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时隔两年 教育部为何再次强调中小学手机禁入课堂?

作者:环球网

来源:中央电视台新闻客户端

从今天(3月1日)开始,全国各地的中小学开始开学。为了保护学生的视力,让学生专心致志地在学校学习,防止沉迷于互联网和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教育部近日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的通知》,要求学校应告知学生和家长: 原则上,个人手机不应带入校园。学生确需携带手机进入校园的,必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以书面形式提出申请,该手机入校后应交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教室。

新学期新政策:禁止将中小学的手机带入教室

今天,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提出,从本学期开始,将手机纳入学校的日常管理,学校应有统一集中保管学生的手机设施设备等要求,同时还提出根据当地情况,开发切实可行的学校学生手机管理系统。寒假期间,在北京丰台第二中学,一直通过学生会、家长网上征集等渠道,对管理学生在学校使用手机进行讨论,现已形成丰台第二中学学生手机使用通知书。

时隔两年 教育部为何再次强调中小学手机禁入课堂?

北京市丰台区丰台第二中学校长何世明:我一拿到这张纸条,孩子就知道我的手机带不拿,什么时候可以使用,什么条件带,用什么程序要有,没有时间学校给我提供什么方便,家长在家怎么办, 非常详细,非常具体。

时隔两年 教育部为何再次强调中小学手机禁入课堂?

据介绍,目前,北京学校有一些实施方案,为了实施更加人性化,从本学期开始会针对不同年级的班级制定不同的规则。

时隔两年 教育部为何再次强调中小学手机禁入课堂?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王天军:在清华大学附属学校,我们用来给他们(学生)自我管理,也就是说,也许一堂课他(学生)在班主任的带领下,他(学生)会制定一个班级管理手机的惯例,我们讨论如何合理地使用手机,我们的班级应该如何做。

时隔两年 教育部为何再次强调中小学手机禁入课堂?

此外,记者在采访中也注意到,很多学校将"电话看"设备也纳入校园管理规范。

时隔两年 教育部为何再次强调中小学手机禁入课堂?

北京市第十一中学德育副校长谭学涛:规定和手机一样,因为在学校里,每个办公室和走廊都有相应的电话,老师也有一些沟通方式,所以家长要找孩子,或者孩子联系家长,沟通没有问题。

时隔两年 教育部为何再次强调中小学手机禁入课堂?

北京市委教育产业委副书记李伟:我们其实被划分为不同的年龄组、不同的需求,而我们教育供给侧结构的改革,年龄越低,越切越应该越明确,让他远离手机,我们可能年纪越大, 我们的管理风格需要越科学。需要解开屏蔽的组合,帮助孩子学会控制,其实比简单的"一刀切"不允许接触,更有价值。

地方管理措施更细致,更具可操作性

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的通知》,以保护学生的视力,让学生专心致志地在学校学习,防止沉迷于互联网和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明确"禁止手机进入教室"的通知中,要求学校细化管理措施,应设置校内公用电话,设立校长沟通热线,探索使用电子学生证带功能拨打电话或为其他家长提供方便出入学生等措施,解决学生和家长的来电需求。为此,地方当局也在探索具体方法,以发展更具可操作性,更符合学校实际管理的要求。

山东省于2018年通过了地方立法,成为全国第一个禁止中小学生携带个人手机和平板电脑进入教室的省份。但是,今年春季初,进一步引入教学和安置作业不依赖电子产品,使用电子产品进行教学时间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时间总长度的30%等规定。

时隔两年 教育部为何再次强调中小学手机禁入课堂?

在江西省南昌市,新学期通过讨论形成班级大会,实行统一班级管理,实施禁止学生携带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进入校园的规定,并加大监督力度,也为学生手机进入校园、进课堂带来什么问题, 这些问题要把老师和学生家长梳理在一起形成共识,同时,老师和学生家长们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时隔两年 教育部为何再次强调中小学手机禁入课堂?

江西省南昌市第27中学校长谢军:当然,以后我们也会采取一些活动,让孩子们了解这项政策的落地。特别是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会触摸已经有手机上网或手机游戏成瘾儿童,这方面的具体沟通,让他们正确理解,保证我们孩子的身心健康。

时隔两年 教育部为何再次强调中小学手机禁入课堂?

在山西长治是推出电子学生证,全市160多所学校,12万多名学生使用,不仅实现了亲子通话,还能及时让家长知道孩子到了学校,当孩子有危险时,还可以用临时的"SOS"键报警。

时隔两年 教育部为何再次强调中小学手机禁入课堂?

山西省知直城市教育局信息中心主任董茂才:简单地用堵路法,学生的反感度比较高。我们采用屏蔽和疏通相结合的方式推广使用电子学生证,在学生和家长自愿的基础上,电子学生证可以有效解决学生与家长和学校、老师之间的沟通问题,也在学生的管理中发挥作用。

2018年对规范学生使用电子产品的要求已经提出

人们一直在寻找使学生更健康,更合理地使用电子产品的方法。早在2018年,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体育总局等八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儿童青少年短视综合防治实施方案》,已首次提出规范电子产品使用。

在《方案》中,在使用方式和时间上,学校及家庭要求科学使用电子产品,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教室,进入学校进行统一保管。在家庭中,家长要求陪同孩子学习,尽量减少使用电子产品,非学习目的,不超过15分钟,用于学习目的,还要控制在30-40分钟以内。

时隔两年 教育部为何再次强调中小学手机禁入课堂?

教育部体育健康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自2018年《八部门预防控制近视文件》发布以来,各地都采取了非常有效的措施。到2019年,我们的整体近视率将下降3.4个百分点。但2020年的爆发应该说明,很多学生都是在家学习,通过网上学习,大量使用电子产品,所以视力的下降已经变得非常明显,初步统计都在10个百分点左右增加。

今年春季开学前,教育部再次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的通知》,提出学校应将手机管理纳入学校日常管理,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应携带个人手机进入校园。

时隔两年 教育部为何再次强调中小学手机禁入课堂?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陆玉刚:这次教育部下发了手机管理通知,坚持灵活管理与刚性要求相结合,对校园提出了有限的介绍,禁止进入课堂这样的明确要求。同时,学校需要提供必要的手机统一管理设备,同时也要求学校老师,不能通过手机安排作业,还要要求学校和家庭加强沟通和联系。

持续推动校园手机管理背后的思考

从2018年教育部首次提出禁止手机进入校园,到两年后的今天,为什么要重新强调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手机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来看看记者的调查。

虽然许多中小学生说手机是学习的必备工具,但他们可以查看材料,查找课件,观看教学视频等。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由于智能手机功能众多,中小学生自控力差,很多学生使用手机方向经常"跑掉"。

时隔两年 教育部为何再次强调中小学手机禁入课堂?

记者:你每天用这部手机做什么?

山东省济南市小学生:以学习的名义观看短视频。

时隔两年 教育部为何再次强调中小学手机禁入课堂?

江西省南昌市的初中生:看手机肯定与学习无关,当然更有趣。

时隔两年 教育部为何再次强调中小学手机禁入课堂?

山东济南学生家长刘庚:起初是让他学会查阅教材,却发现他抬头看到的纯粹是娱乐的东西,家长们肯定会生气。

记者发现,大多数受访学生使用智能手机是为了休闲娱乐,不仅偏离了学习的初衷,使用时间也难以控制。

时隔两年 教育部为何再次强调中小学手机禁入课堂?

江西省南昌市的初中生:我玩手机的时候,原来约定一个小时,但实际上我可能会玩一个半小时。只要我有手机,看视频的时候基本上不在乎时间。

时隔两年 教育部为何再次强调中小学手机禁入课堂?

江西省南昌市初中生:其实不是很能克制,比如晚上写完作业后,放松一会儿,想看一些小视频,看看9点钟就看11点多了。

据了解,不少中小学生家长配置孩子手机是为了解决学校出行安全问题,了解学校的学习情况,但在实际的校园生活中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时隔两年 教育部为何再次强调中小学手机禁入课堂?

江西省南昌市27中学教师谭笑:以前,虽然我们也有一些措施,让他(学生)交出手机,但总会有孩子控制不住自己,他们会偷偷藏起手机,在体育课上,课间或者不想听课的时候偷偷溜出去, 只要他玩,同桌就会互相看,很打扰他们的学习。

时隔两年 教育部为何再次强调中小学手机禁入课堂?

出于学生成长和健康多重考虑,教育部门继续推进移动校园管理。两次出台学生手机管理规定。我们注意到,《条例》不仅要求学校采取措施加强管理,而且在家庭教育中发挥作用。

时隔两年 教育部为何再次强调中小学手机禁入课堂?

山东省济南市学生家长刘庚:我们家长还是支持,因为他们不需要带手机去,不得不进校联系,而孩子带手机,其实有时候弊大于利。

时隔两年 教育部为何再次强调中小学手机禁入课堂?

山东省济南市学生家长韩伟:在学校你带手机是没有必要的,带进学校相当于带了一台游戏机进来,也许全班都会受到影响,所以我觉得手机不进校园是正确的。

未成年人过度使用手机造成的伤害是不可逆转的

调查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首次接触网络的年龄一直在下降,10岁及以下开始接触互联网,第一接触网络的比例主要集中在6-10岁,他们大多通过手机开始接触网络。

据介绍,由于未成年人的身体处于快速成长发育阶段,长期使用电子产品,随着眼部负担大大增加,使近视率迅速上升。据教育部统计,2019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整体近视率为50.2%,其中6岁儿童为14.5%,小学生为56%,初中生为71.6%,高中生为90%以上。

时隔两年 教育部为何再次强调中小学手机禁入课堂?

"现在孩子的视力下降了,其实更重要的原因是孩子使用电子产品太多了,"山东省济南市宝山学校初中校长高燕文说。

时隔两年 教育部为何再次强调中小学手机禁入课堂?

目前,我国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前列,医学专家指出,近视显得年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过度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除了导致近视高发率外,未成年人过度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后,还有更多的疾病。

时隔两年 教育部为何再次强调中小学手机禁入课堂?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眯眼小儿眼科主任傅静:我们也发现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一种疾病,那么它也是一种眯眼,这是一种内眯,发生在我们现在发现年轻人是5、6岁的年龄, 而这种眯着眼睛最大的问题是,看东西总有双重阴影,会严重影响他的生活和学习。

时隔两年 教育部为何再次强调中小学手机禁入课堂?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主任魏文斌说,特别是过早使用电子产品的幼儿园儿童或年幼儿童,这是社会上非常普遍的现象。手机和平板电脑是一种"电子保姆",可以让我们过早地消耗我们的远见储备,然后过早地进入近视。所以当他上学的时候,学习任务很重,但户外活动也不能很好,所以近视发生得越来越重,所以形成了恶性循环。

时隔两年 教育部为何再次强调中小学手机禁入课堂?

过度使用手机除了对未成年人的身体伤害不可逆转外,通过手机进入虚拟网络世界,如果不加以引导、限制,容易使未成年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问题。

时隔两年 教育部为何再次强调中小学手机禁入课堂?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王天军: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思考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让他们真正成为我们的帮手,而不是一个会损害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健康的工具。

(央视记者 柴丹凤 玉良 何学国 山东 台湾 江西 台湾)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