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古画鉴赏:明 王绂《秋林醉归图》(高清)

作者:清韵逸品
古画鉴赏:明 王绂《秋林醉归图》(高清)

明 王绂 秋林醉归图 立轴 设色纸本

【作品鉴赏】

王绂(1362-1416),字孟端,别号九龙山人,在明初画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他擅绘画,诗词、文章,书法皆精,有《友石生集》传世。其绘画创作题材主要是山水、竹石。因生于元末无锡,可较好学习“元四家”,融古开今,形成自己独特风格。山水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其绘画皴笔有简繁两种,繁笔主要学王蒙、吴镇,状似披麻、荷叶,多用中锋,线条拖拉较长,转折灵活自然;简笔源自黄公望、倪瓒,多偏锋干笔,皴擦并用。他的作品颇为后人所推重,对“吴门画派”有一定影响,吴宽、沈周、文征明、董其昌、王世贞等都曾经鉴赏、题跋,如文征明云:“友石先生画品在能之上,评者谓作家士气皆备”。王世贞则给予了更高评价:“孟端在宣德间,声价不下黄鹤山樵”。董其昌则说:“国朝画竹,王中秘为开山手”。

古画鉴赏:明 王绂《秋林醉归图》(高清)

《秋林醉归图》局部

据《明史》载,他“画不苟作,游览之顷,酒酣握笔,长廊素壁淋漓沾洒”。可见他不轻易作画,喜饮酒至酣畅而挥毫作画。此帧《秋林醉归图》右上角有王绂自题:“秋林醉归图。社鼓声声野外挝,丰年黎庶乐生涯。枫林赛龙人初散,茅屋难啼日未斜。老叟好杯身酩酊,儿童拍手笑喧哗。最怜黄犊能知主,归路驮行不惮赊。九龙山人王绂。”由题名及款识可推断,也许是画家醉归后的真实场景,王绂用画笔记录下来而呈现了该作的面貌。是图绘一醉叟骑于小牛犊上,蹒跚缓慢前行,枫树翠木错落有致、姿态各异,水波粼粼,坡石厚重坚挺又富于变化,或长披麻皴、或卷云皴、或雨点皴;中景一座茅舍坐落于山间,屋前舍后,背山面水,杂树环绕,环境宜人;远山层峦迭嶂,高耸入云,云雾缭绕,空灵飘渺,巍峨而不失雅致。整个画面既显王蒙、吴镇之苍郁、浑厚、繁密,又不失黄公望、倪瓒之疏朗、隽秀、简淡。

题跋者简介

杜琼,明代画家,字用嘉,号鹿冠道人。世称东原先生。吴(今苏州市)人。山水宗董源,开吴门派的先声。亦工人物。

谢缙,明代画家。一作晋,字孔昭,号葵印,自称谢迭山,又号深翠道人、兰庭生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寓居金陵(今江苏南京)二十余年。

沈贞吉,沈周的伯父,吴门画派的先驱。一作名贞。号南斋,又号陶然道人,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山水师董源,可亚刘廷珏。

沈觉初,嘉兴人,吴待秋入室弟子,初名觉,斋名容滕斋,善山水,得吴待秋笔意,苍秀浑古,丘壑幽源。又精于刻制紫砂壶,且擅刻竹,为近世名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