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安溪祥华珍山陈氏家庙牛形祖宇:康熙皇帝多次题赠匾额

作者:闽台纵横
安溪祥华珍山陈氏家庙牛形祖宇:康熙皇帝多次题赠匾额

(安溪县祥华珍山陈氏家庙)

安溪祥华珍山陈氏家庙,山势似眠牛,俗称眠牛形祖宇,位于祥华乡珍山村安卿自然村。肇基祖陈福宝,系湖头陈光绪15世孙,元至大二年到至大四年(1309—1311年),自感化里迁入斯土。拓业建屋,土木结构,坐西朝东。现存珍山家庙,系2010年重建,混凝土木结构,建筑面积860平方米。

自福宝开基至今30余世,700多年。据相关谱牒记载,其家族人丁兴旺,散居四方,逐渐在各地繁衍生息,尤以泉州、漳州、龙岩等地为多。现居住安溪、晋江、华安、漳平附近的人口有1.27万余人。

珍山陈氏家族历史显耀,被誉为公、名、财、子、寿全。公,五世同堂,一堂五代庆三公,皇上赐匾“瑞应重熙”;名,九世蝉联,八科同榜,有40人高中举人,五世五进士七翰林,有著名数学家陈万策,有著名经学大师陈迁鹤;财,八家富有六千二百万,曾三次申报朝庭三人获百万富翁之誉;子,有18世陈万邦十子盈堂九监一乡宾著称;寿,有陈文德享寿百龄添四九,即寿龄136岁(《泉州府志·期寿》记载“陈文德,安溪人,淳朴厚重,不迩声色,壮岁艰于嗣,届七十置妾,始生子,长斋奉佛,寿至一百三十六岁,乡人祀之”)。从泉州府拜贺联板及珍山家庙几幅对联中,便可窥视一二:九世联登父子公孙联翰苑,八科同榜伯叔兄弟同簪缨;三代大夫五世七联登翰苑,六科主考两传二崇祀乡贤;四传翰苑闽邦作述第一,九世登科海内蝉联无双。

一、珍山支系

陈福宝肇基珍山,其主要支系如下。

高村支派,系珍山福宝8世孙陈宜高,谥德源(7世本复长子),于明正德十三年至明嘉靖四十五年(1518—1566年),迁居华安仙都高村村,建祖厝燕昇堂,2022年人口150多人。

吉土支派,系珍山福宝8世孙陈宜泰,谥德海(7世本复季子),于明正德十三年至明嘉靖四十五年(1518—1566年),迁居华安湖林吉土村,建祖厝名盈平堂,2022年全村人口2000多。

安卿支派,系福宝11世孙陈国珍始建安卿祖祠,国珍生有三子名:廷寿、廷泰、廷宝,其中次子陈廷泰子文奇,号千白,于明天启元年至天启七年(1621—1627年),迁居感德里双(棕)垵菡竹岭,开派眠牛祖,至17世陈迁乙,清康熙元年至康熙六十一年(1662—1722年),续建奉先堂,裔孙蕃衍双(棕)垵、尾洋、丰都,现有人口2800多人。安卿派至2022年人口3300多人。

悟厝支派,系福宝11世孙陈资荣建悟厝祖祠,至15世孙陈妈姿字惟甫建东坪祖宇,该派17世陈以翼随子迁居福州,18世陈敬喜,名助聪,于清乾隆四十三年至嘉庆二十五年(1778—1820年),迁居漳平市区(现福满社区),建祖厝福满堂,东坪派至2022年人口600多人。

华整支派,系福宝11世孙陈泽隆所建华整祖祠,12世陈弘元号纯轩建中美坂祖祠,该派人丁兴旺,财富力强,科甲联登,名声远扬,以“五世五进士七翰林”著称,因为官经商外迁较多,据史料记载的有17世陈迁二,于清康熙四十九年至康熙五十九年(1710—1720年),移居安溪县金田乡常乐里东阳,今为剑斗镇东阳村山美崎,现有人口700多人。17世陈迁鹏,贡生、州通判,例赠文林郎,于清康熙四十九年至康熙五十九年(1710—1720年),定居安溪县在坊里南街(随父先抵泉城后返安溪),即凤城镇南街社区,建陈衙祖厝,现有人口473人。17世博白县正堂陈冠世,建泉州西街珍山祖祠,现后裔部分居住晋江安海等。至19世下井又分为六支派,其中,文协分居坑美,建瑞美堂(俗称翰林厝),陈琴世字和世,分居后池溪建候池祖宇;陈淑世又名盛世,分居中墘建中行祖宇;陈弘举分居下格口下尾坂,其后裔迁往泉州,今有部分居住晋江安海等地。华整派2022年人口3000多人,现居住在珍山下井中墘石冻崛,有1600多人。

奇卿支派,系福宝11世孙陈文德,于明万历二十三年至万历二十九年(1595—1601年),迁居奇卿,先建重镇楼,后建奇卿祖宇,2022年人口1700多人(含珍山深洋部分人口)。

丰田支派之祖昆全,系珍山福宝12世孙,始迁丰田建祖厝福寿堂,该派24世均巩、含笑及同气、均江迁移漳平圆潭居住,分别建祖厝世泽堂、厦福堂。丰田派2022年人口近2000人。

明末清初时期,珍山迁往台湾较多,在台开垦拓荒,生息繁衍,发展壮大。其中事业有成者陈沼涛(1917—2007年),他一生热心公益事业,不忘家乡办学困难,先后多次返回安溪,捐建沼涛小学、沼涛中学、沼涛图书馆。

二、文物墨迹

1.家庙牌匾

珍山家庙里悬挂显眼的三块牌匾,系清康熙皇帝于庚子年(1720年)御笔题赠:“天衢独步”赐陈万策祖父陈洪图,“龙跃云津”赐陈万策父亲陈迁鹤,“天池雷奋”赐陈万策本人,公父子三人回谒立旗挂匾。康熙皇帝又于戊子年(1708年)秋御笔题赠:“天䘵传芳”嘉奖陈万策,“望重艺阁”赠于陈迁鹤,这两匾悬挂于华整祖祠。家庙中还悬挂陈迁鹤、陈万策父子对联,上联由陈迁鹤撰写:自同发而佛耳而福鼎,水木火相生,蜿蜒结就土金宅;下联由陈万策对句:由开基有分派有迁居,高曾祖递衍,贤亲恃在子孙俦。家庙前悬挂陈迁鹤亲笔书“大宗祠”牌匾。这些珍贵牌匾或被盗或被毁,现在悬挂的牌匾皆为仿制品。

2.著作墨宝

陈迁鹤,乳名炳,字声士,号介石,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已丑科第三名会魁殿试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读、侍讲学士,左春坊左庶子掌坊事,入值南书房,奉政大夫。他既是易经大师,也是书法家。著作有:《论易》15卷,《尚书私记》1卷,《上峰堂交集》2卷,《闲居咫闻》12篇,《翰韩江诗》1卷,《春秋纪疑》3卷,《毛诗国风绎》1卷,《春树堂文集》2卷计8种。陈迁鹤的书法作品有广东惠莱县岐石的《圆通庵赋诗》《陈氏大宗祠大门题诗》《题凤山石崖摩刻诗》,泉州中心市区仁凤街的佟公祠,有一块《佟太老公祖讲堂记》古碑刻,黑页岩材质,碑刻署名陈迁鹤等作品,还有为安溪吾都陈氏族谱作序。安溪文庙存有一方珍贵的“皇清重修学宫碑记”,碑文由陈迁鹤撰写。

陈万策,乳名广,字对初,号谦季,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戊戍科殿试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讲学士,署理日讲官,起居注官,詹事府正詹事,加封为通奉大夫。他不仅是数学家,也是文学家、书法家。著作有《四书制义》2卷、《馆阁丝纶》2卷、《近道斋诗文集》8卷,以及《中西算法异同论》等书籍。还同李光地分修《御纂周易折中》,又分修《性理精义》《钦定诗经汇纂》等书,均得皇上夸奖。书法作品有:《重建安平桥记》《万安桥记》等。

陈科捷,乳名有纶,字瀛可,号绳臬,乾隆十三年(1748年)戊辰科殿试进士,官至吏、户、礼、刑四部掌印给事中,鸿胪少卿,鸿胪寺卿,加授中议大夫,不仅是文学家,还是书法家。著作有《晋溪文房》《太史家稿》《静学居诗话》《诗学声调谱》《余堂诗集》《志通斋集》《晴窗随笔》等,现存书法有《陈法玩易图题咏》《修身·治学》,在浙江苍南题写“世德堂”等作品。

3.拜贺联匾

据台湾藏书《珍山通族大家谱》记载:珍山陈氏家族自大明天启年丁卯科洪图公中举以来,蝉联科甲,九世联登,至清朝名闻四海,泉州府撰写对联,刻制联板、牌匾拜贺。

拜贺对联:

“五传翰苑三学士,两世乡贤一鸿胪”。

“九世联登父子公孙皆翰苑,八科同榜伯叔兄弟尽簪缨”。

“六任考官兼提督学政,两朝仕宦理鸿胪寺卿”。

赐拜贺联板:

“千秋理学乡贤裔,四世文章翰苑家”。

又赐两匾:

“玉堂济美”“金马萃英”。

现在,珍山村的御赐匾额,府赠牌匾和先贤墨迹大多被毁、被盗。

安溪祥华珍山陈氏家庙牛形祖宇:康熙皇帝多次题赠匾额
安溪祥华珍山陈氏家庙牛形祖宇:康熙皇帝多次题赠匾额
安溪祥华珍山陈氏家庙牛形祖宇:康熙皇帝多次题赠匾额
安溪祥华珍山陈氏家庙牛形祖宇:康熙皇帝多次题赠匾额
安溪祥华珍山陈氏家庙牛形祖宇:康熙皇帝多次题赠匾额
安溪祥华珍山陈氏家庙牛形祖宇:康熙皇帝多次题赠匾额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三、遗址古迹

1.冶银遗址:珍山境内存有明代古冶银、冶铁遗址,其中,珍山后林银场溪杉载等有3个采矿井,均为明代冶银遗址,银渣分布范围300平方米,堆积厚度近1米,系民间组织开采和冶炼。

2.古石碑:该石碑位于珍山下井角落,高1.2米,宽0.6米,记载下井福宝14世孙陈希盛捐献佃租修路的美德。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珍山下井14世陈希盛,号金山贤达,喜捐乙石佃租、修通珍山往洋满、遐徹、谷村三地的道路,使众人出入顺畅。有石碑记之。

“夫峻嶺雲齐而双连咫尺,名曰:亲家相见嶺,荒径树阴而徘徊旋曲。名曰:三十六折险,通洋满、遐徹、谷村,凡经著,俱咨艰辛。兹珍山下井德行陈希盛,号金山,喜捐柴桥头田乙石佃耕蠲租,仲秋芟夷,遐迩佥益久暂均利众寺,曰美哉,义举钜勳,享嘏勒碑,以埒墘坤不朽云。万历三十二年甲辰八月日。

户长业富六照陈荫

劝首陈嘉甫立

户长进富忠绵等赠”

该碑文阐述了当时珍山出行非常不便,山高可齐云,陡峭双峰间咫尺可见,蜿蜒曲折、荒芜难徒步,以及捐赠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