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七月半”裹馄饨!

文 | 崇福烂笔头

五、六十多年前的盛夏时节,正是农村“双抢”大忙季节,太阳火辣辣地照耀着大地,下午2点钟社员们出工下田插秧,双脚伸到水田里会被烫得缩起来,尽管如此,那还得忍着,离“关秧门”越近,越是关键时刻,也是身体极度疲惫的时候,此时,生产队长为了鼓舞大家的斗志,就在这个当口告知了社员们过“七月半”的日子,于是,社员们被注射了“强心针”,潜能又被激发……

经过约10多天起早贪黑的艰苦劳作,秧苗插种赶在立秋这一天全都完成了,接下来进入早稻谷的脱粒阶段,相对有点轻松的感觉了。

“七月半”裹馄饨!
“七月半”裹馄饨!

(图片来自网络)

过“七月半”,似乎全大队的许多小队长私下里通了气那样,会有序地错开日脚。

前一年或当年家里有老人过世的人家,必须在七月十三这一天率先过“七月半”,这是老底子就传下来的规矩。

过“七月半”的前一天夜里,差不多整个小队的男男女女都赶到畜牧场,在那里围着观看斩杀肉猪。一般小队要杀两头猪,农户多的小队要三头猪。猪杀好后就按照部位一刀肉一刀肉地分好,然后,抓阄,一家一户按序拿回家。整个过程要从晚饭后一直忙到后半夜。各家各户拿回肉以后,又得赶往大队机埠排队等候买皮子。

此时,虽然是半夜,但这里灯火通明,机埠摇皮子的屋子外已经排起了长龙,前来买皮子的人要等个把钟头才轮到,有的好不容易轮到了,恰好卖完了,那还得再等。一般人家要买回七、八斤皮子,有的人家则达到十多斤。

而有的小队在过七月半的时候,畜牧场里没有可斩杀的猪,那得由农户自行到集市上购买猪肉了,因此,早上三、四点钟就得赶到集市上食品公司的肉摊前排队,去晚了就买不到了。

无论是小队里分肉还是上街买的肉,分量都是“卡扣”的,不会太多。老古话,一斤四两肉“回神”(十六两为一斤)。即,敬神、祭祖的猪肉只要一斤四两就可以了。不比现在,人们过节敬神、祭祖都要三、四斤肋条肉。

敬神、祭祖用的猪肉要一刀成型(够分量),这叫刀头,不能解(补刀)刀。猪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为富有营养的食材。此外,猪在农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猪肉祭祖也感恩祖先辛勤劳作的意思。而鱼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年年有余、富饶和吉祥,也寓意着家族生活美满、顺风顺水。

用鱼肉祭祖代表着对祖先的怀念,同时希望家族能延续吉祥、幸福的传统。鸡肉在中国传统中象征着长寿、喜庆和吉祥。用鸡肉祭祖有感恩祖先、祈求家族成员健康长寿的意义。总之,祭祖时用这三样肉,是希望表达出对祖先的敬意和怀念,同时寄托着对家族成员的美好祝福。这些习俗源于中国古代的农耕文化和传统理念,至今仍广泛传承。

“七月半”裹馄饨!

(图片来自网络)

“七月半”裹馄饨!

买回了肉、鱼和皮子,一家之主就在肉墩头上剁肉馅,肉里放了许多剥了皮的葱蒲头,有的人家还会再加入一些榨菜,再放些食盐一起剁得细细的。

女主人早早地从河边剪了许多芦荟叶洗干净,在大门间里摆好竹匾,等肉馅好了,就和孩子们围着竹匾开始裹馄饨……尽管天热出汗,但不能摇蒲扇,因为摇蒲扇会把皮子吹干了,所以得忍着。

馄饨里的肉馅也只有一点点,有道是:捞得牢捞点葱,捞勿牢捞个空。孩子要是把肉馅放得多了,妈妈则会埋怨一番,叮嘱他们少放一点,免得肉馅不够用。裹好了肉馄饨,还要裹干蒸馄饨。干蒸馄饨的馅大都是甜味的,用红糖和面粉掺和一下。

“七月半”这个节日源于早期的农作丰收秋尝祭祖,其诞生可追溯到上古的祖先崇拜与农事丰收时祭祖。古时人们对于农事的丰收,常寄托于神灵的庇佑。奉祀先祖在春夏秋冬皆有,但初秋的“秋尝”在其中十分重要。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人们向祖先亡灵献祭的仪式,把时令佳品先供神享,然后自己品尝这些劳动的果实,并祈祝来年的好收成。

烧好了肉、鸡(七月半大多数人家用鸡蛋代替)、鱼和其它两个素菜后就开始祭祖了。当然,这一天的桌子上不能少了一碗热气腾腾的水馄饨和干蒸馄饨,就像“清明节”这天少不了芽麦圆子,棕头圆子是一样的道理。过节敬神祭祖是农家必需的一个程序,一般在年夜里、清明节和七月半才有这样庄重的仪式。

等敬神和祭祖差不多了,亲戚也就陆续地到了,有的亲戚则早早地过来搭把手裹馄饨。亲戚稍坐片刻,裹好的馄饨就下锅了,吃上一碗滚烫的馄饨作为点心,尽管吃得大汗淋漓,但这样的美味毕竟等待了一年。

在大集体时代过“七月半”,小队里是放假的,家家户户热热闹闹,有的人家,亲戚同在一个小队里,就不相互来往了。大都数人家要摆上好几桌,男男女女老老小小好不热闹。

桌上的菜虽比不上现在过节那样丰盛,但绝对是无公害的。甏里菜烧肉、红烧鲢鱼、豆芽菜烧千张、小白菜烧芋艿、冬瓜等。有一碗馄饨垫肚,中午饭省了些米饭和小菜。

吃过了饭,男女老少就在大树下或竹园旁乘风凉,大人们回忆着刚刚经历的“双枪”,言语中有伤感也有乐趣,不乏有笑话引逗大家嘻嘻哈哈。竹园里,孩子们在一枝枝竹腰间攀着相互追逐,或绞上蜘蛛网搭知了,或在河浜里围着木船游河跳水,岸边的奶奶则大声喊着孩子们早点上岸……

“七月半”裹馄饨!
“七月半”裹馄饨!

(图片来自网络)

女主人此时正在家里蒸糖馄饨,刚蒸好的馄饨,要用冷水淋一遍,这样做,馄饨冷了皮子也不至于硬邦邦的。

淋好冷水的糖馄饨,馅是糖色的,皮子是白色的,铺馄饨的芦荟叶是绿色的,煞是好看。蒸好的馄饨一部分自己留着,其余的让亲戚带回家。蒸好了馄饨,女主人拿了桑剪,到自留地里剪了许多芦稷粟,分给正在树底下乘风凉的人们一起品尝。

“七月半”裹馄饨!
“七月半”裹馄饨!

(图片来自网络)

正值午后时分,太阳异常火辣,但竹园边还算阴凉,虽然没有一点风,但手中有一把蒲扇,此刻还是非常惬意得,人们在这短暂的节日里,享受着一丝幸福……

“七月半”被称为“中元节”,则是源于东汉后道教的说法。道教有“三元说”,“天官上元赐福,地官中元赦罪,水官下元解厄,“中元”之名由此而来。

“七月半”结束后,迎接大家的还是艰苦的劳作:许多捆头稻还在田埂上或在田横上等待着甩稻脱粒,种好的晚稻田要进行田间管理,早秋蚕也即将喂养,桑园除草也得抓紧了,脱了粒的稻谷要乘着天气晴好晒干了卖给粮站,说不准台风来了耽搁还粮的时间……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