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美国愿意容忍印度,但有一件事是底线,莫迪却还在幻想

作者:刘振起观点

莫迪开启新任期后,美国立刻做出了回应,派出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和副国务卿坎贝尔,让他们去印度,开始共谋对付中国的计划。

照理说,这时候,美印两国的媒体,应该要为两国的深厚友谊唱颂歌,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就在两国打得火热的时候,美国媒体反而在持续炒作,“印度在美国执行刺杀计划”这件半年前的旧闻。这桩刺杀案的内幕,是印度政府为了打击锡克教宗教组织,对居于海外的组织领导人进行刺杀,可以说,是处处踩在美国民主价值观的雷点上,更是对美国国家安全的公然蔑视。与此同时,印度媒体也开始声称“美国政府秘密支持印度分离主义”作为反击。这就让人不禁想问,美国政府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容忍印度?

美国愿意容忍印度,但有一件事是底线,莫迪却还在幻想

虽然说,美印两国的关系,随着中国的崛起,变得越来越紧密,但两国之间的合作,仍然给人一种“看着来”的感觉。在加勒万河谷冲突发生之前,美国仍然把印度看做是一个不可靠的合作伙伴,把印度排除在美国的亚太战略之外。而在冲突发生后,美国才下定决心,对印度提供从军事到科技的一系列支持。但印度在美国心目中,虽然变得重要,但仍然不够可靠。

这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印度的“墙头草”属性,它既加入了G7,又加入了金砖组织,同时想要在发达国家圈子和发展中国家圈子里呼风唤雨,这让美国,不得不对印度怀有戒心,一个崛起的印度,虽然没有崛起的中国威胁那么大,但也非常让美国头疼。

美国愿意容忍印度,但有一件事是底线,莫迪却还在幻想

另一方面,则是美国在美印关系中,并不占据主动权,美国对印度的需求,比印度对美国的需求要更大。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中印之间的矛盾,并不是你死我活的斗争;印度胃口再大,顶多是想侵占中国的边境地区,再怎么样,都不会上升到全面开战的地步。所以我们能看到,在加勒万河谷冲突中,印度方非常配合地没拿出热兵器,双方都知道,一旦动枪,这事就不好收场了。而美国和中国的斗争,却是要拼命的,美国想要置中国于死地,因此,使出什么手段都有可能。因此,美国会在美印关系中付出更多,而印度却还能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美国愿意容忍印度,但有一件事是底线,莫迪却还在幻想

但美国对印度也有一个底线,那就是印度绝对不能去和俄罗斯交好,尤其是在俄乌冲突的背景之下。美国不能接受,为了对付一个敌人,允许自己的盟友去帮助另一个敌人。但目前来看,莫迪仍然抱有,在俄罗斯和美国之间“走钢丝”的幻想。印度不仅没有停止购买俄罗斯的军事设备,同时还在进口俄罗斯的石油。长此以往下去,印度终将要被美国逼着,在美俄之间做出选择;而一向自大的印度,最终必然会和美国决裂。

美国愿意容忍印度,但有一件事是底线,莫迪却还在幻想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