛阳市大河田园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韩云伟2017年回到家乡黄河边,投资创建雅竹农庄生态农业合作社。建设大河田园乡村旅游度假区,依托黄河文化、守护生态发展和保护,开展了民俗展示、民宿客房、绿色餐饮、农耕研学、生态种植、儿童游乐等主题项目,带动了附近村民就业致富,使黄河岸边的沟域经济得到了繁荣,乡村人居环境更加美丽,乡村振兴工作有了抓手。

  郑州市人大代表、中牟县狼城岗镇南仁村党委书记郭连志发挥独特区位优势和独有的黄河农业、黄河生态优势,打造只有河南、海昌海洋公园、电影小镇、 “沙窝”等中牟文旅产业。新安县仓头镇党委书记 、镇人大代表韩小强以“黄河古都1号公路”建设为契机,结合沿黄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谋划实施交旅、体旅、文旅、农旅融合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仓头镇先后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卫生镇”、“国家园林镇”等荣誉称号。

  座谈会上代表们的建议务实专业、掷地有声。

  “《黄河保护法》设专章对‘促进高质量发展’作出了明确规定,特别是第八十三条指出‘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城乡融合发展’”,魏建平建议研究出台滩区居民迁建后续扶持的政策措施,在产业发展、园区建设、土地性质调整等方面予以支持。出台支持滩区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列出滩区建设管控要求和负面清单。同时,对黄河上中下游进行分区管理,分类推进上游水源涵养、中游水土保持和污染治理、下游湿地生态系统保护。

  加强黄河文化传承弘扬是助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黄河文化也是沿黄地区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海玲建议,结合各个地方区域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特点,按照“高站位、能落地”的原则,加强黄河文化基因传承,做好黄河文化精神弘扬,推动黄河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打造高水平的黄河文化示范带关键节点,形成黄河文化的集中展示区域,推动新时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如何在落实 《黄河保护法》的前提下,深入融合黄河管理部门,实现黄河高质量发展战略及乡村振兴,成为沿河乡村经济发展难题。”邵丕代表建议能够结合各区域实际情况,明细发展思路,开拓可持续发展项目,从而促进沿黄乡村经济提升,坚持环境保护、经济发展 “两条腿走路”,逐步实现 “绿水青山”向 “金山银山”平稳延伸。

  “近年来,黄河生态保护和治理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是还需要进一步加强《黄河保护法》的宣传贯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需要持续推进普法宣传,提升沿黄法治意识。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普法活动为基点,完善法治示范基地内容,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宣传深度,增强社会各界对黄河保护及黄河文化的认识和重视。”祝文静代表说。

  另外还有多名代表从《黄河保护法》的执行与监督角度,提出了强化河湖安全保护、完善水权交易机制、提升防灾预警能力等方面提出建议,确保《黄河保护法》的各项规定能够落地生根,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黄河保护的良好氛围。

  …… ……

  《黄河保护法》实施以来,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水资源得到了合理利用,黄河文化得到了广泛传承,这一切都离不开《黄河保护法》的有力保障。全国人大执法检查组表示,将认真梳理大家提出的问题和意见建议,并与有关部门一起研究解决,共同为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