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东软系业绩疲软,资产证券化能解决问题?“软件教父”刘积仁一口气拆三子公司赴港上市

作者:酒死了

实习记者|刘晓涵

5月31日,东软集团(600718。SH)的东软医疗和东软西康也提交了在香港上市的申请,此举引起了人们的担忧。不久前,2020年9月29日,东软教育(9616.HK)刚刚上市,迄今市值约为45亿港元。

1996年,东软集团(600718。SH) 可用。作为中国第一家上市软件公司,创始人刘继仁年仅41岁,是中国第一位计算机应用医生,市场称他为"软件教父"。

25年后,也是东软集团成立30周年之际,刘继人与东软教育、东软医疗和东软西康同时IPO、中金公司、高盛为协办单位。三驾马车的推动力,"软件教父"刘继仁为什么这么着急,什么是资本局?

<h3>刘继仁的《东软系统》</h3>

1987年,刘晓波从美国留学归来,1991年,刘继仁创立了东软,五年后登陆A股主板。在东软集团成立之初,刘强东试图效仿微软,依靠通用软件起步,东软集团的第一款产品就是通用软件"程序自动生成器"。

然而,由于中国软件销售猖獗,第二年收入急剧下降。从那时起,刘决定转向工业软件或IT服务。

根据Sadie Consultants等组织对IT行业研究的分类,IT业务一般分为硬件、软件和IT服务,IT服务包括软硬件支持维护、系统集成、IT咨询、IT教学培训、IT外包和网络服务。

这一决定为东软当时继续运营提供了一条途径。如今,根据东软集团2020年年报,东软的主要业务包括医疗保健和社会保障、智能汽车连接、智能城市、企业财产协会等。

东软医疗和东软西康的分拆是东软医疗保健业务的一部分。其中,东软医疗主要从事大型高端医疗设备制造,东软西康经营云医院和健康管理。

除两家IPO子公司外,东软的医疗健康业务还包括"智慧医疗"信息化建设、智慧医保、宇霸智银医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综合解决方案,以及从事东软望海医疗机构运营管理和数据服务。

<h3>为什么要拆分列表?</h3>

即使东软的规模如此之大,其盈利表现也一直不尽如人意。2018年至2020年,东软集团营业收入将分别为71.71亿元、83.66亿元和76.22亿元,2019年和2020年同比分别增长16.66%、-8.89%,合并长期净利润亏损额为-1.03亿元、-1.67亿元和-0.17亿元。

此外,东软的经营状况也非常不稳定,2018年至2020年期间,母公司的收入从人民币50.37亿元增长8.40%至人民币54.6亿元,随后下降12.58%至人民币47.73亿元。与此同时,2020年国内净利润同比增长66.36%后,2020年增长了两倍多。

业绩似乎在东软集团的"过山车"上,在上市30周年之后,开始在分拆中寻找新的增长点。

至于同时提交两份上市申请的原因,从刘强东接受《中国证券报》采访时可以看出一两个"东软集团的战略目标是通过新生态不断整合资源,促进东软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记者综合东软医疗、东软西康和东软教育的数据发现,三家公司整体营收处于上升通道。从2018年到2020年,东软医疗的收入将分别为人民币19.12亿元、19.06亿元和24.59亿元人民币;

如果股价理想,分拆将为东软提供可观的资本溢价,从而提高市值和融资能力,但它也需要警惕降低母公司资产运营质量和效率的可能性。

<h3>东软医疗:经销商客户涉嫌行贿</h3>

5月31日晚,东软医疗向香港联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请,但在2020年6月,东软医疗震惊了A股板,因缺乏信息自愿退出。

据悉,2014年,威智环球、高盛、同和、东软控股共投资11.33亿元,购买东软医疗股份,并增资东软医疗。

随附的投注协议显示,如果东软医疗在2022年9月30日之前未上市,则需要履行其回购义务。现在东软医疗已经改变了其港股,这是其上市紧迫性的一个很好的想法。

东软医疗的主营业务是医疗设备,其中2020年CT扫描仪销售收入占52.6%,是东软医疗的核心产品。根据Frost Sullivan的数据,2019年东软医疗在中国的CT持股占中国市场的10.4%,在国产品牌中排名第一。

根据招股说明书,东软医疗在2018-2020年(报告期)的收入分别增至19.12亿元、19.08亿元和24.59亿元,但净利润从2018年的1.68亿元分别下降至2019年和227.58万元。

记者查阅招股说明书发现,东软的成本和费用并没有明显增加,因此亏损是由于一个名为"其他收入和收入"的项目减少了653.7万元。

据透露,2018年东软医疗将以知识产权为代价投资一家公司。通过出售本项目下的其他无形资产,东软医疗的收入为人民币5250万元,占全年净利润的31.14%,净利润超过1亿元人民币。

此外,在报告期内,政府对东软医疗的补贴分别为8,071.4万美元、467.05万美元和9809.2万美元,占收入的4.2%、2.4%和4.0%。

事实上,东软医疗的销售似乎并不顺利。其报告期内的主要客户包括客户A至客户F六,除客户F和客户G外,其余均为经销商,据了解,客户G也是东软医疗的五大供应商之一。

2018年,东软向第四大客户销售G的毛利率仅为18.9%,是当年正常毛利率39.9%的一半,而在2020年,贡献收入13%的最大客户F,非洲国家卫生部从前五大客户中消失了。

根据招股说明书,东软医疗从前五大客户中获得的收入份额,从2018年到2020年分别为28.2%、21.9%和17.6%,占比不到20%,逐年下降。

东软系业绩疲软,资产证券化能解决问题?“软件教父”刘积仁一口气拆三子公司赴港上市

此外,东软医疗的一位经销商客户最近陷入了贿赂的困境。中国检察院近日发布一份名为《一般检查二号刑事起诉书第2号(2021)Z5》的起诉书,显示2017年"东软"CT四川甘子代理成都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某在县人民医院准备购买"东软"牌CT设备,通过贿赂180万元手段,最终以897万元人民币的中标成功中标。

<h3>东软西康:低价没有抢走市场</h3>

东软西康依靠构建云医院网络,将城市中的政策制定者、医疗保健提供者、患者和保险公司连接起来,以实现对健康资源的公平获取和更高效、更高效的医疗保健服务。

根据Frost Sullivan的说法,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东软已经覆盖了25个城市云医院平台,使其成为最大的云医院网络,但它毫发无损。

2018年至2020年(报告期),东软西康的营业收入分别为人民币3.18亿元、4亿元和5.03亿元,收入增长,政府补贴分别占当前收入的11.95%、8.00%和3.18%。即便如此,东软的净利润分别为-2.32亿元、-2.18亿元和-1.99亿元,仍持续亏损。

东软锡康的主要业务包括云医院平台服务、云健康服务和智能医疗健康产品。据悉,云医院平台成本包括云医院平台的开发和连接成本,按不同平台划分,云医疗服务包括医务人员福利费用和设备折旧,云医疗卫生服务包括医务人员费用、设备折旧和租赁费用。

据招股说明书披露,东软黑康主营业务毛利率有所下降。2020年,云医院平台服务的毛利率从2019年的59.3%大幅下降至38.1%,智慧医疗产品的毛利率从2018年的30.8%下降到201年的18.5%,而2020年为19.0%,而云医疗服务报告期的毛利率也从2018年的23.9%下降到2019年的20.0%。

对此,东软西康解释说,云医院平台毛利率的下降是由于2020年引入了更多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的项目,而智能医疗产品和云医疗服务毛利率的下降是由于低成本的竞争策略。

即便如此,东软先生并没有受到大客户的青睐。从2018年到2020年,东软的五个客户分别占总收入的14.3%、21.8%和16.2%,其中最大的客户分别贡献了6.4%、8.5%和5.0%的收入。

根据招股说明书,只有一个年收入超过5%的客户不是固定的,全部来自智能医疗产品的无利可图销售。东软也是2018年五大客户之一。

此外,在低成本战略下,近年来,东软西康的营销费用占比一直比较高。2018年至2020年,东软的营销和推广费用分别占总收入的27.85%、24.20%和19.23%,其中员工福利分别占营销推广费用总额的70.0%、70.7%、71.5%和73.6%。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