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特别策划 | 短视频激活非遗“一池春水”

作者:综艺报
特别策划 | 短视频激活非遗“一池春水”

6月的端午赛龙舟,5月的蟳埔簪花围,4月的溱潼会船节,2月的福建游神、潮汕英歌舞……上半年,非遗短视频热搜不断,在助力非遗文化出圈的同时,吸引大量游客前往当地旅游打卡。

特别策划 | 短视频激活非遗“一池春水”

端午节赛龙舟是短视频平台近期的高热话题

作为新兴媒介,短视频让非遗文化以更直观、更便捷的方式进入大众视野。在抖音,簪花围话题播放量4.5亿;在快手,“福建游神”相关作品播放量21.9亿。民族风韵、匠人精神、东方美学、历史底蕴……在这些短视频中,人们真切地感受到,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遗从历史深处走来,与当下生活交相辉映。

创作队伍不断扩大

年轻化趋势明显

近年来,“国潮热”不断升温,越来越多的非遗匠人入驻短视频平台,借助这一新兴传播媒介,宣传推广非遗文化。目前,短视频平台的非遗类短视频主要分为两类——手工制作和表演。前者包括刺绣、剪纸、印染、泥塑、竹编等,后者包括戏剧、舞狮、皮影、杂技等。创作者有非遗传承人、相关从业者、兴趣爱好者、传统媒体、自媒体等。抖音发布的《2024非遗数据报告》显示,过去一年,创作者以特效视频、探访复刻等多种形式展示非遗,濒危、小众非遗被更多人看到。目前,抖音共有1428名非遗传承人,其中30岁以下的有199人,同比增长72%,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95后、00后成为传承、传播非遗的生力军。据《2024快手非遗生态报告》,快手非遗内容创作者数量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其中万粉以上快手非遗创作者数量超过1100万,同比增长30.5%。快手非遗创作者中,50岁以上的非遗创作者占比39.1%,相对较高,但值得一提的是,在有收入的非遗创作者中,30岁以下年轻创作者占比27.7%。

特别策划 | 短视频激活非遗“一池春水”

冷凇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视听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广电总局新媒体联盟智库专家冷凇认为,短视频平台的受众相对年轻,非遗短视频获得广泛关注,让更多年轻人爱上非遗,进而促使非遗年轻化、创新化、市场化、产业化,对于非遗的发展和传播功不可没。前述报告显示,2023年,抖音平台上的国家级非遗相关视频累计分享量同比增长36%,国家级濒危非遗相关视频数量同比增长33%,平台的00后和60后最爱看国家级非遗相关内容。截至2023年12月,快手非遗深度兴趣用户超过9500万。

特别策划 | 短视频激活非遗“一池春水”

赵晖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基础部主任、教授,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网络视听艺术创作委员会副会长赵晖表示,相较建造博物馆、言传身教等传统非遗传播方式,短视频制作周期短、传播速度快,降低了传播成本,提升了传播效率,也带动了大众参与积极性。赵晖表示,从非遗的传承、传播、多元化开发及创新角度而言,短视频均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第一,非遗类短视频以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改变了传统宣教传播形式,让非遗更具生活化气息;第二,短视频和直播、电商结合,能够带动非遗衍生品开发;第三,众多非遗达人出现,能够让非遗借助短视频内容的传播形成新国潮,带动衍生文化开发,将非遗带到不同用户群体中;第四,非遗短视频传递的技巧类内容,能够带动非遗学堂的开发,助力非遗文化传播与传承;第五,非遗传承人之外,越来越多形象好、气质佳,具有较强表达能力的非遗“代言人”,在获得授权后参与非遗短视频的传播,用更加唯美、更有力度的传播形式,带动非遗的创新和传承热度。

创作有门槛

需抓住传播点

相较其他热门类型短视频,非遗短视频的创作、播出体量较弱,一方面是因为非遗短视频起步较晚;另一方面是因为非遗的特殊性,对创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短视频平台的破圈作品,多为其他领域头部创作者“跨界”制作。如学习打铁花和冰雕的江寻千,是美食类短视频创作者;还原龙凤花烛、盒子灯等制作过程的南翔不爱吃饭,也是美食类短视频创作者。有创作者将这种现象归结为骤然获得关注后,创作能力滞后的表现。一位非遗短视频UP主告诉记者,虽然现在不再是非遗技法敝帚自珍的时代,但好的手艺人和传承人不一定是好的传播者。“优秀的非遗短视频要符合大众审美,要对非遗文化进行艺术化加工,还要让非遗精神得到升华。对于多数仍处于小作坊阶段的创作者而言,这些都是不可逾越的创作鸿沟。”更有非遗短视频创作者戏言:“关注来得有些晚、有些急,大家也担心,还没学会怎么跟上这波热度,热度就不在了。”具体到创作层面,冷凇表示,非遗短视频创作者目前还没有“焦点前置”意识,习惯采用逻辑性叙事,以技艺展现和技法演示为主,无法在短时间内吸引观众,从而影响播放量。此外,大家并不了解短视频的传播规律,很多非遗传承人并非最佳讲述人,这时就需要找一个合适的非遗“代言人”,用深入浅出的方式,和非遗传承人一起推动内容的创作和传播。赵晖表示,非遗短视频的破圈传播起到了软性营销的作用,观众可以通过短视频作品,了解非遗好物背后的故事和文化底蕴,进而购买非遗产品,切身感受非遗魅力。苏州的团扇、祥禾饽饽铺的非遗枣泥卷等是她关注到传承比较好的产品,除了技法传承和产品本身,这些非遗好物的破圈传播与其非遗短视频获得关注、非遗达人走红息息相关。“足够优质的产品和吸引观众的讲述方式,是非遗短视频得以广泛传播的先决条件。”行业呼唤专业内容创作者入场。当下,非遗文化与综艺节目的结合已为国潮趋势。无论是专题综艺《非遗里的中国》,还是巧妙融入非遗元素的《奔跑吧》等热门综艺,都取得了收视、口碑俱佳的好成绩。据此,非遗微综艺或许亦可一展所长。

收入分化

探索多元商业模式

快手相关负责人介绍,快手非遗创作者的变现渠道主要包括电商带货、直播打赏、付费课程、商业广告收入等。2023年,快手非遗创作者人均总收入同比增长55%,越来越多非遗创作者在快手实现了创收和涨粉双丰收,最高全年收入超800万元,最高全年涨粉125.7万。专注于紫砂壶文化的@小敏壶艺,不仅自己成为快手官方百大新人主播和紫砂行业头部电商达人,还签约了500余位紫砂合作艺人。2023年,豫剧演员@戏曲郭超超涨粉45.4万,收入增长645%;二人台艺术传承人、西北笑星@王茂林王丽霞(毛毛虫)涨粉19万,收入增长282%;冰雕技艺非遗创作者@冰块格格,涨粉125.7万,收入增长161%;舞狮技艺非遗创作者@舞狮妹,涨粉67万,收入增长911%。抖音方面,过去一年,抖音生活服务非遗类商家数同比增长215%,非遗团购商品订单量同比增长356%,购买非遗团购商品的用户数同比增长328%。90后下单量最多,00后下单量增速最快。非遗传承人的带货销量同比增长249%,购买非遗好物的消费者数量同比增长203%。其中,祥禾饽饽铺枣泥卷、苏绣团扇、柳州螺蛳粉、八窨茉莉花茶和汝窑主人杯是最受用户欢迎的非遗好物。不过,也有非遗短视频创作者透露,目前从业者收入分化明显,头部创作者在内容和直播带货等方面都能获得较好收益;但是数量更多的腰部及腰部以下创作者,主要收入来源还是平台的流量扶持和播出收益分成。不同于非遗技艺类传承人可以直接通过平台售卖产品,表演类非遗创作者更多是通过短视频获得关注,从而争取线下表演机会。但是,他们的精力和市场定价都存在天花板,全情投入做视频还是参与线下演出赚钱,是此类创作者需要面对的两难选择。冷凇表示,当下非遗短视频的变现方式仍然比较单一,希望能有更多行业、品牌看到非遗蕴含的巨大商业价值,探索更多元的商业合作模式。

线上线下联动

非遗短视频+文旅大有可为

2024年春节期间,快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