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上海县人民政权诞生记

作者:娱乐 娱乐大新闻
上海县人民政权诞生记
上海县人民政权诞生记

1949年5月1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20军60师178团占领马桥地区。是日上午10时许,国民党政府县长俞秋月闻讯,急率机关人员和保安队全部撤离北桥。国民党守军节节败退,炸毁俞塘河上的沪闵公路九号桥和放鹤桥,沿沪闵公路向市区方向溃逃,一路上又炸毁了七号桥、八号桥、十号桥桥面。

国民党上海县机关人员陆续逃离,最后由反动县长俞月秋带领30多人向塘湾方向逃窜。15日凌晨解放军第20军60师第178团占领国民党上海县政府大楼,上海县治北桥镇解放。

5 月15日凌晨,人民解放军178团占领作为上海县治的北桥地区,国民党123军308师922团一个营被歼。国民党军队往北溃退途中,炸毁沪闵公路八、九号桥和普慈疗养院的钟楼和水塔。

当晚,解放军派出一个营进驻颛桥镇,露宿街头。第二天下午,在颛桥中心小学操场上,人民解放军驻军组织举行军民大会,宣告本地区“解放啦”。

上海县人民政权诞生记

早在4月中旬,根据上级决定,山东滨北地区南下干部在苏北南通县北郊平潮镇组成中共上海县委员会,委员6人。南下至松江后,委员增至8人。县委制定了《接管上海县工作的初步意见》,对上海县解放后县委领导全县人民接收国民党上海县政权、消灭反动武装、建立革命新秩序、维持社会原有生产水平、支援前线等作出具体计划。至12月,县委系统干部37人,老解放区来的干部占73%。

5月18日,178团1营(连以上干部几乎全是上海子弟)率先进至莘庄。营长瞿俊时年25岁,指挥着700多名全套美械装备的官兵,正要攻击,师里突然另有任务,让其将战斗任务移交2营。2营副营长倪俨(南汇县人)赶来指挥,趴在坟头上观察敌情时,不幸中了冷枪。瞿俊闻讯立即赶来营救,倪俨却牺牲了。

5月19日上午,中共上海县委正式进驻位于沪闵公路旁的县府大楼,设秘书室、组织部、宣传部,主纪先任县委书记。后又建立城市工作委员会、干部训练班等工作机构。主纪先(1909~2001),曾名主敬承、主继先,山东莒南县石莲子镇主家岭村人,1932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6月至1949年4月先后任滨北支前政治部副主任、滨北专署教育科长、胶河县县长、滨北南下干部大队四中队政治指导员。

上海县人民政权诞生记
上海县人民政权诞生记

位于北桥的上海县人民政府旧址

当天,上海县人民政府在北桥镇宣告成立,苏南行政公署任命刘岳(江苏灌云人)为县长,设秘书处、生产建设科、民政科、工商科、教育科、财审科、司法科、公安局、税务局、粮食局和人民银行办事处等。在乡镇设办事处。

5月27日,整个上海地区宣告解放。5月底,北桥革命烈士公墓在横泾港东落成,隆重安葬在解放上海战役中牺牲的119名烈士。

上海县人民政权诞生记

6月初,上海县成立剿匪委员会,开展剿匪肃特斗争,重点打击了塘湾、马桥地区及黄浦江两岸的土匪特务。

7月,史济中(1917~1991,江西玉山人,1939年参加革命)奉命接任上海县县长。史济中后来在回忆录中称:当时“人心不定,社会秩序不好,国民党特务还在破坏,黄浦江上和有的地方还有土匪骚扰,生产不正常,贫下中农秋种时连麦种也没有,吴泾化工厂、颛桥纺织厂的原料、资金都已亏空,工人濒临失业的危险。当时呈现在上海县人民面前的是一个破败和困难重重的局面。”中共上海县委、上海县人民政府在做好接管工作的同时,剿匪肃特,整顿社会秩序,开展生产救灾,稳定市场,努力恢复地方经济。

人民政权正在完善之际,特大天灾却扑面而来。7月24日,十二级强台风、暴雨和特大潮汐同时袭击上海县和松江县地区,黄浦江邻松段、闸港段江堤突然溃决,洪水大肆施虐,大批房屋随之倒塌,数十万农田一夜被淹,受灾地区处于危难之中。刚建立各级人民政权措手不及,紧急号召民众抗洪救灾,却一时组织乏力。

7月26日,洪水逐渐退去。本地农民损失惨重,饥寒交迫,必须立即组织救济。人民政权紧急建立生产救灾委员会,后又建立寒衣劝募委员会,动员社会各界参加赈灾行动,救济受灾农民。

8月5日,县政府首次征收夏粮。当时,颛桥向阳村的朱永祥在仁寿堂的群众大会上听了史济中县长关于秋粮征收的动员讲话,后来撰文称:那天“适逢天有小阵雨,解放军都穿着草鞋,有的竟光着一双脚。我在人缝中挤进去,找不到座位就靠壁立着。大会开始了,大门口长凳上立起一位军人,开口先作自我介绍。我不由一惊,这个平头百姓模样的竟是新的县长史济中。他一开口,风度潇洒,滔滔不绝,场内鸦雀无声。他说,初解放时期,百度待举,还需要过一个困难的阶段,不要轻信谣言,谁好谁坏,老百姓只要多看看,多听听,多想想,心里就会明白的。史县长的亲切话语,令人心暖眼明。”

人民政府赢得民众信任,至28日全县超额完成了夏粮征收任务。

10月1日下午,上海县各界人士五千多人,在县政府东首大操场上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会。

10月9~12日,上海县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在闵行镇召开,出席代表123人。选举产生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常务委员会,委员11人。作出拥护减租,征收公粮,成立发展工商业研究会,肃清匪特及贯彻执行人民政府各项政策等决议。

11月,全面废除保甲制,上海县划为闵行、颛桥、马桥、三林、陈行5区,下设3镇 36乡,各区、乡(镇)建人民政府。发动和帮助群众生产自救,克服严重春荒造成的生活困难,进一步安定民心。

上海县人民政权诞生记

1950年7月在北桥乡试点土地改革,10月全面展开,次年2月完成,乡村内划分雇农、贫农、下中农、上中农(富农)和地主等阶级成分,土地所有权进行再分配,统一颁发《土地证》。

12月,上海县成立抗美援朝委员会,优秀青年踊跃参军,各界捐款捐物。至1953年全县有2232人参加志愿军,赴朝鲜抗美援朝。

上海县人民政权诞生记

1951年3月,县委建立人民武装部。9月,建立群众性地方治安保卫组织,主要有治安保卫委员会(简称“治保会”)、联防队和护村队。

1951年11月,刘东明(山东莱阳人)接任上海县县长。

上海县人民政权诞生记

1954-1960年上海县人民政府、上海县人民委员会所在地

1954年4月上海县人民政府迁至闵行镇。

上海县人民政权诞生记

作者:张乃清

编辑:姚怡莹

上海县人民政权诞生记
上海县人民政权诞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