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跟阿文学瑞典语:kommun到底应该怎么翻译?

作者:地图皇帝

听说昨天小红书上的瑞典华人为了瑞典语kommun这个词的翻译吵翻了天。

起因是瑞典《Fokus》杂志做了一个瑞典最宜居城市的排名榜(瑞典最宜居城市排行榜揭晓,第一名你一定没想到!)。排行榜中排名前十的是:

1. 于默奥 (Umeå)

2. 卢勒奥 (Luleå)

3. 卡尔斯塔德 (Karlstad)

4. 利丁厄 (Lidingö)

5. 默恩达尔 (Mölndal)

6. 泰比 (Täby)

7. 恩舍尔兹维克 (Örnsköldsvik)

8. 厄斯特松德 (Östersund)

9. 纳卡 (Nacka)

10. 隆德 (Lund)

而有提出质疑的人认为这个排行榜中第4名Lidingö,第6名Täby和第9名Nacka都应该是斯德哥尔摩的“区”,而不应该称为“城市”,原因是因为这几个区域之间有地铁相连,谁随便坐两三站地铁就能到另一个“城市”?

对于这个问题,其实可以反问:Lidingö,Täby和Nacka这几个“区”的税率都各不相同,谁随便在从同一个城市的一个区搬到另一个区,连税率都会不一样?

跟阿文学瑞典语:kommun到底应该怎么翻译?

所以,Kommun这个词到底应该怎么翻译,翻译成“城市”对不对?

其实,瑞典语中有两个词在中文语境下一般都会翻译成“城市”:一个是stad,一个是kommun。

在官方文件中,stad就是kommun, kommun就是stad,完全是一回事。但在日常对话中,这两个词的意思却是有区别的:stad是历史和文化意义上的“城市”,也就是人民群众最朴素的认知中的“城市”,而kommun则是国家政府层面的行政区划分意义上的“城市”。

Kommun这个词其实一个可能更准确的翻译应该是“市级行政区”。但是,怎么说呢,平时说话的时候要这么说的话,实在有点费劲,所以一般大家翻译的时候就翻译为“城市”了。就如中国人一般平时说话的时候如果想说省级行政区就只会说“省”,并不会像新闻联播里那样说“省、直辖市、自治区和新疆建设兵团”一样。

历史和文化意义上的“城市”和国家政府层面的行政区划分意义上的“城市”并不完全重叠的现象,不仅瑞典存在,在中国也一样存在。

比如大家都很熟悉的中国首都北京市,虽然我们所有人都把它叫“市”,但其实从行政区划分上,它是一个省级行政区。在日常对话中,没人会叫它“北京省”,因为从历史和文化上以及人民群众最朴素的认知中,北京都应该是一个城市。

另外,中国还存在一些所谓的县级市,比如大家比较熟悉的产大米的黑龙江五常市,专门批发小商品的浙江义乌市,它们的名字里都带“市”字,但是其实从行政区划分层面上,它们只能算“县级行政区”。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除非是体制内工作,或者中学生需要考试,否则谁会没事关心一个城市的行政级别到底是什么?

看到这里,有人可能说了:“我不想知道这么多,你只要告诉我,如果有人告诉我他住在斯德哥尔摩的话,我该如何理解这句话?”

这个问题,很遗憾,可能没有人能给出一个绝对正确的标准答案。就如有人告诉你他住在北京,你其实也很难从这句话里一下子就知道他到底是住在二环内还是住在门头沟不是?

跟阿文学瑞典语:kommun到底应该怎么翻译?

一般来说,在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朴素认知中,如果说住在斯德哥尔摩的话,大家一般默认对方指的是住在大斯德哥尔摩地区(Storstockholm)。

日常生活中是很少会听到有人会说自己住在斯德哥尔摩市(Stockholm kommun/stad)的。这可能也许大约恐怕估计或许是因为斯德哥尔摩市这个行政区所包含的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程度跨度极大,即包含的不仅仅是人民群众的朴素认知中的“高大上”区域,比如市中心,也包括很多大家闻之色变的no-go zone(瑞典2021年最新版no-go zone名单火热出炉),也就是华人常说的“砰砰区”,比如Rinkeby, Tensta, Skärholmen这些的。所以,如果有人仅说“我住在斯德哥尔摩市”的话,别人并不能知道他到底是住在一平方房价超过20万克朗的地方还是一平方米房价不到2万克朗的地方。

如果有人想表达“斯德哥尔摩市中心”这个概念的话,一般会使用Innerstad(或者也可以写作Innerstan)这个词。这个区域约等于开车进去需要缴纳“进城费”(Trängelseskatt)的区域。市中心还有另一种叫法叫Inom tullarna,直译为“收费站内”的区域,即Skanstull, Hornstull, Norrtull, Roslagstull这几个斯德哥尔摩历史上的进城“收费站”所圈起来的区域。Innerstad和Inom tullarna两个概念虽然高度重新,但也并不完全重合。Inom tullarna是传统上认为的城中心,而Innerstad会包含一些新建的区域,比如Hammarby sjöstad就属于Innerstad但不是Inom tullarna。

跟阿文学瑞典语:kommun到底应该怎么翻译?

大斯德哥尔摩地区(Storstockholm)并不是一个国家政府定义的行政区域,而是人民群众的朴素认知中一般默认的应该属于斯德哥尔摩的地方。不过很多房地产中介在进行房价数据统计的时候或者国家统计局做一些统计的时候也会用到这个概念。如果有调查统计中用到了这个概念,一般都会有个脚注,说明这份报告里对大斯德哥尔摩地区(Storstockholm)是如何定义的,具体包含了哪些市级行政区(Kommun),因为大家对这个概念的定义并不是很统一,没脚注的话容易产生误解。除了大斯德哥尔摩地区(Storstockholm),比较常用的还有大哥德堡地区(Storgöteborg)和大马尔默地区(Stormalmö)这两个概念。

一般来说,大斯德哥尔摩区(Storstockholm)和斯德哥尔摩省(Stockholms län)所包含的区域是有高度的重合性的,但也依然存在一些区别。因为斯德哥尔摩省(Stockholms län)是一个国家政府定义的行政区域,界限是非常明确的,但大斯德哥尔摩区(Storstockholm)的定义就更模糊些了。比如Norrtälje kommun,就是一个国家行政管理层面上认为是属于斯德哥尔摩省(Stockholms län)的市级行政区,但是在一般人民群众的朴素认知中,它一般不被认为和斯德哥尔摩有太大的关系,毕竟从地图上看,它到斯德哥尔摩的距离和乌普萨拉都差不多了。

跟阿文学瑞典语:kommun到底应该怎么翻译?

除了斯德哥尔摩市(Stockholms kommun/stad),斯德哥尔摩省(Stockholms län)和大斯德哥尔摩区(Storstockholm)这三个概念以外,其实还有一个概念是有时候会遇到的,就是Stockholms tätort。

Tätort并不是一个行政概念,而是一个地理概念。它的中文直译是“密集居住区”,在瑞典,它被定义为一个至少有200名居民居住的,房屋之间的距离应小于200米的连续区域,。

大斯德哥尔摩地区(Storstockholm)与斯德哥尔摩密集居住区(Stockholms tätort)这两个概念之间也存在重合,但是又不完全相同。比如由于巨大的Nacka自然保护区的分割,Fisksätra和Saltsjöbaden这两个区就被生生的从斯德哥尔摩密集居住区(Stockholms tätort)分割出去了,属于自己的密集居住区,但他们却都属于Stockholm省(Stockholms län)的Nacka kommun,在人民群众的朴素认知中一般也是被认为是属于大斯德哥尔摩(Storstockholm)的。

跟阿文学瑞典语:kommun到底应该怎么翻译?

不知道这篇文章大家看晕了没?如果晕了就对了。中国有句老话,叫“难得糊涂”。人与人之间交流和相处,如果能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少一些较真和相互鄙视,大家的日子都能更开心轻松一点。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