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难忘知青趣事——奋不顾身扑山火 红糖稀饭来犒劳

作者:一风2008

楼小军

难忘知青趣事——奋不顾身扑山火 红糖稀饭来犒劳

武夷山的青山绿植,得天独厚,优越的自然条件无与伦比,加上那个年代开展的农业学大寨运动,大量有较高价值的经济作物也上了山,这给当地的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获,青山绿水与人的生存发展和谐相处。

然而,大自然中也有不和谐的时候。

山火,便是青山绿水的天敌。

在武夷山,每到秋季,绝大部分植物虽然还保持着青绿的模样,但养分收缩,不再生长。山坡上,密林中,厚厚的落叶枯枝在风干物燥的环境中,极易引燃山火。

在我的印象中,无论是村民砍山不慎,还是高温自燃,每年总有那么一两次山火。

那年,山火又来了,而且临近经济作物区,如果任其蔓延,就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此时已是黄昏时节,村民们都已经收工回家了,大队想到了知青们。

刻不容缓!我召集了男知青们,准备出发。女知青们也不甘落后,坚决要求“上战场”,于是,一支特殊的灭山火队伍组成了。出发前,大家还没忘带上平常出工时戴的三角斗笠(后来证明带上它是对的)。

到了山上,天色已擦黑,只见远处肆虐的山火已成燎原之势,就像一条蠕动的火龙,慢慢地向山头蔓延。

为控制火势,首先必须要开出避火道。

所谓开避火道,就是在燃烧的山林之外,用锄头、砍刀劈砍出一条断火隔离带。这可是个技术活,避火道砍宽了,浪费时间,加大损失,砍窄了,不能有效隔火。同时,还得要根据火势风势的方向,决定设置隔离带的位置。

短暂的商量之后,大队党支委、民兵营教导员胡克军立刻带着村民和部分男知青,赶到火头的前方去开避火道,能否遏制住火势的蔓延,就靠他们了。

剩下的人没有再做更多的动员,大家的情绪完全被肆虐的火势所点燃,抄起身边称手的树枝就向山头的着火点冲了上去!

对,就只是用树枝,没有任何工具。

打呀!打呀!哪儿火大就冲向哪里!

我身边有一条两三米深的沟壑,被茂盛的植物遮盖得严严实实,突然火势蔓延,点着了沟壑里密密的植物,瞬间燃起冲天大火,借着火光,我发现火的周围都是人,还有几位女知青?!

此时,吹来一阵山风,山火顺势点燃了沟壑边几棵树冠较大的马尾松,“噼噼啪啪,噼噼啪啪”,马尾松瞬间变成了巨大的火树,如果不是在那特定的场合里,我一定会用“壮观”来形容当时的景象。

大家被吓到了!

脸颊被烤得滚烫,摸摸衣服,也烫得吓人,真怀疑是不是要烧着了呀!大家都低着头,用头顶上的斗笠挡住大火的熏烤。

“后撤!再后撤!”我叫喊着,自己也慌慌张张往后倒着撤退。

一会儿火势小了点,大家抓住机会又扑了上去,集中力量打歼灭战。

火头一小段一小段的被我们逐个打灭掉了。

我稍微松了口气,抬头望去,发现远处连绵的山脉上,长长的火龙已被“切割”成好几段,原来是附近几个生产大队也派人来灭火了。

时间一点一点地过去,

我们扑灭了周围的着火点,马上向有火光的地方继续前进,一点也不知道劳累和疲惫,只想着早点把火扑灭掉!

但此时,我忽略了一个问题:我们在哪儿?

大约2个多小时,大火被扑灭了。

火龙不见了,只有远处星星点点的小火星还在有气无力地闪着弱弱的光,一会儿,那懦弱的光也不见了,冒出一缕细细的残烟。

哈!我们胜利了!

可是,等待我们的不是胜利的欢呼,而是一片寂静!

除了寂静,还有黑暗。

失去火光的群山,瞬间变得“乌漆麻黑”,伸手不见五指,好在有几个知青穿的衣服是白色的,这才勉强看到几个晃动的人影。

这下子要往哪儿走,谁也不知道。有人对着空旷的山野大声呼喊,除了难听的回声,啥也没有。

脸上已没有了滚烫的感觉,山风吹来,单薄的衣服甚至有了凉飕飕的感觉。燃烧过的山体,表面一层厚厚的草木灰依旧在发热发烫,脚底的解放鞋踩在上面发出“噗噗”的轻微声响,脚底似乎有鞋子焦糊的感觉。

所有参加灭火的人都下山了,只剩下我们这十来个疲惫的知青还在山上转悠。

不管怎么样,还得要走。于是,大家深一脚浅一脚摸索着向前摸索,没有路,反正往山下走就行。

有几个女知青开始恐惧:要走到天亮吗?

此刻,口渴、饥饿、疲劳同时涌了上来,脚底开始发软了,黒暗中行走的队伍不断出现“哎哟”“哎哟”的声音。

有人划破了手,有人崴了脚,可我是一点办法也没有,只能说些鼓励的话。

口腔、鼻孔中满是山灰,连话都不愿意说了,就这么瞎蒙着往前走。

有人开始掉队了。

突然,在我后方传来了一声拖着长音的“哎一一哟”……

“谁?”

“我,上不来了。”

是女知青小力(化名)掉到一个山坑里了。

黑暗中,根本看不清她掉到多深的地方,我一手拉着一棵小树,一手伸向她,总算拉住她了,可沟太深,怎么也拉不上来,我边滑边溜地下到了坑底。

那小坑也就不到2米高,可没有攀爬支撑点,只有一些烧焦的小树可抓。

看到来人了,小力有了点力气,抓着小树就往上爬,可爬到一半就上不去了,上不上,下不下,腿开始发抖。我顾不得许多,迅速伸出双手,使劲把她向上一顶,

嘿!连滚带爬,上去了!

大家继续前进,相互关照着,你拉我一把,我搀你一把,越是在困难的时候,似乎大家越能显示出团结与友爱。

我累极了。

这时,黑夜中一位男知青默默地递给我一根棍子,既可当拐杖,又能探索前面的道路。

我看不清那位男知青是谁,真得谢谢他。

这就是战友啊。

终于快要到山脚了。望着山下若隐若现的一条公路,大家高兴极了,几乎要欢呼起来!

那时的感觉真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

此时,漫天飘着的燃烧后的山灰已渐渐消散,天空有了一点亮色,大家才有机会互相打量:哈!头发上、脸上、脖子、衣服到处都是黒呼呼的,一条条,一块块。

有人卷起裤腿,哇!

汗水把山灰附着在腿部的毛孔上,整条腿变成个“麻子腿”。

“哈哈哈哈”,欢笑声响成一片,所有的疲劳都烟消云散。

回到大队,村子里的人像欢迎“英雄”归来一样,紛紛夸奖我们,大队食堂的老倌伯给我们煮了一大锅的红糖稀饭犒劳我们。

那稀饭既解渴又垫饥,甜甜的,直暖人心。

小力直到今天还在回味那稀饭的滋味,说那是这辈子喝到最好喝的甜稀饭。

其实那红糖稀饭很普通,如今看来微不足道,只是因为那年、那月、那时光,才使我们有了那难以忘却的感觉,直到如今。

难忘知青趣事——奋不顾身扑山火 红糖稀饭来犒劳

文章原名《知青岁月(3)——山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