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大明王朝:人头就要落地,李玄为何还惦记着芸娘?极为高明的自保

作者:正说清代十二朝

为了保证“改稻为桑”的国策顺利推行,严世蕃越过胡宗宪直接向浙江布政使、按察使下令“决堤毁田”,用以逼迫浙江百姓贱卖土地,改稻田为桑田。只是,这种祸国殃民的任务,郑泌昌等人又怎会亲自动手?他们找来了“杭州知府”马宁远和其下辖的两个知县“代行罪恶”。

大明王朝:人头就要落地,李玄为何还惦记着芸娘?极为高明的自保

堰口决堤,多达九个县的百姓受灾,时任“河道监管”李玄自然慌了神,赶紧跑到杨金水的府邸求助:

“干爹,九个县,九个县的堰口都裂了。一定是有人要决口,这是要害儿子,害干爹您呐。”

要想让领导救自己于水火,就必须把领导拉下水;即使拉不下水,也必须强调这件祸事会波及到领导的可能性。杨金水,时任“织造局总管”、“市舶司总管”,和河道监修没有任何关系,但他和李玄却是干父子关系。李玄,正是瞅准了这一点,强调了这一点。

只是,本就参与其中,亲自导演这场阴谋的杨金水,自然不为所动,不紧不慢地回应道:

“谁毁堤了?谁要害你啊?”

对于杨金水的回应,李玄心中生疑,但还不能确定杨金水是不是参与其中。于是,他继续发泄着自己心中的疑惑:

“整个大堤,九个堰口,都是儿子去年监管修建的,固若金汤一般,绝不可能,绝不可能。”

所谓“事出反常必有妖”,不可能决堤的堰口,同时决裂,这不是摆明了是人为所致嘛!

大明王朝:人头就要落地,李玄为何还惦记着芸娘?极为高明的自保

再来看杨金水的反应:

“这世上哪有金汤一般的河堤,哪有金汤一样的堰口!”

好了,有了这句话,李玄就能确定杨金水不但知道决堤的事儿,而且还和决堤的事有着直接关系。

对于杨金水而言,年底的丝绸供不上,宫中会问责;要想完成丝绸供应的任务,就必须赶紧推行“改稻为桑”的国策,参与甚至主导“决堤毁田”的可能性就出现了。

河堤决口,对杨金水有利,但却对“河道监管”李玄百害而无一利,项上的人头落地几乎是分分钟的事儿。于是,李玄开始了自保。

只是,从李玄错愕、惊呆的表情上,杨金水也已经洞察李玄的心思,开始了对其安抚和拉拢。

于是,几乎贯穿整个《大明王朝》的女性——芸娘,登场!

“芸娘!那我的衣服给他换上。”

李玄对于芸娘的垂涎,杨金水心知肚明;芸娘此时的衣着,杨金水更是清楚;在这个时候让一个衣着单薄的女子,出现在对其垂涎已久的太监面前,杨金水要干嘛,一目了然。

再来看李玄的反应——当着杨金水的面,目不转睛的盯着芸娘看;而且,在杨金水给予不满眼神,甚至主动阻挡李玄的视线后,李玄仍然明目张胆的盯着芸娘。

大明王朝:人头就要落地,李玄为何还惦记着芸娘?极为高明的自保

当着杨金水的面,李玄为何就敢如此放肆,不想活了,还是见了芸娘就无法控制自己?

更重要的是,此时的李玄能不能保住自己的人头还不一定,他的心怎么就这么大,还有心思想别的?

都不是,这是李玄极为高明的自保之术。

李玄之所以敢如此放肆,就是为了告诉杨金水:我基本明白了“堰口决堤”的内幕,所以我才有恃无恐,你看着怎么救我,怎么救你自己吧。

然后,李玄又追加了一句威胁:

“九个县呐,要是都淹了,儿子这颗头……”

多达九个县的百姓受灾,真要把天捅漏了,我会死,你的人头也不一定能保住。

这句威胁,杨金水明显听出来了,只得给出具体的“搭救”办法:

“死不了你!起来把衣服换了,就在织造局待着,哪也别去。”

待在织造局,闭上你的嘴,你就能保命!

杨金水让李玄“待在织造局,哪也别去”,到底要干嘛?

是想着保住李玄的命,还是想着东窗事发的时候把李玄扔出来背黑锅?

李玄不确定,所以,他必须给出进一步威胁:

“干爹,这事,您都知道?”

别装了,我心里有数,你要不给我一个稳妥的保命办法,我绝不听你的。

大明王朝:人头就要落地,李玄为何还惦记着芸娘?极为高明的自保

这句威胁太过明显,杨金水不能再软言安抚,威胁了一句“知道什么”后,李玄赶紧回话:

“我也不知道,知道什么。”

我知道什么,得看你怎么对我,怎么救我了。你救我,我就啥也不知道,或者堰口决堤就是天灾所致;你不救我,我就什么都知道了,大不了一块死。

对于李玄的“知道”还是“不知道”,杨金水给出了交代:

“不知道就是你的福分,我可告诉你,有些事不上秤没有四两重,可要上了秤一千斤都打不住。”

有些事,你还是不知道的好,这背后的事儿不是你我能控制、能掌握的。

只是,光威胁也没用啊,李玄的人头都要不保了,反正都会死,还会在乎你的威胁吗?所以,杨金水还得继续安抚:

“我们是宫里的人,只管老祖宗吩咐下来的事情,地方衙门的事儿捅破了天也让地方衙门的人自个儿跟自儿个踹被窝去。从今天开始,河道衙门你就不用去了,淹田死人,你都在这儿待着。”

好了,给出具体的解救办法了,你该放心了吧!

大明王朝:人头就要落地,李玄为何还惦记着芸娘?极为高明的自保

只是,对于这种结果,李玄还是不满意,“河道监管”不让我干了,也不能就这样把我踢到一边去吧。于是,李玄又追加了一个条件:

​“干爹,那赶紧给儿子挪个位置吧。”

来看杨金水给出的回答:

​“已经给老祖宗报上去了,等老祖宗的回话吧。”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这个敷衍的办法就从来没变过。给你肯定的答复,然后再把不确定性扔给上级领导,啥都办了却等于啥也没办,啥都说了却等于啥也没说。

可怜自作聪明的李玄,竟然相信了杨金水的承诺,立马高兴地想要当场换衣服,却被杨金水一句话喝住了:

“这是你换衣服的地方吗?”

现在,形势又完全掌握在了杨金水的手中,他必须将刚才差点丢掉的权威和地位,重新夺回来。

只是,在李玄连称“儿子该死”、“谢谢干爹”以后,杨金水还给出了这样一句话:

​“你不谢谢芸娘吗?”

李玄刚刚被放下的小心思,又被杨金水一句话挑了起来,杨金水这是要干嘛?

大明王朝:人头就要落地,李玄为何还惦记着芸娘?极为高明的自保

人命关天,谁会相信谁呢?李玄对于芸娘的垂涎,才是杨金水稳住李玄,并在合适的时候让李玄出来背黑锅的诱惑。

杨金水,为何能在如此被动、复杂的局面下坚持到了最后?这种走一步看三步的前瞻性、预知预判能力,绝对不容忽视。

(本文仅基于《大明王朝1566》具体演绎情节和人设解析,并不以历史史实为依据,个人观点,欢迎提出批评意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