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台湾可能通过摧毁港口应对两栖登陆

作者:渊亭防务

摘要:“欧洲安全与防务”(ESD)于2024年5月发布的《国际安全与防务期刊》刊载了兰德公司高级工程师的文章《毁灭前夕》。文章认为,相关主体可能采用两栖登陆的方式开展对台作战。因此,文章提出台湾可通过摧毁港口这种焦土政策阻止相关主体通过占领港口实施两栖登陆作战,从而获得整个冲突的胜利。本文通过对上述文章的梳理,主要介绍占领港口对军事冲突的影响;并探究台湾作为防御方在必要时摧毁港口的具体方法,以为相关主体提供借鉴;最后探讨台湾在实施这种焦土政策时可能面临的挑战,这些挑战可能正是值得相关主体关注的突破口。

关键词:台湾,两栖登陆作战,军事港口,台海冲突,焦土政策

台湾可能通过摧毁港口应对两栖登陆

对任何大规模两栖登陆战而言,迅速夺取军事港口设施通常是重要目标。反之,旨在摧毁这些设施的有效措施可以极大阻碍登陆部队的行动。本文以台海局势为例,探讨在作战中摧毁港口对反登陆的重要影响,并通过存在的问题反观两栖登陆作战中进攻方可以利用的突破口。

相关主体登陆台湾的影响

在任何两栖登陆战中,尽早占领港口都是取得胜利重要的先决条件。通过登陆艇将物资和人员从大型军舰运到海滩上,无论从所需的时间还是资源来看,效率都非常低。除非海滩周边地区的地形非常有利,或者拥有庞大的公路网,否则登陆部队可能难以从最初的阵地突围。

一开始在海滩上登陆或许是必要的,但通过已建成的港口运送补给和装备则更具优势。利用港口及毗邻的公路基础设施可以大大缩短部队从大型军舰转移至前往关键目标的地面车辆的时间。如果相关主体要以海上登陆的方式进入台湾,那么港口缩短行动时间的能力势必格外重要,因为需要迅速前往内陆,而不是在毫无遮掩的海滩上集结,否则容易遭到轰炸。

登陆艇消除了大型军舰在近海处停留的需要。通过往返于大型军舰和海滩之间的登陆艇,大型军舰能在更短的时间内将更多人员和装备运往台湾,速度快到使台军措手不及,从而能够限制其战斗力。

若进行登陆作战的相关主体具备如此快速移动的能力,可能会令台军感到畏惧,甚至会加速台军投降,就像1940年法国向德国光速投降那样。鉴于向西太平洋地区调动部队的准备时间较长,相关主体的快速攻克将限制美国任何干预行动的有效性,或迫使美国不敢进行任何干预。政治上,既成事实的统一将有助于平息国际社会在长期冲突中支持台湾的声音。最后,相关主体便能够快速、不受阻碍地收复台湾,使台湾大部分地区完好无损,且能够维持经济繁荣。

台湾可能如何摧毁其港口

通过了解台湾可能采取何种具体措施摧毁港口,可为相关主体提供一定的借鉴,针对具体措施做好应对准备。

文章提出,台湾针对其港口的破坏活动可分为两种,即港口陆域和港口水域的破坏活动。

在陆地上,台湾可能通过多种方式破坏相关设施:

  • 如切断电线、污染光学仪器和砸碎控制器来毁坏起重机和其他装卸设备;利用轻型武器击毁管道、泵和储存罐;利用一些设备内置的自毁模式,例如某些电子设备会自行发热,直至熔化关键部件或引发火灾来摧毁相关设施等。
  • 将预先设定的“自毁代码”和恶意软件植入设备,从而引爆港口内的爆炸物,摧毁设备和控制中心,然后利用长软管朝着着火处喷洒燃料,最后烧毁所有残留物。
  • 在港口各处部署大量诱杀装置,使相关主体误以为他们接触到每一样东西都是潜在的威胁,从而直接减缓其行动速度。
  • 在港口四周的隐蔽地点布设小型电子干扰器,以干扰通信和导航。
  • 在港口周边的公路和铁路沿线布设爆炸物,或设置大量隐蔽的小型尖锐物,用以扎破汽车轮胎。
  • 利用看似岩石的爆炸物阻断公路和铁路。
台湾可能通过摧毁港口应对两栖登陆

图1. 1950年12月24日,美军乘坐“贝格尔”(USS Begor)号(APD-127)军舰撤离朝鲜兴南,并炸毁兴南港设施。

而在港口水域,台湾可能主要通过水雷来实现广泛的破坏活动。

  • 如通过布雷舰艇在整个港口综合体周边和通往港口的水道上布设大量水雷。
  • 采取多种方法妨碍相关主体利用扫雷具产生的模拟船舶特征的信号来诱爆水雷的扫雷行动。例如,有些水雷经过程序设定,可以仅在多次感应到船舶特征模拟信号的情况下才会引爆,或在每次感应到该信号后都有一定的引爆概率。这可能延长相关主体的扫雷过程,还会给其一种虚假的安全感。
台湾可能通过摧毁港口应对两栖登陆

图2. 美国海军潜水员正在进行水雷探测和处置训练。尽管技术不断进步,但港口地区典型的恶劣条件使在被破坏的港口进行排雷成为一项既危险又耗时的工作。

港口摧毁行动面临的挑战以及相关主体可利用的点

据文章分析,台湾要实施摧毁港口这一焦土政策面临三大挑战。相关主体可对此加以利用,寻找合适的突破口,促使登陆作战顺利进行。

第一个挑战是如何协调各项工作,使其不会相互干扰或对台方人员造成伤亡。例如,放火时需避免伤害正在放置炸药的人员;水雷之间需间隔足够远以避免殉爆等。摧毁行动只能在港口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炮火攻击,且相关主体正在削弱战术通信或利用模拟信息和指令来干扰通信的情况下进行。因此,摧毁行动可能随时因港口被占领而中断。

对此,相关主体可考虑在一开始就采用压倒性的火力进行攻击,使得登陆作战快速成功;或破坏战术通信或利用模拟信息和指令来干扰通信,使得台湾摧毁港口设施的行动无法顺利进行。

第二个挑战与指挥和控制相关:确保在港口沦陷已无可避免的情况下开展摧毁行动。相关主体可能会渗透进指挥渠道,以尽可能完好无损地夺取港口。此外,相关主体也可能引导台军破坏其无意夺取的关键港口。这两个目标都可能通过网络攻击、信息战或伪装成台军人员撤销关键命令来实现。这对台军的指控机制造成了挑战。此外,还需要考虑本方人员在心理上难以接受在本方土地上开展焦土行动这一事实,哪怕有充分的理由这样做。

对此,相关主体可考虑采用网络攻击、信息战或伪装成台军人员撤销关键命令的方式来实现对台军指挥渠道的渗透。或通过军事欺骗手段,隐藏对目标港口的攻击意图,使得台军缺乏足够信息判断是否需要摧毁目标港口,从而通过奇袭顺利夺取港口;或引导台军摧毁错误的目标港口,对其基础设施和军队士气造成破坏。

台湾可能通过摧毁港口应对两栖登陆

图3. 美国海军陆战队在港口进行实地训练。利用特种部队悄悄占领港口,可将港口封锁行动时间限制在数小时内。

第三个挑战与速度相关。如果相关主体利用特种部队悄悄占领港口,则整个过程仅需数小时。此外,相关主体可对摧毁港口的部队进行炮击,阻止他们开展工作。相关主体可使用人员杀伤武器(如搭载在小型无人机上的火炮),在不破坏港口设施的情况下阻碍摧毁港口的活动。

因此,相关主体可派遣特种部队以最快的速度占领港口,使台军没有足够的时间做出反应;或使用小型武器阻止台军人员摧毁港口,同时不破坏港口设施。

总结

综上所述,占领港口对两栖登陆作战的战局影响极大,而台湾极有可能采取摧毁港口的方式阻止相关主体占领港口。因此相关主体需要重点关注这方面的讯息,做好应对准备。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