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坚持创意、流量、内容、运营四个导向 看浙里景区七十二变

作者:钱江晚报潮生活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陈棠棣

新娘身着宋代婚服、花冠大衫,姿容绝艳缓缓出场,新郎仪态端方地与新娘共挽牵巾……上周,在沉浸式宋制婚服越剧秀中,西塘古镇景区完成了在春城昆明的初亮相。

中国大陆新千年第一缕曙光首照温岭石塘,坐落于金沙滩及滨海绿道旁的海利村,凭借着得天独厚的阳光和海景,把石头屋变成了“黄金屋”,让追光之旅成了很多年轻人的时尚。当地村民从卖海鲜到卖阳光,民宿卖到1000元一间,周末还一房难求。

2023年底,浙江省文旅深度融合工程工作专班印发《浙江省旅游景区转型提质行动计划(2023-2025年)》。《行动计划》坚持创意、流量、内容、运营四个导向,重点实施文化润景、供给活景、运营强景、品牌亮景、数智变景、设施成景、生活融景、生态护景“八景行动”,以精准有力举措推动旅游景区转型提质和蝶变重生。

西塘:汉服沉浸式夜游体验出圈

夜幕下的西塘古镇灯火阑珊,金色的落日余晖映在古镇的河面上,石拱桥下,停着一艘艘摇橹船,岸上游人穿梭如织。换一身汉服,乘一叶扁舟,品一壶老茶,“泛舟品茗”夜游水乡成了游客来西塘景区体验的王牌项目之一。去年八月,西塘古镇景区推出穿汉服游西塘“沉浸+”夜间体验性项目套餐。独树一帜的沉浸式互动,将使游客们的夜游体验变得更加有趣。

坚持创意、流量、内容、运营四个导向 看浙里景区七十二变

西塘夜游 图片由西塘景区提供

坚持创意、流量、内容、运营四个导向 看浙里景区七十二变

西塘汉服文化周 图片由西塘景区提供

如今的西塘古镇,因“文化+国潮”等各类深度融合沉浸式玩法在社交平台上屡次爆火。目前古镇有“西塘赏花季·汉服十二花神”、“西塘汉服文化周”、“西塘古镇汉服市集”等沉浸式产品,接下来将推出首个江南水乡情景式夜游项目“梦西塘 ·船说”。游客来西塘,可以看到花船上汉服美女等移动巡游,不时和岸边游客行礼,互动斗诗甚至纵歌起舞……

今年元旦,今年景区推出特别策划,以一场明制婚礼为剧本背景的活动,邀请游客共同参与互动,进行“三书六礼”沉浸式情景探秘。在此期间,演职人员进行角色扮演,开展一场盛大的明制婚礼,游客可以穿上汉服观礼,拿上领取的请帖到各打卡点盖章,完成一次古镇婚礼“集邮”。

石塘:盘活闲置石屋提升村民收入

在台州石塘的海利村,人们祖祖辈辈都靠着讨海谋生。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进东海打渔的渔民越来越多,面对渔业资源危机,再加上交通不便,很多村民选择外出打工,这里逐渐成了“空心村”。无人打理的村庄发展日渐落后,2007年之前,全镇的垃圾几乎都集中堆填在五岙尖山头,这里也成了远近闻名的“垃圾村”。

“海利村有石屋800余间,大多背山面海,位置优越,风光秀美。”当时海利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尚亨琴窥到了旅游市场的先机,村里在环境污染、渔业资源枯竭的“困局”中率先开启了一系列变革。

全村的石屋从曾经的无人问津到如今租金翻涨,曾经的“老破小”转身变成了抢手的“香饽饽”。

坚持创意、流量、内容、运营四个导向 看浙里景区七十二变

石塘镇海利村石屋民宿群 图片由石塘镇提供

“通过盘活闲置石屋,修缮340间、流转196间,如今海利村每间石屋从原先的空置状态到目前可为村民带来每月1800元的租金收入,并成功带动本村500多名渔民转产转业;常住居民人均纯收入提升到5万元;村集体收入也逐年增长。”海利村党总支副书记潘紫璟告诉记者。

从2015年至2023年,海利村已建成精品民宿26家,其中白金宿级民宿1家,金宿级民宿1家,银宿级民宿4家,每年吸引游客100多万人次,2023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80多万元,从卖海鲜到卖阳光,海利村逐渐发展成在省内乃至全国都有较大影响的高端山海民宿集聚示范村。

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按照“高标准谋划、高起点开局、高质量推进”的思路,科学设定行动目标,以100家重点景区和100个重大项目为重点,全面推进“八景行动”30项举措77项具体任务,强化要素保障、动态管理与考核激励,建立健全常态化长效推进机制,确保完成旅游景区转型提质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全国旅游景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浙江样板。

“转载请注明出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