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杨家将:故事的背后的战略危机

作者:Ofthewind

#长文创作激励计划#

杨家将的故事大家从小耳熟能详,但其中大部分都是演义的内容。杨家将的核心就是杨老令公——杨业,他的真实命运其实与宋朝对契丹战略上的失败密切相关。

杨家将:故事的背后的战略危机

1.北汉降将

杨业是太原人。他的父亲杨信是后汉的麟州刺史,所以这一家人都是汉的老臣子,这为杨业后来的悲剧定下了一个基调。

杨业小时候是一个典型的公子哥,喜爱骑马打猎,而且技术超群,每次打到的猎物都比小伙伴们多。少年杨业也有一番豪言壮语:我以后当大将指挥作战,就跟现在用猎鹰追兔子一样猛!

一般年轻人吹吹牛也就算了,但杨业这可真不是吹牛,长大后的杨业不但作战勇猛,统军能力也非常出众。此时后汉已被后周所灭,后汉太祖刘知远的弟弟刘崇在太原建立了北汉与后周抗衡,成为一方割据势力。

杨业在北汉一步步崭露头角,以军功升为建雄军节度使,在北汉国内打出了“杨无敌”的名号。

在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光义两次征伐北汉的战争中,杨业都是宋军的劲敌。

公元969年赵匡胤亲征北汉,一路打到太原,赵匡胤带着自己的些许亲卫到城下勘测地形。杨业见状立刻率军突袭宋军,多亏大将党进率军力战,方才将杨业击退。此战使宋军对杨业有了深刻的印象。

公元979年宋太宗赵光义伐北汉,自然也想到杨业是个大威胁,于是提前派人去招降他,结果被杨业坚定拒绝。太原围城围了一个多月,杨业一直奋战在抗宋一线,给宋军造成了不小的杀伤。

979年夏,北汉主刘继元开太原城投降,杨业也随之投降宋军。赵光义对杨业的忠勇甚为嘉奖,封其为右领军卫大将军、郑州刺史。后来又因为杨业长期在北部边境作战,对边境战事非常熟悉,又升他做了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负责雁门关一带的整体防务。

从此之后,杨业一直在晋北抗击契丹入侵,多次击败进犯雁门关的契丹军队,契丹人一度看到杨业的军旗就望风而遁,“杨无敌”的威名也成功的在北地发扬光大。

2.第二次幽州之战

时间很快来到了宋太宗雍熙三年,也就是公元986年。这一年,在高粱河之战中遭受重大心理打击的宋太宗赵光义决定再次对契丹用兵。

之前分析过,高粱河之战作为一场充满五代风格的斩首行动,宋太宗在前半程的表现还是不错的。所以他依然对收复燕云十六州充满期待。

但这一次,宋太宗放弃了五代的奇袭作战风格,打算玩点儿战术。具体来说就是:我们在高粱河是被契丹的钳形攻势击溃的,那这次我们用一个钳形攻势报复回去!

当然史料上没有记载为什么宋太宗定下了这个战术,因为作战计划的制定由宋太宗和枢密院提前很久就在策划了,具体的内容外界一无所知,也没有史料加以记载。

但最终的执行情况是,曹彬、米信两员大将统兵从河北方向进攻,潘美、杨业率山西部队从山后方向侧面抄契丹后路,两路大军最终在幽州会师,让契丹人首尾不能相顾。

杨家将:故事的背后的战略危机

宋军分河北、山西两路进军

客观上说,这个战术又是前半段执行的不错,特别是潘美和杨业这一路,连战连捷,很快就拿下了山后的云、应、寰、朔四州,契丹人一路溃退,几乎没有还手之力。

但正面进攻的这一路却出问题了。

潘美的山后攻势取得的战果令正面战场的宋军分外眼红,毕竟正面战场有十多万人马,数倍于山后方向的人马,于是诸将纷纷请求进攻涿州,而“彬不能制”。

在宋太宗的计划里,曹彬、米信一路的主要作用是牵制契丹的主力,为山后方向创造机会,所以要求曹彬稳扎稳打,不要计较攻城略地。此时正面宋军急于抢功,无疑偏离了原先的战斗部署,而统军大将竟无法约束部将,失败可以说是必然的结果

曹彬部攻击涿州的计划因粮草供应不上而停止,在撤退途中,辽援军大举掩杀,宋军在岐沟关大败,损失数万精锐。

正面的败退导致了这次进攻计划的全面破产,山后潘美和杨业在得知正面大败后也快速撤回了进攻的出发地代州。

但这却为杨业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3.杨业之死与所谓的阴谋

前面说到,潘美杨业这路进攻非常顺利,拿下了朔、寰、云、应四州,为了巩固战果,赵光义立刻派了一整套官吏来接管这四个州。

现在宋军撤退了,辽将耶律斜轸的大军已经逼近,宋太宗决定让潘美杨业所部接应这四个州的吏民百姓也撤回到代州。

杨家将:故事的背后的战略危机

辽军直接进攻寰州,试图快速收复山后四州

这个决定其实非常令人迷惑。

宋军山后方向一直没有遭遇辽军强大的反扑,毕竟辽军主力在河北打曹彬他们。按理说,潘美和杨业的部队可以徐徐回撤,并把这四州的吏民一起带走。

但现在部队已经撤回代州一段时间了,却又要出兵去保护四州的吏民撤退,此时辽军已经腾出手来专心对付山后方向的宋军,杨业等人面临的风险不言而喻。

只能认为,以宋太宗为首的宋庭对前线局势没有一个通盘的考虑,在最初可能还寄希望于能够保住山后四州的战果,后来发现形势完全崩坏了,才来考虑如何降低损失,最后就成了葫芦娃救爷爷——一个个送。

从这个角度看,杨业最后的悲剧,与其说是潘美、王侁嫉贤妒能的结果,不如说从一开始就是决策层战略上的失误。

杨业在接到这个任务时,还是从战术上做了弥补,他提出,契丹目前人数和气势都占优,不能正面硬刚,建议由他引军前往应州,契丹必然要分军救援,趁这个时间差,可以让朔州、云州的吏民快速撤回。

这个建议的背景是,契丹大军为了快速抢占山后四州,绕过了离河北最近的应州,直接突进到寰州城下,所以杨业出兵应州,相当于是断了契丹后路,契丹必然要回军救援,利用这个时间差撤出朔州、云州的吏民,寰州和应州则看情况能救多少是多少,看起来是这个局面下最有可行性的方案。

但监军王侁否决了这个方案,还讥讽杨业道,你一向号称无敌,现在手握数万精兵还如此怯懦,莫非是有异心?

这段话就深深刺中了杨业的软肋。

作为北汉降将,杨业内心应该一直都是不安和敏感的,尽管宋廷待他不错,一直在边境带兵,但是相较于跟随赵家多年的旧将,他其实一直都在原地踏步。

面对王侁的质疑,杨业此时没有太多可以辩驳的余地,只能说道:“业非避死,盖时有未利,徒令杀伤士卒而功不立。今君责业以不死,当为诸公先。”将行,泣谓美曰:“此行必不利。业,太原降将,分当死。上不杀,宠以连帅,授之兵柄。非纵敌不击,盖伺其便,将立尺寸功以报国恩。今诸君责业以避敌,业当先死于敌。”

这段话把杨业内心的纠结与敏感表现的非常直白了,此行他已预感到自己的结局,可能他的心在北汉灭亡之时已经存了死志,只是在现在这个环境下,所有的压抑和情绪全部爆发出来,决绝赴死。

但临行前,为了保存宋军实力,杨业还是请求潘美和王侁在陈家谷口引军接应自己,避免麾下的宋军将士全军覆灭。

杨家将:故事的背后的战略危机

随后,杨业独自率军前行,没过多久就遭遇了辽将耶律斜轸的主力部队。

辽军先是佯装退却,宋军追击,继而伏兵大起,杨业领军且战且退,到陈家谷口时并无接应部队的踪迹。

杨业捶胸哀叹,返身再战,身边数百将士皆力战而死,杨业重伤被俘,绝食三日而亡。

关于潘美和王侁没有如约接应杨业一事,杨家将演义里基本归集为潘美嫉妒杨业功高盖主,故意不救。

这个说法是存疑的,潘美是后周最早跟随赵家的将领,此后平定南方各国均是主将,实在没有什么必要跟杨业去抢战功。况且杨业是他的副将,不救援副将导致军事失败,主将自然也要承担重要责任,潘美没有必要给自己找麻烦。

据辽史、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编等各个史料记载,陈家谷口失约的主要原因是王侁看到辽军佯败后意欲抢功,率接应部队冒进,结果发现辽军伏兵四起后就仓皇逃跑,所以未能如约接应。

但这些史料里都没有记载作为主将的潘美在其中发挥了什么作用,在整个作战过程中,潘美仿佛不存在一般。

大胆猜测,潘美可能和曹彬一样出现了“不能制”的局面,手下将士贪功冒进导致全军溃败,只不过王侁作为监军,又跟杨业不对付,所以这个锅最终主要还是得他来背。

陈家谷之败的处理结果是,杨业追赠太尉、大同军节度使,潘美削官三级,王侁除名流放登州。

陈家谷之后,宋廷事实上放弃了继续对契丹用兵,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想法。但杨业的死,却逐渐演化成为杨家将的传说,不断激励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