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金瑶梅 王杨

作者:文汇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深刻把握“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根本要义,聚焦发力、重点突破是关键。笔者认为,要以“三个聚焦”推进高校思政课内涵式发展,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聚焦内容供给,以针对性提升吸引力

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思政课要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重点在于教学内容,关键在于以理服人。一是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当代青年学子面对各种观点的交锋,可能会迷茫无措甚至误入歧途,高校思政课要积极引导学生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及方法有力破解思想困惑和理论难点问题,不断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二是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内容支撑。高校思政课要通过翔实的数据、生动的案例、丰富的教学手段,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取得的新成就、新成果充分展现出来,将理论讲鲜活,引导青年学子始终牢记“从哪里来”的初心使命,始终坚持“一路走来”的经验规律,始终明确“到哪儿去”的目标任务,拒绝“躺平”和“内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三是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高校思政课要大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青春梦想同频共振;进一步揭示红色革命文化的形成机理、丰富内涵和价值意蕴,增强青年学子对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深入理解,涵养爱国之情、树立报国之志;要持续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准青春航向,点亮理想之灯,发出信念之光。

聚焦方式创新,用新形式结合老方法

营养丰富的思政大餐如何才能“美味可口”?这就需要用新形式结合老方法不断推进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列宁在谈到理论宣传时指出:“要善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并且能够借助于日常生活中他们所知道的事实。”一是要立足传统教学方法。一方面,要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思政课教师要把科研创新与话语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在充分整合教材内容、厘清知识点内在层次的基础上,科学设计教学体系,打造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授课模式,用好“青言青语”和“网言网语”,不断提升“会讲”的能力,激发传统课堂的活力。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教研室、教学团队、课程组等基层教学组织的作用,建立思政课程集体教研制度,建立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学工人员合作教学教研制度等,进一步找准育人角度,提升育人能力。二是要创新现代教学方式。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一方面,在遵循课程体系和课堂教学规律的前提下,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可以采用案例式、研讨式、问题链式、行走情景式等多种教学方式,用“讲故事”的方式“强信念”,用“上舞台”的方式“谈信仰”,从而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的积极性,让思政课内容更为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不断提高学生的抬头率、参与度和获得感,激发传统课堂的活力。另一方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赋能思政课,依托虚拟教学空间,建设思政课线上问题库、案例库、素材库以及在线示范课程库等,打造新型数字课堂,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实现思政课改革成果从局部应用向共建共享的转变。

聚焦协同育人,让小课堂联动大课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 惟有坚持开门办思政课,充分挖掘、动员一切可用的资源,让思政小课堂联动社会大课堂,才能引导学生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一是要实现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基层是最好的课堂,实践是最好的老师,要充分发挥“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的功能,紧扣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利用志愿服务、理论宣讲、社会调研等实践活动开展实践教学,积极聘请劳动模范、科学家、企业家、各行业专业人士、党政机关负责人等担任兼职思政课教师,推动实践教学规范化、常态化和体系化。广大师生只有触摸更多生动的社会细节,才能在实践的大场景中感受到真理的伟力和思政课的魅力,充分理解“青年何为”及“何以中国”。二是要实现多主体协同和多学段贯通相统一。思政课建设的各个主体要担负起自身的责任,思政课程要与日常思政工作同向同行,与课程思政同向发力,与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相互衔接好,形成学校系统思政课建设的多维合力。同时,践行“大思政”工作理念,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不断健全教学体系创新协同机制、师资互动交流机制、多元综合评价机制等合力保障机制,汇聚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合力,努力营造全社会、全过程、全方位共同建设思政课的良好氛围。

金瑶梅 王杨

文:金瑶梅 王杨(作者分别为高校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研究中心上海大学分中心研究员、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高校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研究中心上海大学分中心研究员)

图:张伊辰

编辑:于颖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