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51年5月,李奇微为了切断志愿军后路,派出了精锐--187空降团,在志愿军后方空降了两个连的特种兵,可不料,却遇上唐

作者:栗頿

1951年5月,李奇微为了切断志愿军后路,派出了精锐--187空降团,在志愿军后方空降了两个连的特种兵,可不料,却遇上唐满洋率领的饿了三天的一个排。

唐满洋随566团来到朝鲜战场时,正值初夏。朝鲜半岛的五月,本应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然而战火却将这里变成了一片焦土。

唐满洋和他的战友们怀着保家卫国的决心,踏上了这片陌生而又危险的土地。

566团刚到朝鲜不久,就接到了占领江东小理山阵地的任务。这是一个战略要地,控制了这里就能掌握周边地区的主动权。

唐满洋和战友们经过一番激战,终于成功占领了阵地,然而,胜利的喜悦还未散去,新的困境就已经降临。

由于战线推进太快,后勤补给跟不上前线部队的步伐,很快,566团就陷入了断粮的困境。战士们连续三天没有吃上一顿像样的饭菜,只能靠着喝水来充饥。

饥饿开始侵蚀着每个人的身体和意志,但没有人抱怨,他们都明白,这就是战争的残酷现实。

就在这危急时刻,团里的炊事员们发挥了聪明才智。他们在附近的山野中寻找可食用的野菜,将采集到的野菜洗净切碎,熬成了一锅浓稠的野菜粥。

这粥虽然算不上美味,但对于饥肠辘辘的战士们来说,却是最珍贵的食物。大家分着喝下这锅粥,总算是勉强填饱了肚子,恢复了一些体力。

然而,形势很快又有了新的变化。美军的空降兵突然在566团后方的高地上降落,这让本就处境艰难的566团雪上加霜。

敌人占据了有利地形,随时可能发动进攻,而566团的战士们不仅要面对前方的敌人,还要警惕来自后方的威胁。

面对这种危急局面,唐满洋临危不乱。他认为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于是,他向团长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

趁着夜色掩护,对美军发动突击。这个计划虽然冒险,但也是当前局势下最有可能打开局面的办法。

经过慎重考虑,团长同意了唐满洋的计划,为了确保行动的成功,唐满洋亲自带领一支侦察小队,潜入敌后侦查情况。

唐满洋和战友们如同幽灵一般悄无声息地潜入敌军阵地,根据侦察结果,唐满洋当机立断,调整了原有的作战计划。

他决定利用敌军分散的弱点,采取各个击破的战术。在他的指挥下,566团的战士们分成多个小组,同时对美军的多个据点发动突袭。

这次行动取得了巨大成功。在黑暗中,中国军队的突然袭击让美军措手不及。

激烈的战斗持续了整整一夜,当黎明的第一缕阳光洒落在战场上时,566团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大批美军被俘虏,这本该是一个值得庆祝的胜利时刻。

然而,战争的残酷现实再次摆在了唐满洋面前,由于担心俘虏可能会反抗或逃跑,加上当时的后勤条件无法妥善安置大量俘虏,唐满洋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处决这些俘虏。

这个决定虽然在战术上保障了部队的安全,但也让唐满洋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原本应该被授予一等功的他,因为这个决定而被降为三等功。

对于这个结果,唐满洋并没有表现出任何不满或失望。在他看来,功勋章只是一个外在的标志,真正重要的是战友们的生命和祖国的安全。

 信息来源:红色文化网 2013年5月1日——铁在烧--抗美援朝时期第五次战役中的铁原阻击战

1951年5月,李奇微为了切断志愿军后路,派出了精锐--187空降团,在志愿军后方空降了两个连的特种兵,可不料,却遇上唐
1951年5月,李奇微为了切断志愿军后路,派出了精锐--187空降团,在志愿军后方空降了两个连的特种兵,可不料,却遇上唐
1951年5月,李奇微为了切断志愿军后路,派出了精锐--187空降团,在志愿军后方空降了两个连的特种兵,可不料,却遇上唐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