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资治通鉴》:一个人最高级的智慧,是这8个字

作者:周亦见
《资治通鉴》:一个人最高级的智慧,是这8个字

《菜根谭》里有句话:"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真涉世之一壶藏身之三窟也"。

做人的最高境界,就是藏巧于拙,抱朴守拙。

这种人不张扬,不高人一等,深谙为人处世的精髓。

这篇文章,让我们看看王翦的“守拙”之道。

(一)原文

《资治通鉴》秦纪

始皇帝二十一年(乙亥,公元前226年)

王贲伐楚,取十余城。

王问于将军李信曰:“吾欲取荆,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

李信曰:“不过用二十万。”

王以问王翦,王翦曰:“非六十万人不可。”

王曰:“王将军老矣,何怯也!”

遂使李信、蒙恬将二十万人伐楚。

王翦因谢病归频阳。李信攻平舆,蒙恬攻寝,大破楚军。信又攻鄢郢,破之,于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

楚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败李信,入两壁,杀七都尉。李信奔还。

王闻之,大怒,自至频阳谢王翦曰:“寡人不用将军谋,李信果辱秦军。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

王翦谢:“病不能将。”

王曰:“已矣,勿复言!”

王翦曰:“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

王曰:“为听将军计耳。”

于是王翦将六十万人伐楚。王送至霸上。

王翦请美田宅甚众。王曰:“将军行矣,何忧贫乎!”

王翦曰:“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向臣,以请田宅为子孙业耳。”王大笑。

王翦既行,至关,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

或曰:“将军之乞贷亦已甚矣!”

王翦曰:“不然。王怚中而不信人,今空国中之甲士而专委于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王坐而疑我矣。”

王翦取陈以南至平舆。

楚人闻王翦益军而来,乃悉国中兵以御之。

王翦坚壁不与战。楚人数挑战,终不出。王翦日休士洗沐,而善饮食,抚循之,亲与士卒同食。

久之,王翦使人问:“军中戏乎?”

对曰:“方投石、超距。”王翦曰:“可用矣!”

楚既不得战,乃引而东。王翦追之,令壮士击,大破楚师,至蕲南,杀其将军项燕,楚师遂败走。

王翦因乘胜略定城邑。

《资治通鉴》:一个人最高级的智慧,是这8个字

(二)译文

王贲攻打楚国,占领了十多个城邑。

秦王询问将军李信说:“我想要攻占楚国,依你估计,需要动用多少军队才够?”

李信回答说:“二十万人足矣。”

秦王又拿这个问题去问王翦,王翦说:“非得六十万人不可。”

秦王说:“王将军老了,怎么这样胆怯!”

于是,秦王就派李信和蒙恬率二十万大军,南下攻打楚国。

王翦推托有病,回到老家频阳养老。

李信攻打平舆,蒙恬攻打寝城,大败楚军。

李信接着进攻鄢郢,又拿了下来,于是带领部队向西前进,要与蒙恬在城父会师。

楚军尾随在后,三天三夜不休息,大败李信,攻入两个军营,杀死七名都尉,李信大败而逃。

秦王听到这个消息,大为震怒,亲自乘快车奔往频阳,见到王翦道歉说:

“我没采用您的计谋,李信果然使秦军蒙受了耻辱。现在楚军在一天天地向西逼进,将军虽然染病,难道忍心抛弃寡人吗?”

王翦推辞说:“老臣病弱疲乏,昏聩无能,希望大王另择贤明。”

秦王坚持说:“我已经决定,将军不要再说了!”

王翦说:“大王一定要用我,非六十万人不可。”

秦王满口答应:“一切都听将军的谋划。”

于是,王翦率领着六十万大军南下攻打楚国。

秦王亲自到灞上送行。

王翦临出发时,请求赐予许多良田、美宅、园林池囿等。

秦王说:“将军尽管上路好了,何必担忧家里日子不好过呢?”

王翦说:“替大王带兵,即使有功劳也终究难以得到封侯赐爵。所以,趁着大王特别器重我的时候,我要及时请求赐予园林池囿来给子孙后代置份家产。”

秦王听了哈哈大笑。

王翦出发后,到了函谷关,又连续五次派使者回朝廷请求赐予良田。

左右亲信说:“将军请求赐予家业,是不是有点过了?”

王翦说:“你们都只看了表面。秦王对人多疑,现在把全国士卒都交给我,我不显出求田问舍、胸无大志的样子,秦王必然会猜疑我。”

王翦攻取陈丘以南土地,直到平舆。

楚王得知王翦增兵而来,竭尽全国军队来抗拒秦兵。

王翦抵达战场,构筑坚固的营垒采取守势,不肯出兵交战。

楚军屡次挑战,始终坚守不出。

不仅如此,王翦还让士兵们休息好,每天供给的饭食十分充足。

过了一段时间,王翦派人问:“现在士兵们都在做什么?”

回来报告说:“每天比赛投石,跳远。”

王翦说:“时候到了,士卒可用。”

楚军屡次求战,秦军不肯应战,楚军就领兵向东去了。

王翦趁机发兵追击他们,派健壮力战的士兵实施强击,大败楚军。

追到蕲南,杀死楚将项燕,楚军败逃。

秦军乘胜追击,占领并平定了楚国城邑,俘虏楚王负刍。

楚国灭亡,以其地设立楚郡。

《资治通鉴》:一个人最高级的智慧,是这8个字

(三)解析

1、李信20万人为什么惨败,真是实力不够吗?

对李信战绩的描述,司马光写的很简单,没有细节。

对楚之战,李信只需20万人确实夸大了,但说实话,要让他全背锅,还是有点冤枉。

因为导致兵败的主要原因,是秦国丞相昌平君的反叛。

昌平君的位置在李信大军后方,按理来说无需防守。

可谁想到,他被楚人策反了呢?

李信也没想到,所以吃了个闷亏,导致被项燕包了饺子,损失惨重。

说起来,这昌平君也是糊涂。

他是楚人,可都坐到了秦国的丞相,女儿是嬴政的妻子,外孙是秦国未来的皇帝。

为什么要贪恋楚国的权力呢?

昌平君,楚国最后一个王,享受了没几天,楚国就彻底亡了。

2、为什么王翦灭楚,一定要60万人?

第一个原因,王翦的作战风格。

纵观他之前的战例,就一个字,稳。

没有必胜的把握,他绝不出战,一旦出战,就会以风卷残云之势消灭敌方。

所以,王翦向嬴政要了60万人,这几乎是当时秦国所有能出征的士兵。

第二个原因,防备嬴政变卦。

王翦这个除了能打仗,还有一个优点:懂政治。

伐楚最大的难题不在战场,而在庙堂。

白起的惨剧近在眼前,他不敢忘。

当年白起费了很大劲才把赵军打败,本想一口气灭了赵国。

结果呢,秦昭襄王听信了范雎的话,非让白起撤军。

等秦昭襄王醒悟过来,想再灭赵国时,白起觉得时机已经过了,不可能赢了,就装病不去。

结果昭襄王大怒,直接就把他赐死了。

现在王翦要灭楚国,会不会也发生这种事呢?

谁也说不准。

而且,楚国芈姓在秦国很有势力,秦王的后宫一直都是楚女的天下。

就算秦始皇不被蛊惑,但谁又能保证这帮楚人不会联合起来,上演个秦国版的“窃符救楚”呢?

所以,老谋深算的王翦就想出了这条妙计,跟秦王要全国的军队。

如果嬴政不答应,那正好,自己就不去了,让其他人去,王翦不缺战功。

要是嬴政答应了呢?

表示灭楚的决心已经动不了。

而且就算秦国内部出问题,想要撤换王翦,也拿他没办法。

如果有人拿兵符到前线让王翦撤军,王翦可以怀疑对方假传王命,把他扣在军里,等灭楚之后再说。

但如果秦国还有其他军队,此人带兵前来,王翦就不得不听命了。

一不小心,王翦可能命都没了。

当年白起要是知道后面发生的事,一定不会接受秦王的撤军命令,而是直接灭了赵国。

那时的白起也是握有几乎全国的军队,他要是不听秦王的命令,秦王也没办法。

毕竟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第三个原因,对付分权制国家需要扩日持久。

《君主论》里有个结论:一个集权制国家很难被打败,但一旦被打败,很容易就被征服。分权制国家则相反,很容易被击败,但要彻底征服却很难。

楚国,就是典型的分权制国家。

60万大军浩浩荡荡地把楚国给灭了,但要说彻底征服楚国,还是差得远。

楚国地盘上还有大量地头蛇,需要一个一个地去收拾。

做这件事,不需要特别精锐的部队,但人数少了肯定也不行。

所以,60万大军其实还是不够用的。

20年后,楚国的贵族项羽就卷土重来了。

《资治通鉴》:一个人最高级的智慧,是这8个字

3、王翦带走秦国所有的军队,嬴政为什么不担心他造反?

属下为什么要谋反?

答案很简单,因为他野心大,想要更大的权力。

所以,只要让领导知道自己没野心就行了。

王翦的办法相当高明。

他对嬴政说了1句话,要了很多地。

“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向臣,以请田宅为子孙业耳。”王大笑。

王翦的这句话,听起来似乎是跟嬴政讨价还价。

但如果你仔细琢磨一下,就会发现背后的门道。

如果王翦在计划着什么大动作,想在灭楚之后自立门户,他还会这样明目张胆地和秦王讨价还价吗?

恐怕他会选择默不作声,迅速带领军队出征,而不是向秦王讨要封侯的承诺或者良田美宅。

毕竟,如果他真的有异心,灭了楚国后,这些东西他都有可能获得,何必事先向秦王讨要呢?

这跟我们买东西一样,认真砍价才是真心想买的。

同样的道理,王翦在出征前就和秦王讨价还价,反而显示出他对封侯赐田之外并无他求。

嬴政虽然一开始可能觉得不悦,但稍一思考,就会明白王翦的真心意图。

因此,在听完王翦的话后,嬴政疑虑顿消,甚至开怀大笑。

而事后,他也确实实现了对王翦父子的封侯承诺。

所以,虽然外人看到的是王翦的贪婪,然而在嬴政的心里,却是看到王翦没有政治野心的坦荡,因而才能放心让他领大军伐楚。

说个后话,王翦自保的家学也传给了子孙。

后来秦朝灭亡,王翦的重孙子王元、王威分家辟祸。

经历一番艰难险阻后,王元辗转逃至齐国琅琊,后来成了琅琊王氏一脉的开创者。

王威选择留在了晋阳。

汉朝建立后,王威走上仕途,最终官至扬州刺史。

时光流转,到了王威的九世孙王霸这一代,家族又迁回了太原,王霸也因此被誉为太原王氏的始祖。

这两支王氏的后人繁衍生息,不断积蓄力量,逐渐壮大。

后来,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都成为了历时千年的名门望族。

写在最后:

从帝王的角度看,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底下臣子无论是贪婪爱财还是痴迷美色,都是好事。

他们真正警惕的,只有一种下属,野心勃勃、永不满足。

因为这类人很难控制。

或者说,他们想要的你给不了。

苏轼在《贺欧阳修致仕启》说:“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这其实是一种人生哲学。

那些擅长保持谦逊、不显山露水的人,从不害怕展示自己的不足。

这是因为,他们的自信心源于内心,而非外界的赞许。

他们总是站在一个相对较低的位置,默默地观察周围的一切,清楚地知道何时应该低调行事,以及何时应该风风光光地退场。

正因如此,我们才常说,大智若愚是一种很高的人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