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土皇帝下葬?1人去世让整个中学和医院守灵8日?逝者身份浮出水面

作者:观点

《人民的名义》祁同伟哭坟成为经典名场面:祁同伟在市公安局担任处长期间,有一次陪同时任市委书记赵立春回乡上坟,一心钻营的他为向赵立春表忠心,居然在赵立春家的祖坟上扮起了孝子贤孙。

用达康书记的话说:“祁同伟同志真能做得出来啊,到了赵家坟上扑通就跪下了,那是真哭啊!鼻涕眼泪全下来了。”

土皇帝下葬?1人去世让整个中学和医院守灵8日?逝者身份浮出水面

祁同伟由此哭坟事件开始,逐步得到了赵立春的重用,最终官至省公安厅厅长。

但祁同伟哭坟是因为剧情需要而塑造的故事情节,而近日贵州铜仁德江县发生了一桩不寻常的安排。某位重要人物逝世后,上级单位出人意料地要求德江一中和卫生院的全体职工排班轮流守灵,而且持续整整8天,引发了千万网友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土皇帝下葬?1人去世让整个中学和医院守灵8日?逝者身份浮出水面

最重要的是什么人物能影响到教育、医疗两大系统的全体职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据小政视频报道显示,德江县有人去世,当地一中学和卫生院全体职工排班守灵。署名为“德江一中工会”发布的排班表显示,该中学“守灵安排”以课程组分组从6月22日至6月28日,其中6月29日也就是今天全体员工集体守灵。

而德江县一家下属乡镇的卫生院也同时发布了“守灵值班表”,从6月22日到6月28日,这所卫生院按照科室分为多个医疗组轮流值班守灵,同样,6月29日卫生院全体职工必须到场集体守灵。

土皇帝下葬?1人去世让整个中学和医院守灵8日?逝者身份浮出水面

两家不同的单位,在同一时间发布同样日程安排的守灵排班表,安排的井井有条。

这两张排班表在网上发布后迅速引起轩然大波、争议巨大,暴露了三大争议问题:

  1. 两家不同系统的单位不约而同的为同一位逝者作出同样的安排,这人到底是谁?
  2. 以“守灵值班表”的形式发书面通知,这显然不是自发自愿行为,更像是行政指令
  3. 近几年殡葬改革提倡“厚养薄葬”,全国都是1-3天完成发丧,为何能守灵达8天?

网友热议

网友猜测这肯定是当地主管这两个部门的领导或者领导的亲属去世了,要不然不可能以书面印发排班表的形式来安排。

土皇帝下葬?1人去世让整个中学和医院守灵8日?逝者身份浮出水面

而且,为死者守灵通常不是应该是子女和直系亲属吗?两个不同系统的人排班值班守灵,这是多大的威望。

土皇帝下葬?1人去世让整个中学和医院守灵8日?逝者身份浮出水面

更有网友猜测这得是当地数一数二的重要人物才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土皇帝下葬?1人去世让整个中学和医院守灵8日?逝者身份浮出水面

有网友表示:太可怕了,权利就是让他们这次用的,权利在他们手里就是一种至高无上,这种行为应该全国谴责。

土皇帝下葬?1人去世让整个中学和医院守灵8日?逝者身份浮出水面

“有没有德江的朋友,出来告知一下,德江谁死了,这么大阵仗”

显示地址为贵州本地的网友回复道“知道,但不好说”。

土皇帝下葬?1人去世让整个中学和医院守灵8日?逝者身份浮出水面

知情人透露:这么说吧,老一代一般都有几个子女,子女出息的话,儿子有工作,儿子的单位工会会发布告请大家去吊唁,媳妇也有那就是两个单位,二儿子也有工作,那就是3个单位,甚至孙子的单位。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这是人文关怀。

土皇帝下葬?1人去世让整个中学和医院守灵8日?逝者身份浮出水面

也就是当地职工的直系亲属去世都会有这样的待遇,而且这也是当地的风俗。

土皇帝下葬?1人去世让整个中学和医院守灵8日?逝者身份浮出水面

逝者身份浮出水面,家属发声

6月29日,德江县委宣传部官方回应:系该县一位教师的父亲去世,校工会的做法是关心慰问员工。

也就是当地中学的一位老师的父亲去世,校工会出于人文关怀,以排班守灵的方式关心慰问员工。

土皇帝下葬?1人去世让整个中学和医院守灵8日?逝者身份浮出水面

至于为什么当地卫生院也同时间发布值班守灵表,县委宣传部进一步回应称:该教师的妻子系堰塘乡卫生院的护士,因此,卫生院工会在处理丧事时按照惯例张贴了守灵安排表,事实并非如外界所传。经过县委宣传部的核查,实际上,只有少数干部职工在休息时间自发前往吊唁,表达哀思,也未对学习教学和医院工作造成任何影响。

土皇帝下葬?1人去世让整个中学和医院守灵8日?逝者身份浮出水面

而至于为什么全国提倡“厚养薄葬”的风俗下,该逝者却能守灵8天才发丧入土为安。有网友质疑“时间久一点,能多收份子钱,普通老百姓谁敢放那么多天呀”。

逝者亲属在评论区回应称:“我们是等风水先生看了之后说再停几天,时间更合适,根本没得份子钱一说”。

土皇帝下葬?1人去世让整个中学和医院守灵8日?逝者身份浮出水面

写在最后,在许多深植于传统和偏远的社区中,人们之间的情感纽带显得尤为紧密,这种情感超越了日常的同事关系,更像是一种深根蒂固的集体归属感,构建了一个紧密的大家庭式社群。

这种社群行为虽然源于古老的传统,但其所蕴含的情感温度却不容忽视,它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连接和朴素的人文关怀。

然而,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特别是在网络舆论的放大镜下,这种传统习俗往往会遭遇误解和偏见。它触及了现代社会对于公权力是否滥用等敏感议题,使得人们在理解和接纳这一传统时产生了分歧。

在官方及时调查作出回应澄清后,网友们心中的疑虑也随之解除,事件背后充满温度、更极具人情味。

针对此事你怎么看,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