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历史上,屈绍金有什么故事?

作者:铁面人解读历史人物

屈绍金老人,邳州跑竹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屈绍金,邳州跑竹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这里是屈绍金出生的地方、这里也是屈绍金与跑竹马结缘一生的地方。邳州跑竹马岸边的、是屈绍金跑竹马分布在江苏省邳州市境内的大运河两岸,其中滩上跑竹马最具代表性,是为邳州跑竹马的源头。跑竹马、在屈绍金这个家族,已经传续了好几代。那时自己祖父,自己祖父叫屈裕岭,自己的曾祖父叫屈宝成,那朝上自己就不知道了,下面屈裕盛是自己的父亲,以前自己祖父、这个也跨鞑子,跨鞑子、他给我们滩上街西村那个姓梅、叫梅芳菊,他两人要比赛,东头竹马会 西头一个,都是、我们自己祖父都搁东边跑,他搁西边跑,跑的很好的。受家族的影响,屈绍金从打记事起、就羡慕那些穿着漂亮的服装、摇着鲜艳的龙凤彩旗的跑竹马,那时候、一听到跑竹马的唢呐、锣鼓响,屈绍金即使正在吃饭、也要立刻扔下碗就往外跑。听说从十二岁的时候,就随着他家的祖父参加了这个跑竹马演出,他本人爱好、从小就爱好这个,并且、家里祖辈是搞这个的活动。但是今天、已事过境迁,相习成风,可令万人空巷的邳州跑竹马只能成为邳州人残存的映像。你看你人都睡觉了都十二点,人群众起来、一听喇叭号一响,吹喇叭那个号一响,我们会来了、赶紧起来看。张吉桂说:“所以说俺这个演的牵扯太大,有十几个乡,到八集这边到宿羊山西搁,这边朝北、到山东这片,你牵扯四方、牵扯大。牵扯四方,牵扯大、是说当今的跑炮竹影响广泛,如今老艺人的描述已成为一种历史景观。但今年、屈绍金觉得机会来了,因为疫情的原因、这一年滩上村的很多年轻人没有外出打工,对跑竹马的衰落心有不甘的屈绍金觉得、这倒是一个让跑竹马再火一把的大好时机。为此,屈绍金一家家的跑,希望把跑竹马的队伍重新招呼到一起。屈绍金登门的第一家就是他的老伙计,曾经当过会头的张瑞。找人那个主要劳力、都上外打工的,在家的只有干建筑的、还有这个搞电焊的、开超市的,这些人还能在家。张瑞言:“每年的吃不上喝不上,他还都能跟着弄弄,自己报名,好比说我不是一上来就搁庄上就是带个会头,那不就是上我家里去,俺小孩能去、你得叫去,那到点了你去选。”尽管心存疑虑,但张瑞还是对屈绍金的想法全力配合,因为、他知道屈绍金的性格倔强,他想办的事情总要想尽一切办法去实现。屈站长他有耐力,旁人他搞不成这个。古心说:“自己特别佩服这位传承人,就是跑竹马这位,他这么敬业,自己从头看了一下、因为这个东西它不是一个人可以完成的,它是必须是一个团队,而且团队的话、还必须还要有一个敬业精神,你要能坚持下来。”张吉桂讲:“文化大革命后期,屈站长找自己商量这个事,就是、意思什么,先把人才得选出来,你这二百多口子人、分两三个组,这老鞑子好几个,一下跑不开、得匀三下跑,然后站长就托付给自己。”屈绍金、张瑞、张吉桂这一代老艺人满怀重振跑竹马雄风的心愿,但是、他们也清楚地看到,年轻人离乡背井地去追梦,不仅意味着观众的流失、也意味着演员队伍的断层,更意味着经过经济大潮的涤荡、年轻人价值观的改变,而这、也是屈绍金他们这批老艺人最大的苦恼。找不到人了,找不到人、你找人就得给多少多少钱,我要上外打工,人搁外打工、你喊人也不来。重新排练跑竹马要花钱,重新置办服装道具要花钱,钱从哪里来、最应急的办法只有两个,一个是借、第二个办法是拿自己的钱垫上。张瑞讲:“找人家、人家都不去,都嫌钱少,然后就说是、我另外再给你加钱,这很苦恼。”自己家里还有点积蓄,能拿十万八万的,那会想给小孩盖房子的、给他们盖房子的。家里准备盖房子,就转出来,先把这个竹马搞起来、以后再盖房子。当时,自己拿三万块钱、到苏州、买服装道具。屈站长接着呢就上苏州去买东西,带三万块钱自己拿出来的钱,到苏州头一趟买一部分,第二趟、又去买一部分,第三趟才买全,后来我们打那开始就没断了。郭锐讲:“好在呢这个后期、我们把这个跑竹马资金来了以后、我们把这个屈站长原来垫付的一些资金,我们都一一兑现了。”屈轩庆言:“自己爷爷开始做这个东西的时候,他不是为了钱,为了钱的话、他也不会出来做这个事情,按照现在的话、自己爷爷可以在家里面对不对,领个退休工资在家里面,很开心、我们家里面现在是四世同堂,非常非常的安逸,但他现在每天都要东跑西拉的,每天都要走”。但是一些旁观者,包括屈绍金的老伙计们还是不明白,屈绍金舍家抛财、不顾一切的要促成跑竹马这件事到底是为什么。为什么呀,你自己甘情愿啥的,对吧,把这个钱花给这个跑竹马。张瑞讲:“自己就说的、自己说咱这个岁数了,你看你做嘛的,能、成吗,他说咱这个、这非物质文化遗产咱不能扔了。”我们跑竹马、这个道具呢,就是马壳马头,这个马头也是我们跑竹马当中最主要的道具,这马头的制作、也都是相当复杂。但凡民俗,他都是一个面向一个地区的民众行为的一种活动,它其实是一个地方的私生活,那么在这个私生活里面、他们分别在讲述自己的故事,这就是为什么在全国各地有很多的跑竹马、但是他们所内在孕育的文化系统是不一样的,因为他们有机的生长模式并不是统一的,那么、邳州的跑竹马,他形成的内在机理是什么呢,就是战争。谈到滩上跑竹马,它是有历史根源的。《邳州志》载,绍兴十年(1140年)八月,韩世忠围淮阳、金人来救,世忠迎击于泇口镇,南宋名将韩世忠即在泇口 滩上抗金,这一事迹自然在邳州带广为传颂,并由此而演化出的跑出马。在杨乃乔看来:“自己觉得这个历史的追问很有意思,因为历史呢、它是一种记忆性的文化承传,它作为这个民间的一种艺术现象、它具有很悠久的历史、历史时传性,那么自己觉得很有意思的是、如果说这项活动他在历史的早期的军事文化中承存下来 一部分元素,而且把它民间化,把它娱乐,把它带入到就是农祀的这样的活动中,表达一种特定节日的这样一种欢庆,同时呢、又给出自己一种信仰的表达。”显然,在屈绍金看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就不是简单的技艺的传承,而是在技艺的帮助下、使地方性知识进行最有效的传递。虽然你年龄、你看屈老师七十多岁高龄了,他并不是像有些部分老年人那样、好像什么很保守了、思想很保守了,对这些、不能接受新思想了、新观念了,他不是这样。任何事情,你不能老是停留在一个水平上,自己就给文化馆商议,自己说咱得创新,怎么创新,自己说根据在原来的基础上、跑竹马原来的基础上,这十个人呢、我们变成二十个人、变成三十个人,我们阵势跑着,老阵势是传承下来、不能丢失,一定要按照阵势跑。另外,你为了迎合现代人民思想、没法成全,你必须得创新,你还是老一套,打锣鼓、还是那十个人跑,没有人看、没人看,那不新鲜。你人员多,人员多你三十多人、二十多人,万马奔腾、那个气氛渲染的好。马多跑起来,气势比较壮观一点,然后就是说、阵容也比较庞大,让人、让观众看起来呢,也比较有那种场景,赏心悦目的感觉。时间方面,也得有削短,你要按原来的那个跑阵势,那你搁那晃晃,跑一圈绕一圈绕、那很时间长,要是到哪比赛以后、哪叫你弄那么长时间,给你三分钟五分钟,那你是真没一点法,不管你参加比赛那不行,都得、都得创新,创新。屈绍金,首先壮大了跑竹马的演员阵容,同时、压缩了表演时间,更重要的、是对传统阵法进行重新整理、筛选,即把原来的十六种阵法整合为十种,从而使其象征意义更明确、也更具观赏性。我们跑这个,以前呢、有十五六种,后来自己从2006年、彩排练舞自己给总结了,这十六种呢、有的是重复的,有的呢很短、横那溜一圈就是一个阵法,那不叫阵法,你像一个乌龙摆尾啦、狗尾巴圈子啦,像排成阵也是一个阵法,那都不行,现在自己给归纳、十个阵势,从一到十,一遛长蛇阵、二龙出水阵、三仙诱敌阵、四门兜底阵、五虎寻羊阵,六神阵、七星阵、八卦连环阵,还有这个九宫阵,这个十字梅花阵。接着,屈绍金在对儿童跑竹马的培训中,大胆地对伴奏音乐进行了改变,使之成人跑竹马有一个明确的反差,这最大区别呢就是音乐方面,音乐方面不用锣鼓了,都用那交响音乐,很好的、很美的。不仅在跑竹马的外在形式上,屈绍金竭力使它更具时代特点、更便利地方性知识的传递,而且,在对跑竹马表演的观念态度上,屈绍金更是打破了传统的固有观念,从而、使跑竹马这门源自农耕时期的民间艺术注入了时代的色彩。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