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十几年前的“春运母亲”被找到,记者约定跟拍她一辈子,现在怎样

作者:豆豆论古今
十几年前的“春运母亲”被找到,记者约定跟拍她一辈子,现在怎样
请用您发财的金手指,点赞走一走,暴富到永久,上点关注下点赞,不想暴富都很难
十几年前的“春运母亲”被找到,记者约定跟拍她一辈子,现在怎样

2010年1月30日,南昌火车站人潮涌动。在熙攘的人群中,一位年轻母亲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她背负沉重的行囊,怀中紧抱着一个婴儿,艰难地穿梭于拥挤的旅客之间。

恰在此时,摄影师周科按下了快门,定格了这一感人瞬间。

这张名为《孩子,妈妈带你回家》的照片迅速走红,感动了无数人。然而,周科却因未能留下这位母亲的联系方式而懊悔不已。

从那一刻起,他开始了漫长的寻找之旅。

十几年前的“春运母亲”被找到,记者约定跟拍她一辈子,现在怎样

11年后的2021年春节前夕,周科终于找到了照片中的主人公——巴木玉布木。激动之余,他郑重地向巴木玉布木许下承诺:将用镜头记录她的一生。

12年过去了,曾经那个匆匆赶路的"春运母亲",如今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让我们一同揭开她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1989年,在四川大凉山的一个偏远山村里,巴木玉布木出生了。这里的生活环境恶劣,贫困如影随形。从小,巴木玉布木就背负着家庭的重担。

她的童年没有玩耍和学习,而是被迫承担起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山间放牧、操持家务成了她日常生活的全部。

十几年前的“春运母亲”被找到,记者约定跟拍她一辈子,现在怎样

家门口那条通往外界的泥泞小路,对她来说却遥不可及。贫困如同一道无形的屏障,将她与外面的世界隔绝开来。

学校离家需要步行两个小时,对于一个连温饱都难以保障的家庭来说,读书无疑是一种奢侈。

18岁那年,巴木玉布木嫁到了山脚下的一户人家。虽然离开了高山,但贫困的阴影依旧笼罩着她。新家只有6亩旱地,石头比土壤还多,勉强种植些玉米、荞麦和土豆。

全家的生计完全依赖于天气的恩赐,一旦遇到干旱,连温饱都成问题。

十几年前的“春运母亲”被找到,记者约定跟拍她一辈子,现在怎样

2007年,年仅18岁的巴木玉布木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当外面世界的许多同龄人还在父母的呵护下无忧无虑地生活时,她已经肩负起了为人母的重任。

面对艰苦的生活,她没有屈服,反而激发了改变命运的决心。

带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巴木玉布木来到了南昌。在一家砖厂,她开始了繁重的体力劳动。白天,她背着女儿辛勤工作;晚上,她小心翼翼地照顾熟睡的孩子。

虽然工作艰辛,工资微薄,但她依然坚持着,因为她知道,这是改变命运的机会。

十几年前的“春运母亲”被找到,记者约定跟拍她一辈子,现在怎样

巴木玉布木的故事,是千千万万个农村妇女的缩影。她们在贫困与现实的夹缝中挣扎,却依然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用自己的双手努力改变命运。

2010年初,巴木玉布木的生活似乎出现了一线希望。在南昌的砖厂,她虽然每天都要搬运数以千计的砖块,但至少有了稳定的收入。

然而,命运却无情地给了她沉重的一击。

二女儿突然生病了。在这个陌生的城市,语言不通成了巴木玉布木最大的障碍。她四处寻找医院,却始终无法表达清楚自己的需求。

十几年前的“春运母亲”被找到,记者约定跟拍她一辈子,现在怎样

眼看着孩子的病情越来越严重,她不得不做出艰难的决定——带着孩子返回家乡。

1月30日清晨,巴木玉布木匆忙收拾行李,抱着生病的孩子赶往南昌火车站。正是这匆忙的一幕,被摄影师周科捕捉到,成为了后来广为人知的"春运母亲"照片。

经过三天三夜的艰难旅程,巴木玉布木终于回到了家乡。然而,等待她的却是更加残酷的现实。二女儿在回家后的第一天就不幸夭折。

这个打击让巴木玉布木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和悲痛中。她不停地问自己:为什么没有好好照顾孩子?为什么自己如此无知?那条陪伴女儿度过无数时光的毛毯,成了她唯一的慰藉。

十几年前的“春运母亲”被找到,记者约定跟拍她一辈子,现在怎样

2011年,巴木玉布木再次怀孕,给了她新的希望。然而,命运再次无情地愚弄了她。这个新生命在来到世间仅仅十天后就离她而去。

接连失去两个孩子的打击,几乎摧毁了巴木玉布木全部的希望和勇气。她一度陷入绝望,甚至丧失了生存的信念。

然而,生活还要继续。在亲友的鼓励和支持下,巴木玉布木慢慢走出了阴霾。她意识到,无论生活多么艰难,都必须坚强面对。

她还有大女儿需要照顾,还有深爱她的家人。这些都成为了她重新振作的动力。

十几年前的“春运母亲”被找到,记者约定跟拍她一辈子,现在怎样

巴木玉布木和丈夫巫其石且开始重新规划未来。他们决定改变生产方式,将全部土地用于种植烟草。虽然一开始并不顺利,第一年的收入仅有五六千元,远低于预期。

但这微薄的收入却给了他们希望。

夫妻俩并没有气馁,反而更加努力。他们虚心向他人学习,认真听取专家建议,努力提高种植技术。每当有培训机会,他们都会积极参加。

即使在雨天,他们也会去田里捡拾石子,为种植做准备。

十几年前的“春运母亲”被找到,记者约定跟拍她一辈子,现在怎样

巴木玉布木的故事,展现了一个普通农村妇女面对命运打击时的坚韧。她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却依然选择了坚强地活下去。

她的经历告诉我们,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只要心中还有希望,就能找到前进的力量。

从南昌砖厂的打工者,到返乡种植烟草的农民,巴木玉布木的每一步都走得艰难。但正是这些艰难的经历,让她变得更加坚强,也为她后来的生活转变奠定了基础。

2014年,巴木玉布木家迎来了转机。一位扶贫干部来到他们家中,仔细了解了家庭情况后,为他们送来了一张扶贫帮扶卡。

十几年前的“春运母亲”被找到,记者约定跟拍她一辈子,现在怎样

这标志着巴木玉布木一家正式成为精准扶贫的对象。

扶贫干部不仅为他们提供了优质的烟草幼苗,还邀请了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在政府的帮助和自身的努力下,巴木玉布木家的烟草种植面积从最初的6亩逐步扩大到了15亩。

随着种植技术的提高和规模的扩大,他们的年收入也从最初的几千元上升到了数万元。

除了辛勤劳作,巴木玉布木夫妇还积极参加村里组织的烟草种植培训课程。他们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努力提高自己的种植技术。

十几年前的“春运母亲”被找到,记者约定跟拍她一辈子,现在怎样

正是这种不懈的努力和学习精神,使得他们的烟草种植越来越成功。

为了进一步增加收入,巴木玉布木和丈夫还会在农闲时节外出务工。他们来到福建沿海的霞浦县,为当地的海产养殖业提供服务。

刚开始时,面对全新的工作环境,他们显得有些手足无措。但凭借着坚韧不拔的精神,他们花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来熟悉各项工作。

经过三个月的适应期,夫妻俩已经能够熟练掌握海产养殖技巧,同时也适应了当地的生活方式。

十几年前的“春运母亲”被找到,记者约定跟拍她一辈子,现在怎样

在霞浦的工作虽然辛苦,每天凌晨五点就要起床准备饲料,但收入却很可观。两人每月可以赚到一万元左右。这笔额外的收入,为他们改善生活提供了重要保障。

巴木玉布木的故事展示了精准扶贫政策与个人努力相结合的成功案例。政府的帮助为她提供了脱贫的机会和方向,而她自身的坚持和努力则是实现脱贫的关键。

从大山深处走出来的巴木玉布木,用自己的双手诠释了"只要努力,就能改变命运"这句话的真谛。

随着收入的稳步增长,巴木玉布木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4年之后,她又顺利生下了三个健康的孩子。

十几年前的“春运母亲”被找到,记者约定跟拍她一辈子,现在怎样

与之前的艰难经历不同,这三个孩子都在县城医院出生,享受到了全面的免费医疗服务。每当看到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笑容,巴木玉布木心中就充满了喜悦和希望。

2018年,巴木玉布木家迎来了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他们获得了40000元的国家扶贫建房补贴。巴木玉布木夫妇又自筹了30000元,总计70000元建成了一栋三室一厅的新房。

这座新房不仅能够抵挡风雨,阻挡严寒,更是她儿时梦寐以求的理想居所。从此,他们告别了漏雨的土坯房,住进了明亮、温暖的新家。

如今,巴木玉布木一家的年收入已经突破了10万元大关,这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大女儿巫其拉布木已经顺利进入初中就读,最小的女儿也开始了幼儿园生活。

十几年前的“春运母亲”被找到,记者约定跟拍她一辈子,现在怎样

孩子们上学只需要短短十几分钟的路程,这种便利在过去是无法想象的。

尽管巴木玉布木仍然不识字,但她已经能够流利地用普通话与人交流。这不仅方便了她的工作和生活,也让她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帮助孩子们学习。

她的进步,体现了她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不断学习的精神。

当有人问她现在最大的心愿是什么时,巴木玉布木总是微笑着说:"愿我们全家幸福快乐,平安健康。"这简单的愿望,道出了她对生活的满足和对未来的期盼。

十几年前的“春运母亲”被找到,记者约定跟拍她一辈子,现在怎样

巴木玉布木的故事,不仅是个人奋斗的缩影,更是中国精准扶贫政策成功的见证。从贫困的大山深处到现在的幸福生活,她的每一步都凝聚着汗水和坚持,也彰显了国家扶贫政策的力量。

12年光阴荏苒,当年那个在南昌火车站匆匆而过的"春运母亲",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成功脱贫的典范。巴木玉布木的故事,不仅是个人奋斗的缩影,更是中国精准扶贫政策成功的生动见证。

摄影师周科信守承诺,一直用镜头记录着巴木玉布木生活的点滴变迁。他感慨道:"巴木玉布木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她的坚强和勇气,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通过周科的镜头,我们见证了一个普通农村妇女如何在艰难中奋起,最终实现脱贫致富的全过程。

十几年前的“春运母亲”被找到,记者约定跟拍她一辈子,现在怎样

尽管生活仍然充满挑战,但巴木玉布木的眼中始终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她坚信:"虽然我们已经脱贫,但我们还要继续努力,让全家人的生活越来越好。

"这种不满足现状、持续奋斗的精神,正是她能够不断进步的动力。

巴木玉布木的故事,正如法国作家罗兰所说的那样,心中有两盏明灯:一盏代表希望,一盏象征勇气。正是凭借着这两盏明灯,她从黑暗中走了出来,走出了大凉山,成为了一位勇敢为生活拼搏的母亲。

相信在未来,巴木玉布木的生活会越来越好,她的故事也将继续激励更多人勇往直前,为美好生活而奋斗。她的经历,不仅是个人的成功,更是中国脱贫攻坚事业的缩影,展现了人性的光辉和社会的进步。

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