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高考过后,一些“穷人家的富二代”开始拉动消费了

作者:玫玫

晚餐时,队友接了一个电话,是他老家堂弟打来的。他用家乡话叽叽咕咕讲了一阵,我和女儿专注于看电视,没留意他讲什么。

过了一会儿,队友问女儿:“你想去看明星演唱会吗?”女儿很开心地回答:“免费的吗?就是我小时候,你执勤时偷偷带我去看的那种?”

队友摇摇头说:“当然是自己花钱。”女儿笑着说:“切!害我白高兴了一会儿。目前没有想看的演唱会。就算有,200元一张的站台票也许可以考虑。”

我打趣说:“美得你,哪有什么200元一张的站台票?最便宜估计也要3、400。除非是不知名的歌手。”

女儿点点说:“对呀!既然花不起那门票钱,那就每个月花几块钱买平台会员听听他的歌好了。”队友叹了一口气,说:“为什么我堂弟的女儿小慧不像你这样想呢?还是我们女儿乖。”

女儿一脸得意,说:“对呀!快继续夸,我就是这么乖。”

我一脸惭愧:“明明是我们穷,哪里是你乖。”

高考过后,一些“穷人家的富二代”开始拉动消费了

队友说:“以后我补偿女儿去看演唱会。小慧高考成绩揭晓,上了本科录取率线,要我堂弟奖励她。

过几天小慧要去观看一场明星演唱会,顺道在周边城市玩几天。可能来我们这儿逛逛。”

我动作飞快,立刻上网查询,说:“这个小慧购买的是XX明星内场演唱会门票还是站台票?内场票价格1180元起,站台票580元起。”

队友立刻接话说:“应该是内场吧。堂弟说小慧要他拿几千块钱,他觉得实在贵,才想着到我们家来住两晚,少花点钱。”

此言一出,我和女儿对视一眼,不吭声了。我们不喜欢亲戚把我们家当旅馆,但又无可奈何。

队友感觉到气氛不对,马上说:“堂弟家条件不好。他在老家一个工厂上班,每月加班加点三千多块。妻子很早就病死了,他独自抚养小慧长大。

几年前,与离异带娃的一个乡下女子再婚,又生了一个孩子。一个人赚钱,要养一家五口,不加班时就开滴滴车补贴家用。”

高考过后,一些“穷人家的富二代”开始拉动消费了

女儿语气不友好地说:“就这家庭条件,小慧还要看演唱会,她是怎么想的?专做韭菜被人家嘎。”

我说:“你堂弟一个人要如何应付这一大家子开销。”队友说:“他父母也在打零工在支持他们。”

我叹口气说:“明星演唱会内场票1180,加上来往的车费、住宿费以及各种景点门票,少说要好几千元。这些费用,不知这个堂弟要从哪里挤牙膏挤出来。”

女儿说:“我已经参加工作,都不舍得去看什么演唱会,她这条件还如此任性,真是想不明白。”

我说:“这不奇怪啊!我的学生里追星族不少,她们自己省吃俭用,钱还拿去买明星的各种周边产品呢!”

高考过后,一些“穷人家的富二代”开始拉动消费了

队友说:“我看新闻介绍,大家把这种孩子称为穷人家的富二代。”

我说:“穷人家的富二代这个称呼好形象啊!几年前女儿的初中同学考上大学,他妈妈奖励儿子一辆几十万的汽车,每天开车上下学。

实际上,家里就一套小小的旧房子。这买车的钱也是父母积攒了一辈子的积蓄。”

女儿不以为然:“我觉得同学妈妈给他买车不算什么消费,更像是投资。毕竟他靠这辆车追到了一个拆迁户的富家女。”

队友对女儿说:“那你觉得哪种才算消费?”

女儿说:“我上大学后才知道身边穷人家的富二代非常多。一年级时,同宿舍的一个舍友每个月生活费只有一千多块,可见家境并不宽裕。她的各种电子产品却全是apple牌的。据她说,都是高考完后让父母买的。她平时花销也很大,经常寅吃卯粮,用各种平台借款,偶尔还需要找我借钱应急。我的电子产品,你们都给我买的国产品牌。”

高考过后,一些“穷人家的富二代”开始拉动消费了

我说:“上个大学而已,又不是位列仙班了,搞得派头这么大。这都是父母惯的。工作后,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估计也会成为眼高手低的废柴。”

女儿点点头说:“妈妈说对了,我那个同学现在还在家闲着没有就业呢!”

我说:“这样的例子何止一个两个。听说很多家庭不富裕,被娇惯的孩子最后都只能继续压榨父母 。”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