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诗 · 文】【疫情防控 凉州在行动】抗击疫情,有你有我

作者:凉州融媒

【编者按】

近期,我省一些地方出现新冠疫情。在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区广大文艺工作者积极下沉社区一线,全力展开疫情防控工作,做好自我健康监测,配合所属单位、社区主动落实各项防疫措施,主动作为、共克时艰,齐心协力共筑抗击疫情新长城。同时,广大文艺工作者充分发挥文艺培根铸魂的作用,以文艺作品致敬防控一线干部群众,鼓舞全民士气,在当前这场疫情防控战役中传播正能量,为打赢全市疫情防控攻坚战贡献着强大的文艺力量。

【诗 · 文】【疫情防控 凉州在行动】抗击疫情,有你有我

防控歌

张飞年

流水找到时间,灯通向了远方

男人,女人,老人,孩子

什么让我们躲过灰暗的天空

有一些眼神,温暖而可爱

有一些人,站在黑夜,站在风中

为了大地,为了亲人,为了你,为了我

忙碌的他们,闪着最耀眼的光

爱上这个城市

爱上她月光落下的每一个角落

又一天,城市排起了长队

或者我看了她们

就在这里,把嘴张开

她会用一个“啊”,潮湿你心

我喜欢这个声音,她会穿透

她站在城市的最前方

天就亮了

潘新生

黑夜捱着捱着就明了

晨曦越来越近

阴霾越来越远

惺忪的城市眸子中

一闪而过的白衣战士

这些早起的人 奔跑的人 勇敢的人

晨露打湿了衣角 汗水在发梢凝霜

疫情搅动了他们的生活

没有什么可以让生活停摆

防护服下的坚毅 承载必胜的希望

纤细的咽拭子 坚守着城市的明天

我愿意时刻祈福

街上溢满开心和阳光

方言和小吃洇着温暖

男人 女人和孩子

乡村 城市和学校

露出如花的笑靥

疫情还在肆虐

天使不会片刻停息

所有人奏响一曲山川无恙

在暂时缭乱的天空里

挥动缀满力量的翅膀

护佑平安

蓝白之间

奔跑 飞翔

望春风

舒 媛

突如而来的疫霾笼罩着兰州这座城市

笼罩着整个河西

面对席卷而来的沙尘暴

白衣天使即为奉命赴前线的战士

谁能在逆风前行中护佑这些命悬一线的生灵

谁又能同时赛跑同病魔较量?

让饱受病魔折磨煎熬的生命回到本来的模样

当疫情肆虐狰狞,病魔吞噬鲜活的生命

听从祖国人民的召唤,

四面八方汇成一堵坚实的城墙

一个个身披盔甲,

手中紧握锐利锋芒的柳叶刀

白衣天使身负使命,

铮铮誓言叩响春天的门扉

展开战役的的膂力,铿锵跋涉在生命的禁地

用血肉之躯筑起一道让死神无法逾越的屏障

暮秋的十月弥漫着忧伤,

美丽安详的西北蒙上了一层冰霜

屏幕内外线上线下,万家灯火中焦灼的目光

多少感动身受的场景让灵魂哭泣的心灵激荡

白衣天使挑灯夜战沙场,无私无畏守护希望

他们用仁爱的手掌抚慰这辽阔土地的创伤

坚信:

每粒熬过寒冬的种子都有一个蓬勃的春天

兰州的五泉山与祁连山灯火通明,

衔接了满天繁星

向危难的疫区挺进,

历史会铭记这一页的悲壮

那刻在脸庞上的条条血痕,汗水浸透战袍

被消毒水腐蚀得满是疮疡的双手,

蹒跚的双脚

夜色深沉下,那和衣而卧疲惫过度的睡姿······

多甜呀

春风在望,望过落霞与大雁齐飞的黄河洪涛

鲜红的党旗在寒冷的西北风中高高飘扬

绚烂的野菊愉悦的漫过河西

凝聚磅礴的力量,

祁连山下遍燃起驱散病魔的灯盏

一个甜美的声音隔着洁净的病房朗朗传来

——“待到雪落梅开,一起笑对阳光!”

那一抹鲜艳的中国红

孙秀文

一声声温馨的提示,来自于热情的志愿者。随着疫情形式的严峻,他们身着红马夹的身影穿梭在大街小巷,闪耀在路口小区,照亮了我们的生活,温暖了我们初冬微凉的身心。

今天,降温了,天空飘起了蒙蒙细雨。在西北,深秋初冬的季节,已是很冷了,街上的行人都裹紧了衣服,拉紧了衣领,加快步伐赶着回家。

可是,风雨中,那一抹鲜艳的中国红最引人注目,沉稳、热情,默默为来往的人们服务着。透过这身光荣的中国红,这些志愿者也是爸妈的孩子,也是孩子的爸妈,也是丈夫、妻子,但是,在武威这个城市——我们的家乡有了危险的时候,他们挺身而出,舍小家顾大家,任劳任怨,风雨无阻!

那抹红,是热血的颜色,沸腾的是对党和祖国的忠诚,坚守的是对党和祖国的信仰。有一天,脱下红马夹,他们终会再次淹没在茫茫人海,你不必问他们是谁?来自哪里?他们只是我们平凡人中的普通一员,只不过在灾难面前站了出来,成为责任的担当者。

有一种精神叫奉献,有一种责任叫志愿。陌生的面孔,熟悉的笑容。在我家楼下,也有志愿者在值守,有时候是年轻的小伙子,有时候是满脸皱纹的大叔,无论是谁,服务的热情不变。每次上下班路过大门口,都会看到他们一丝不苟地认真工作,对出入的每一个人负责。晚上,当我们坐在暖气充足的家里看电视、休息时,隔着窗户看到他们只能在风中来回踱步,心中顿生怜意。谁不惧危险?谁不怕辛劳?谁不知寒冷?只不过,在这个特殊的时刻,他们选择了迎难而上。

近日,两轮的核酸检测中,更是有他们忙碌的身影。在各个检测点上,他们积极组织受检测者有序排队,不厌其烦地解释居民的各种疑问,耐心细致地指导人们填写信息,领取采样码,跑前跑后,尽职尽责,协助医护人员加快核酸检测的速度。手,冻麻了;脸,冻红了,可是没有一个人退缩,他们无悔地付出,只愿守护一方的安康。

他们,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在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最平凡的日子里消散。红色,是这个寒冷冬日里最温暖的色彩……

没有钢盔,没有军装。穿的是红马夹,怀的是家国情!

没有掌声,没有鲜花,他们用一颗跃动着爱的心,完成着爱的传递,将责任融化成满脸笑容,服务他人,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遇见你,给我们的是一种温暖人心的微笑;靠近你,给我们的是一种不求回报的帮助;走近你,才明白平凡中渗透着伟大!

那一抹鲜艳的中国红,是责任,是担当,是骄傲,是自豪,闪耀在大街小巷,更闪耀在每一个人的心上!

万 疆

高长安

做教师是平淡的,但我爱这份职业。每一天,我们踏着阳光唱着歌儿上班,在知识的海洋里与学生一起遨游,放学回家,走过喧闹而静美的大街,回家有可口的饭菜,温暖的家园。

请问,这种岁月静好的后面你想到了什么?其实,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生活从来都不容易啊,当你觉得挺容易的时候,一定是有人在替你承担属于你的那份不容易 。

当新一波冠状病毒来临,当大街小巷欢歌笑语的暂停键被按下时,方才发现:在这样平淡安逸的岁月里,我们本来拥有幸福,只是因为早已习以为常地认为一切理所当然而变得毫不在意。于是才更深切地明白,原来朝出晚归的正常工作与学习,把生活泡成茶,细品其中的甘香,才是最纯最真最美好的幸福;原来没有什么比健康和平安更重要;原来国泰民安、山河无恙,人间安好、春暖花开,才是我们最向往的人间盛景。

这些天我在看见,有忙碌的白衣天使,有全副武装的公安干警,有身穿红色马甲的志愿者……在抗击疫情的行动中,与战斗在一线人员的逆行冲锋相比,与核酸检测的医务人员昼夜奋战对照,我们普通群众的配合没有那么“显眼”,但同样是共同抗疫斗争中的一股正能量。与疫情作斗争,普通群众最好的“助攻”就是理解与支持,最有力的“武器”莫属配合防疫。

传说中,有一种鸟,它费尽一生寻找属于自己的荆棘树,为大家唱出心中最美、最销魂的歌,在歌声中挥洒自己的生命……我一直在寻找这样的鸟,在新一波疫情来临时忽然发现,在我们的身边就有无数只这样的鸟,我们身边的医护人员、许许多多的党员干部,他们是荆棘鸟,有着最纯洁、最永恒的追求,那就是为人民服务。是他们在替我们负重前行。

记得一位哲人说过:一个人,一个民族,他所信仰的不应该是束缚自己手脚的桎梏,更不应该是绞杀自己的绳索,而应当是一股风,一股催你挺进、催你跋涉、催你奋斗的风。他们就是这样一股明亮的风,让人如沐春风。疫情防控就是命令,广大的医务工作者、党员干部和青年志愿者,才是这个时期最可爱的人。致敬伟大的抗疫精神!

所幸生在这个时代,万幸长在这个国家。

喜欢《万疆》的歌词:“红日升在东方 其大道满霞光,我何其幸生于你怀,承一脉血流淌;难同当,福共享,挺立起了脊梁,吾国万疆,以仁爱,千年不灭的信仰……”每当听到这首歌,一种发自内心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疫情防控就在当下,此时此刻,所有的情怀都化为一句话:祖国,我们爱您!每一个人都是祖国的一份子,要听政府的安排,众志成城,抗击疫情,战胜所有困难!强国,有你,有我,也有他!

愿山河无恙,平安可期。

贤内助与半边天

张峥义

“反了,反了,彻底反了!”父亲丢开围裙,冲着儿子嚷嚷,“女主外,男主内——这是什么逻辑?”

“爸,您这是封建余毒。你平时可不这么讲——开口‘女汉子’,闭口‘半边天’的。”

“那是……干家务离不开忽悠……特殊情境……”

“现在不也是特殊时期么?”

2021秋。西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突袭而来。武威,咽喉之地,大有被合围之势。秋,罩上了一层霜。看似凝重迟缓的城,内部却在急剧涌动。一份份紧急通知同时出现在千万台电脑屏幕上,一场大战开启——一边是感知不到却又穿梭其间的病毒,一边是祥和有序的烟火社稷。群防群治,应检尽检,宁可十防九空,绝不失之万一——寒秋中,“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奏响了一个个部门、一个个党员的出征号角。

2021秋,这样的场景已不再新鲜。新冠肆虐之始,我们的国家就涌现出无数敢于担责、甘于奉献的“精兵强将”和“草根英雄”。时至今日,在天安门城楼前“强国有我”的铿锵余音中,更有无数的中华儿女奋战在复兴路上,奋战在抗疫一线。他们,留给了大众无数的记忆,其中不乏像“魏姐”一晚三出家门这样的暖心画面。

“魏姐——”父亲阴阳怪气地学着妻子电话里的声音,“一个‘魏姐’就把她美化得忘了姓啥了……我叫八遍‘老婆’怎么连头也不回?”他站在阳台看着夜幕,一片黑。

车,孤独疾驶,一盏盏路灯在前挡玻璃上串成一条橘黄的线。第一场雪后,2021年的雨像似已淡去的新冠病毒一样又嘚瑟起来,细碎、狂乱,仿佛像放大了的病毒黏在前挡玻璃上。

她坐在副驾上,偷偷瞟一眼紧握方向盘的丈夫,她清楚丈夫口罩下的脸,一定比车窗外的夜还干冷。也难怪,她的生日——这顿没有蛋糕的“生日晚宴”,丈夫从“预谋”到张罗,已经不是一天两天。

她给丈夫和儿子分别夹了一个圆鼓鼓的丸子:“真对不起,浪费了你的一片好心情……也谢谢儿子陪妈……”

“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音乐骤起,就在那一刻,她的手机又响了。

“啪!”丈夫终于将筷子拍在餐桌上。她掏出电话默默走进卧室,片刻,一阵窸窣,她穿着羽绒服出来:“还得去趟管委会。一辆车堵在高速路口,下不来,得证明。”

夜,让她惧怕,女人的无助与瘦弱被又黑又静的夜无限放大,她划拉几下手机屏,尽管这动作毫无意义,没人帮她,疫情当下,谁都是生力军,甭说一个萝卜一个坑,几近于一个当俩。

这是今晚第三次外出。第一次,为外出的送货车辆办理通行证,那会,暮霭正浓,正在帮着备菜的她往返一趟。第二次,接一辆返岗车辆下高速,锅里的汤刚煮沸,拉着儿子成行。这一次,饭是上桌了……一家人饿到这会,就因为她……冲吧,天冷,让司机在驾驶室里过夜于心何忍。

启动车,车灯亮处,丈夫裹着棉衣绕过来,拉开了车门。

她满心欢喜,虽然丈夫一路无语。

汉子满是手老茧捏着半块干方便面,满脸憨笑,真诚的笑。

这一幕感动了丈夫,回家路上,丈夫的脸转晴了:“评了先进,得了奖金,可得有我的一半。”

她一脸轻松:“都归你,谁让你是‘贤内助’呢。”

“‘贤内助’?!这称呼靠谱。”

笑着,他们沉默了。

她明白,这一夜只是过去日子的缩影,也会是以后的常态。有时,清油下锅,一边接电话一边把锅铲递给丈夫;有时,刚换上居家衣服,一转眼又拎起包咚咚咚下楼……只是辛苦了自己的丈夫。

他明白,这一幕只是这个当下最为寻常的一个场景,这将会是整个城市防疫的常态,只要我们每一个人舍小家为大家,疫情终将烟消云散。他的妻子——魏姐,在这座城市,不是挺枪立马冲在最前的骑士,却是这个英雄群体的一份子——自己也是——是这个英雄群体的一份子。

车,朝着夜幕刚毅地扎进去,一盏盏路灯在前挡玻璃上串成一条温暖而光明的线。

七绝 儿媳医援嘉峪关

史万胜

毒疫袭来情势催,核酸检测负霜回。

妻通电话向儿媳,援医有无炉火煨。

七律 辛丑九月家乡战“疫”

冠毒侵来又一波,全民战役再高歌。

霜披半夜安排急,队列长龙检点多。

天使纷纷担使命,红旗猎猎壮长河。

时今见面招呼语,测了核酸阴着么。

战疫联

棉签轻触,行码屏中皆转绿;

口罩紧遮,凉城爱里尽回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