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读郁达夫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草木无情人有情

作者:松柳堂

1922年7月,郁达夫回到上海,结束了其在日本十年的留学生涯。初到上海,他就与郭沫洛、成仿吾等投入到创造社的建设中。可一篇《创造季刊》创刊号的出版预告却意外地引起了创造社与文学研究会的论战,郁达夫身心疲惫,为此携妻一起去安庆担任教职,虽是如此,可生活还是捉襟见肘。1923年春,他把妻子和儿子送回富阳,自己则只身去上海,继续投入到创造社的建设中。这段时间也是郁达夫事业的低迷时期,虽发表了几篇小说,但诗作数量却为零,可见郁达夫内心的苦闷。

读郁达夫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草木无情人有情

郁达夫曾在《茑萝集自序》中这样描写当时的心理状态:

“我本来原自知不能在艺术的王国里,留恋须臾,然而恶人的世界,塞尽了我的去路”

“半年来因失业的结果,我的天天在做梦的脑里,又添了许多经验。以己例人,我知道世界上有不少悲哀的男女,我的这几篇小说,只想在贫民窟、破庙中去寻那些可怜的读者。”

读郁达夫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草木无情人有情

在这样的背景下,郁达夫把目光放到身边的底层劳动者身上,用小说来描写他们的生活经历,《春风沉醉的晚上》便是其中之一。

小说以第一人称来进行叙述,叙述了一位失业的作家与烟草工人陈二妹从初次见面的拘谨到产生误会再到最后误会冰消的故事。

小说中的作家因为失业,而搬到这所寓所,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他经常白天待在家中译稿,晚上出去散步,放松心情。

小说中陈二妹是一名纸烟工厂工人,从小在上海乡下长大,父亲早已去世,虽早早地步入社会,但内心却十分善良和淳朴。

小说中这样描写两人的差别:“她是不想做工,而工作要强迫她做,我是想找一点工作,终于找不到。”

陈二妹发现作家一直待在家中时,便主动伸出善意的援手。

“这一包是葡萄浆的面包,请你收藏着,明天好吃的。另外我还有一包香蕉买在这里,请你到我房里来一道吃罢!”

在和作家的聊天中,得知作家吸烟,便劝道:

“我劝你顶好还是不吃。就吃也不要去吃我们工厂的烟。我真恨死它在这里。”

看到作家穿衣不错,晚上经常出去,以为是爱慕虚荣,晚上出去是和恶棍待在一起,便劝他不要去外面和恶棍玩,请他改过。

当得知真相后,发现是自己误会了他,道歉之余也不忘鼓励他继续努力。

“噢,我错怪你了,我错怪你了。请你不要多心,我本来是没有歹意的。因为你的行为太奇怪了,所以我想到了邪路里去。你若能好好儿的用工,岂不是很好么?你刚才说的那——叫什么的——东西,能够卖五块钱,要是每天能做一个,多么好呢?”

读郁达夫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草木无情人有情

这篇小说与郁达夫之前发表的小说相比,虽也暗含着“口袋无钱,心头多恨”的情感,但小说主题并不昏暗,反而向我们展示出了劳动人民与知识分子之间美好的友情。

也是从这篇小说开始,郁达夫不只是关注自身的苦闷,也开始关注社会现实。

学者对这篇小说评价很高,

夏志清先生则在《中国现代文学史》这篇小说描写一对为贫穷所困的男女,主要表达的是人道主义的意味,但也写出人遇到纯洁的人,欲念会化除。

《郁达夫传》作者方忠认为“《薄奠》和《春风沉醉的晚上》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描写劳动人民形象的优秀的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