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乡村振兴】施甸河畔“回巢雁” 蔬果园里“弄潮儿”

作者:水墨施甸

盛夏,走进施甸县仁和镇中和村小磊农庄,一排排无土栽培槽整齐排列,一个个圆滚滚、绿油油的西瓜吊挂在枝头,在翠绿瓜叶的衬托下错落有致,让人看得新奇又爱不释手。

【乡村振兴】施甸河畔“回巢雁” 蔬果园里“弄潮儿”

农场主段光磊正在修剪枝条,“一棵藤留一个瓜,把多余的瓜剪掉,确保营养最大程度地供给。我试种了六亩无土西瓜,相比于有土种植的西瓜来说,无土种植的西瓜口感更甜、皮更薄,不仅解决了土地盐碱的难题,也避免了作物根系与土壤接触导致的多种病虫害。病虫害少了,农药用量就下降了,生产出来的西瓜吃着更放心。”段光磊信心满满地说道。

【乡村振兴】施甸河畔“回巢雁” 蔬果园里“弄潮儿”

潜心做只“回巢雁”,不做好高骛远鹰。2012年,自云南农业大学毕业后,基于对农业的热爱和对家乡地理气候的了解,段光磊果断放弃了在省城工作的机会,毅然选择回到家乡自主创业。这是决定他人生道路和方向的一次重要选择,做出这样的选择,究竟是对是错?他也不得而知。回家的第一年,他就一头扎进自家三亩土地,开始了自己的创业梦想。

【乡村振兴】施甸河畔“回巢雁” 蔬果园里“弄潮儿”

一路创业多艰辛,重整旗鼓再起航。2013年段光磊新建3亩温室大棚种草莓,然而天公不作美,一阵大风把大棚全部吹倒。2015年,段光磊又租了200亩土地种植辣椒、马铃薯、无筋豆等蔬菜。通过实践他才知道,虽露天蔬菜种植投入成本相对较少,但抗自然风险能力也相对较低,由于对当地气候预估不足,最终蔬菜种植以宣布失败而告终。2019年,他总结了几年来的失败经验,决定放弃种植200亩蔬菜,重新静下心来、脚踏实地搞起现代化设施农业栽培。

【乡村振兴】施甸河畔“回巢雁” 蔬果园里“弄潮儿”

土地既能长出庄稼,也能长出梦想。段光磊对原有大棚进行了“强基固本”,修建30多亩大棚,开始种植草莓、桑葚、无花果、葡萄、辣椒等多种蔬果。“之前草莓一直都是传统土壤栽培,时间久了就会出现土壤板结、盐渍化严重,导致草莓品质产量下降。2019年下半年,我重新回到了昆明农科院,通过和老师学习请教,决定改用现代化温室大棚来无土栽培草莓,通过四年的实践摸索,2023年,草莓的品质和产量终于达到了理想的效果。”段光磊说。运用现代化无土栽培技术种植的草莓品质出色、美观干净,吸引了不少游客和外地商家,“小磊农庄”在当地也具有一定的品牌效应。

【乡村振兴】施甸河畔“回巢雁” 蔬果园里“弄潮儿”

市场在选择产品,产品也在适应市场。作为一个新时代的“新农人”,段光磊非常清楚这一点。2024年,他又开始尝试无土种植西瓜,再次开辟一条新的“赛道”。“西瓜无土栽培,目前在施甸范围应该属于首次种植,尝试成功后,将对仁和镇乃至施甸县的水果种植或者现代农业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因为常规种植容易造成土壤盐碱化,目前在很多地方已经开始控制或者禁止土壤种植大棚西瓜了,作为一个新时代的‘新农人’,必须不断学习国家的方针政策,这样我们的路才会越来越宽,我今年才做无土栽培尝试。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无土西瓜已经种植成功。看着藤蔓上的西瓜一天天变大,就像自己的小孩慢慢成长一样,我心里充满了期待。”段光磊说。

待到7月,小磊农庄的无土种植西瓜便可上市。当问及有什么感想时,段光磊感慨地说:“做农业真辛苦、真难!困难虽然多,但只要坚持,敢想、敢做、勤思考,就会慢慢摸索出路子来。”段光磊这只“归巢雁”,如今已成为乡村振兴的“弄潮儿”,大家都在期待着看到这只“归巢雁”的梦想不断地开花结果,读到他越来越精彩的“农业文章”。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