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红军队伍中最牛的一个师,走出23位开国将军,其中一位39岁成上将

作者:咖啡历史C

在那残酷的年代,一支由年轻"娃娃兵"组成的红军部队走上了战场,他们年纪平均不过18岁,有的甚至只有14岁出头。面对敌人的疯狂"围剿",这些孩子般的战士们并没有因为年龄的天真而退缩,反而挺身而出,英勇杀敌,用热血和生命捍卫着革命的希望。这就是那支让人难以置信、令后人永志难忘的"少共国际师"。

那是1933年,国难当头,战火纷飞。为了保卫革命大本营中央苏区,党中央决定筹建一支以少先队员和青年团员为骨干的特殊部队——"少共国际师"。一时间,家长们纷纷把年幼的儿女送上战场,有父亲拥抱儿子说"你去保家卫国吧",有妻子含泪嘱咐丈夫"你要勇敢去战斗"。短短不到三个月,就有一万多名血气方刚的少年报名参军。

红军队伍中最牛的一个师,走出23位开国将军,其中一位39岁成上将

最终,这支军队由三个团组成,编号为58、59、60团,总兵力一万余人,平均年龄仅18岁,最大的20岁出头,最小的仅14岁半!指挥这支"娃娃师"的,是红军著名将领林彪手下的悍将陈光,后来又先后由吴高群、曹里怀、彭绍辉担任师长,而政委则一直是年仅17岁的萧华,他成为红军队伍中最年轻的师级干部。

虽然年纪小小,但这些孩子们在战火洗礼下早已阔别了稚嫩。不久,少共国际师就投入到了激烈的反"围剿"战斗中。每到一处,他们都是当先冲锋的尖刀,势不可挡。在黎川战役中,陷入绝境的少共国际师奋勇杀出一条血路;渡湘江时,他们两个团不远万里为主力部队开辟出安全通道,另一个团则与敌军遭遇惨烈的空中炸弹攻击,伤亡过半...

在漫长艰苦的战斗岁月里,这些孩子用年轻的生命为革命事业写下了可歌可泣的篇章。每当我看到战士们受伤流血的画面,或听到战场上枪炮轰鸣、哀嚎不断的声音,我的心都会被一种沉重的悲凉充盈。他们,原本应该是插科打诨、无忧无虑的年纪;他们,原本应该过着普通孩子最朴实的生活。可是,当家园沦陷、民族遭殃的时候,这些孩子挺身而出、义无反顾,用稚嫩的身躯谱写了一曲曲不朽的英雄赞歌。

红军队伍中最牛的一个师,走出23位开国将军,其中一位39岁成上将

随着长征的打响,少共国际师承担起了更为艰巨的护卫任务。在突破敌人的第二、第三道封锁线时,他们不顾生死地开路,伤亡数百人;当渡过湘江这道凶险的天堑时,他们又为掩护中央红军主力部队而付出惨重代价,一个团被敌机炸死伤600余人。

红军队伍中最牛的一个师,走出23位开国将军,其中一位39岁成上将

每每回想起那些战火纷飞的岁月,我的心中就充满了无限的敬意和肃然起敬的景仰之情。年纪小小的他们,怎么会拥有如此坚韧不拔、视死如归的英勇?或许正是那份赤胆忠心的革命情怀,让他们能够哪怕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转眼间,伴随着冰雪跋涉、敌我你争的战火硝烟,少共国际师渐行渐远。1935年2月,在遵义会议后,由于大量减员,这支令人难忘的英雄部队最终遭到了撤编,剩余官兵被分散补充到其他部队。就这样,少共国际师的光荣史就画上了句号,在那仅仅一年半的岁月里,他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永恒的荣光。

红军队伍中最牛的一个师,走出23位开国将军,其中一位39岁成上将

然而,这支年轻的英雄部队并没有就此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二十年后的1955年,38岁的萧华获授上将军衔,成为开国将领中最年轻的上将;独臂上将彭绍辉等多名曾在少共国际师任职的老战士,也分别被授予中将、少将衔位,为新中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可以说,正是有了像少共国际师这样的先锋部队,才有了今天的和平年代。他们为之浴血奋战、我们理应铭记这段可歌可泣的历史,从中汲取力量和智慧,去攫取更加璀璨的未来。

红军队伍中最牛的一个师,走出23位开国将军,其中一位39岁成上将

少共国际师的故事,见证了一代年轻革命者用热血和生命书写的不朽篇章。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华儿女与生俱来的英勇无畏和不屈不挠的力量。让我们永远铭记这段历史,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弘扬他们"敢于斗争、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用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滋养我们前行的力量,去开创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头条首发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