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楚天谈吃---访汤来到“小桃园”

作者:俊俊导食
楚天谈吃---访汤来到“小桃园”

吃货们,这里是武汉地区最具有潜力的美食类今日头条自媒体平台,御姐萝莉欧巴桑,屌丝正太高富帅。你想要的,这里都有!

一般说来,到一个城市游览观光,可以有两处使人流连:玩的一处加吃的一处。玩的处所或是风景特别的好,悦目赏心,怡人情怀,既可以是奇雄险峻,也可以是纤秀清幽,总之是在乎于山水之间,在乎于建筑之美;吃的处所则多了些讲究,通常应该去品评能代表一个城市特点的风味特产一饱口福,才算领略了这个城市的民风民俗。从这个意义上讲,“吃”同“看”相同又不同,相同的是两者都能得到文化上的愉悦,不同的是“吃”,除了能一饱眼福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与享受外,还能得到口腹之欲的享受,换句话说,享受某一城市的风味美食,还给人带来了参与的乐趣。基于这一点,到武汉来游玩的外地游人,若来武汉观光,很少有不到“小桃园”煨汤馆作一番造访的。

早年的武汉并不是一个旅游目的地城市。在全国旅游一盘棋的大概念里,武汉因了交通优势,充当了各个旅游目的地之间的中转枢纽。有人调侃武汉能“看”的风景名胜加起来也就是“两菜一汤”:武昌蛇山黄鹤楼、汉阳归元寺和东湖;能“吃”到风味的鄂菜菜肴,也只有“两条鱼、一棵菜、一罐汤”,两条鱼是指“大中华的武昌鱼”、“老大兴的烧回鱼”;一棵菜是指炒洪山菜薹;一罐汤是指“小桃园的煨鸡汤”。“两条鱼、一棵菜”笔者已有专门的篇什予以记叙,本篇谈的是“小桃园的鸡汤”。

楚地饮馔习俗,十分讲究喝汤。尤其在农村乡里,哪家农妇不伺养几只母鸡呢?制作简单的煨鸡汤,也就成为平常招待贵客的最佳食物,主家早早知道有客人要来,便杀了母鸡,拔了毛,剁成块,加点盐,放进瓦罐,盖上盖,将瓦罐搁在灶火里边,然后扒些烧过的灶间草木灰,偎在瓦罐旁边,煨的时间四、五个小时不等。客人到了,主人从灶间端出煨好的鸡汤盛给客人,让客人趁热吃鸡肉喝鸡汤,这叫一热三鲜。在武汉周边乡下的风俗,新女婿上门是必喝鸡汤的,且一定要吃下两只鸡腿,不得推辞。请女婿喝汤,不仅是丈母娘的待客之道,其实暗含有考察女婿待人处事能力的意思,丈母娘可以从未来女婿吃鸡喝汤的吃相等细节上,观察到其家庭教养、家境好坏等多种信息。有的女婿吃相不好,拈起鸡肉大口大口地食,端起汤碗就喝,则往往会出丑,滚烫的汤和鸡肉不是很好入口的,所以武汉有一句讽刺吃相不好的毛脚女婿的话:“煨汤不出气,烫死苕女婿”,谓即该女婿不是很灵光,处事不算周全。

悠久饮食习俗的沿袭与传承,使得煨汤成为武汉人饮食的一大特色,在很大程度上,“喝汤”就是“请客吃饭”的代名词,甚至有“无汤不成席”、“无汤不请客”、“无汤不恭敬”的讲究。可见,煨鸡汤在武汉人的生活中所占地位非同一般。

以煨汤为其特色的“小桃园”餐馆,正是武汉煨汤特色的具象体现。

“小桃园”距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小桃园”的创始人一个叫陶坤甫,一个袁得照。陶、袁两人原本是汉口天主堂医院的厨工,1938年冬日本轰炸汉口,医院被炸毁,两人只得自谋出路。陶坤甫在兰陵路的废墟上找了块空地,搭了个小棚子卖豆浆、糯米包油条等小吃。袁得照也跟过来炸面窝。两个人的生意清淡,只能艰难维持生计。离兰陵路不远的大智路有家卖八卦(乌龟)汤和牛肉汤的小店生意不错,两人寻思,武汉人喜欢喝汤,想效仿别人开间汤馆,于是,两人决定两张桌子一合,两方灶台一并,合伙卖起了牛肉汤和八卦汤。陶坤甫在医院做厨工时,对煨汤颇有研究,两人在材料上下了功夫,所进牛肉、乌龟都要求十分新鲜,做法也极其讲究。武汉沦陷后,陶、袁两人的小棚子奇迹般地存活下来,来此喝汤的人越来越多,小棚子外常有人排队等候。陶、袁两人的汤馆煨汤好喝,却一直没有一个名号。有熟客建议汤馆竖个招牌,方便客人认门,陶、袁两人一合计,决定仿照《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故事,以两人姓氏取名,因他们只有两人,就想另加一个“小”字,而“小”字只有3划,怕生意只做能做3天,便改成有13划的“筱”字,这才有了“筱陶袁”的店名。“筱桃园”的招牌一挂就是几十年,后来,有人嫌“筱”字不好认,人们又把“筱”改为“小”,故名为“小桃园”,店名也就沿袭至今。

“小桃园”煨汤闻名于世,其实得益有王银生这样一个煨汤专家坐镇。来“小桃园”访汤的人,最得意的事也就是喝着鸡汤并能观看制汤的过程,尤其是能亲眼见到名师王银生亲自上灶,那自然会使你喝的汤平添几分味道。看王银生烹制鸡汤确是一件趣事。选用湖北省黄陂、孝感地区产的黄色老母鸡宰杀去毛,去掉头、脚、内脏(只留肫、肝、心),用清水洗净,斩成约长方型小块。葱白洗净,姜块拍松。锅置旺火上,加熟猪油烧至八成热,放入葱白、姜块炒出香味,再放入鸡块、肫、肝、心、料酒、精盐爆炒至香气扑鼻呈黄色时,盛入瓦罐中,一次加足加清水,置旺火上煨开,再改用小火上慢慢煨炖,待汤汁浓稠时即成。王银生似乎在变摩术,要不了一个时辰,黑色的瓦罐里盛着黄亮亮的鸡汤,就能上桌飨客了。没有氤氲的热气,只有诱人的淡黄油色,慢慢地喝了一口,汤很鲜美,有正宗土鸡汤的香味,如果是用人工伺养的鸡,断然煨不出这种成色。喝上三、五口,那滚烫鲜美的汤便安抚了舌头,暖了胃,口腹之欲一齐得到享受了。

消息闭塞的计划经济年代,凭借口耳相传,“小桃园”曾经风光无限,《武汉市志·商业志》记载着当年流行的一句话——“不喝小桃园鸡汤,枉到武汉来”,就是当年“小桃园”声名巨大的最好说明。即令是在饮馔品种百花齐放的今天,访汤来到“小桃园”,无论是从品尝美食的角度上讲,还是从考察市井民俗的角度上讲,外地旅游者到“小桃园”喝汤,都不会是白跑一趟没有收获吧!

楚天谈吃---访汤来到“小桃园”

由吃而生,道出文化

——《楚天谈吃》出版发行

《楚天谈吃》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是作家、美食评论家曾庆伟先生写的一本关于湖北饮食文化的随笔集,按湖北省烹饪酒店行业协会会长张贤峰的评价,《楚天谈吃》是一本“不是故事的故事,不是菜谱的菜谱,不是典故的典故”的好书;中国烹饪大师卢永良一贯主张,“要做有故事的菜,做有文化的菜”,读了这本书,你可以具体了解饮食里面的那些事,开卷有益,做菜有益。

楚天谈吃---访汤来到“小桃园”

转载请注明:湖北省武汉市今日头条自媒体#俊俊导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