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蜀王全传(19)|李期:以暴得国以暴失国的蜀王

作者:封面新闻

奉友湘、李后强/文

李期的江山是从堂兄李班手中抢来的,而且带着李班鲜红的血迹。他肯定不懂当代的“破窗效应”,他带头打破了家族的第一个窗子,没想到第二个破窗就是他自己。继位初期他还算明智,政权运行也还稳定。后来他任用庸人,无所作为;又疑神疑鬼,滥杀无辜,逼得人人自危,导致天下大乱。最后一报还一报,在位仅四年,自己头上的皇冠便被堂叔李寿劈面夺去,还把他贬为邛都县公。李期生性刚烈,不堪其辱,遂用一条丝巾,了却年仅25载的青春。房玄龄等所著《晋书》评价道:李班以宽爱罹灾,李期以暴戾速祸,殊途并失,异术同亡。正如后人所论: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可以此为鉴呢!

李期字世运,是李雄的第四个儿子。他于成汉玉衡三年(313年)生于成都,算是资格的成都人。他母亲姓冉,是李雄的妃子。恰好李雄的正妻任皇后自己没有生育,便把李期当成自己的儿子抚养成人。于是众兄弟都把他当成李雄与任皇后的嫡亲儿子尊敬。李期这娃娃遗传了李雄的优良基因,聪慧异常,一表人才;而且从小就喜欢做学问,二十岁时就写得一手好文章。他又善骑射,后来成长为一个文武皆善的翩翩少年。有一次,李雄命他的儿子们分别召募自己的部下。结果其他兄弟最多也就召来几百人,惟独李期召来上千人。李雄大喜,将李期封为安东将军。他还有一个优点,就是轻财物而好施舍,虚心招纳人才。他推荐的人,李雄多半任用,所以长史、列署有不少出自他的门下。

玉衡二十四年(334年)六月二十五日,父亲李雄病逝,李期和他哥李越弟兄俩都回朝奔丧。他们既伤心又沮丧。李班当太子时,李期只有十一岁,心头虽然不爽,但父亲尚在,也没有太大担心。而今李班接了父亲的班,要他们众兄弟俯首称臣,这万丈怒火就再也压不住了。同时,李班的兄弟李玝手握兵权,对他们而言无异于悬在头上的宝剑。万一李班兄弟要对付自己,那不就是对付小菜一碟?这就是生在帝王之家的悲哀。要活命,要平安,要把本该属于自己兄弟的皇权夺回来,只有采取非常手段。于是李期和兄长李越密谋除掉李班。

为了干掉李班,李期与兄长李越以为父亲服丧为名,赖在成都不走。私下里秘密准备了至少一个月。而李班却毫不防备,拒绝了李玝将李期兄弟外放的建议,并且还把掌握军权的李玝遣还涪城。在十月一个凄清的夜晚,李越刺杀李班于李雄的殡宫。李期本想立李越为帝,而李越认为李期是父亲李雄正妻任皇后所养,无异于嫡亲,又很有才能,便带头拥立李期。

李期也不再推辞,得意洋洋地登上皇帝宝座,大赦境内罪犯,改年号为玉恒。正所谓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为了斩草除根,李期诛杀了李班的弟弟李都。接着,李期又封堂叔李寿为汉王,派他到涪城去讨伐李玝。李玝闻得李班被弑,悲愤不已,又听说李寿前来进剿,更是绝望伤心。不过,李寿不忍攻杀李玝,遂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私下放了李玝一马,让他顺利弃城而逃,投入东晋怀抱。李玝后在东晋历任巴郡、襄阳、宜都太守、龙骧将军,永和三年跟随征西将军桓温伐蜀时在山阳(今四川眉山市彭山区东北)战死。

李期又加封李寿,任命他为梁州刺史、东羌校尉、中护军、录尚书事;封兄长李越为建宁王,任命为相国、大将军、录尚书事。立妻阎氏为皇后。任命卫将军尹奉为右丞相、骠骑将军、尚书令,王瑰为司徒。

谋杀在位皇帝李班,抢夺皇冠。李期血淋淋的暴行当然会激起李班支持者的仇恨。李班的舅父仆射罗演与汉王相上官谵密谋,决定刺杀李期,另立李班之子李幽为帝。谁知事情败露,功败垂成。李期捕杀罗演、上官谵,还将李班的母亲罗氏、李班兄长李琀的儿子李俨、李稚及妻子昝氏全部处死。

李期自认为天下已定,万事大吉,遂效古来“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故事,把各位勋旧功臣,视若草芥。内宠宦官许涪之流,外信尚书令景骞、尚书姚华、田褒。这田褒别无他长,只因一言获宠。原来李雄在位时期,田褒曾劝其立李期为太子,所以李期非常宠幸厚待他。看来说人好话,倒是无本万利的绝佳投资呢!李期把国家的刑狱政事,尽付于这几个人决定,竟把其他宰相、大臣,晾在一边。小人当政,法纪紊乱。李期嫉妒侄子尚书仆射、武陵公李载才能出众,俊逸潇洒,便指使人诬告他谋反,将李载下狱而死。

正因为有李载的冤案在前,后来李期的兄弟李霸、李保无病而亡,人们都认为是李期毒死了他们。于是大臣们心怀恐惧,个个心里像揣了只兔子,惴惴不安,不知祸事什么时候落到自己头上。李期的确诛杀夷灭了很多人家,把这些人家里有些姿色的妇女弄上自己的龙床,用抄没的财物充实自己的小金库。劝谏他的人非死即囚,朝中的人都只想苟且免祸。后来,李期偶然听说堂叔李寿有谋反之意,便毒死了李寿的养弟安北将军李攸,以杀鸡儆猴。他还和李越、景骞、田褒、姚华等商议,如何刺杀手握重兵的李寿等人。李期多次派中常侍许涪到李寿那里去,以劳军的名义,观察李寿的动静。

却说李攸被害后,李寿非常害怕。许涪频繁来往涪城的情况,更引起了李寿的怀疑。驰骋疆场多年的李寿,预感到血雨腥风即将来临。与其坐以待毙,还不如奋起一搏,李寿决定来个先下手为强。成汉玉恒四年(338年),李寿率领一万兵马,从涪城杀向成都,声称要“清君侧”,除掉扰乱朝政的景骞、田褒等人。李寿兵临成都城下,李期、李越兄弟竟毫无防备,李寿大军一拥而入,几乎没遇到抵抗便直达皇宫门前。李越劝李期重金募集勇士抵抗李寿。李期却认为自己待李寿不薄,李寿也不会把他怎么样,于是强作镇定,派侍中前往慰劳李寿。李寿上奏章说,李越、景骞、田褒、姚华、许涪、征西将军李遐、将军李西等人,都心怀奸诈,扰乱朝政,图谋倾覆社稷,大逆不道,罪该诛杀。李期为了保住自己的皇冠,顺从了李寿的要求,将上述李越、景骞一干人等,全部抓捕斩杀。没想到李寿却绝不心慈手软,假托太后任氏的名义降下懿旨,将李期废为邛都县公,幽禁在别宫里。

李期在被软禁的别宫里,万念俱灰。他叹息说,天下的君主竟然成了一个小小的县公,真是生不如死。怀着这种耻辱,郁郁寡欢的李期于338年五月自缢身亡,时年二十五岁,谥号幽公。李寿还算仁慈,以王礼将李期安葬。不过,常璩在《华阳国志》中的记载有些不同:“五月,(寿)乃杀期及诛李始等,杀兄弟十余人。期死时年二十四,谥曰幽公。五年,徙其妻子于越巂,(李)势又使人就越巂诛其子。”

遗迹:

李期墓

李期似乎没有留下什么遗迹,具体安葬在哪里也无从考察。从某些记载看,李期应该没有前往邛都,是在成都自杀身亡的。《晋书》和《资治通鉴》都记载李寿按王礼安葬李期,规模应不算小。在李班遗迹中所述成汉墓,也有可能是李期墓。

【作者简介】

奉友湘,男,四川内江人。资深媒体人,高级编辑,四川省作协会员。1983年毕业于四川大学经济系。曾任四川日报记者、编辑、主编、主任、首席编辑。1994年8月参与创办华西都市报并任副总编,后任常务副总编。2007年起相继任金融投资报总编辑兼人力资源报总编辑、消费质量报总编辑、四川农村日报总编辑。2013年1月出版专著《远离危机》,在业内广受欢迎,两次重印。2016年5月出版成功学专著《机会是种出来的》一书,在青年读者中引起较大反响。2017年1月出版影视文学作品《交子》,引起学术界和艺术界的双重关注,目前正改编为舞台剧和影视剧。2019年1月出版长篇历史人物传记《蜀女皇后》,获得广泛好评。合著或参与写作的著作有《最后的伟大征服》《实用新闻谭》《报业通论》《长江漂流风云录》。新闻作品《“长漂”系列报道》(合作)荣获1986年全国好新闻一等奖。

李后强,男,汉族,1962年8月生,重庆市云阳县人,中共十五大代表,理学博士,1992年破格晋升为四川大学物理系教授。现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曾任四川省仁寿县县委常委、副县长,眉山地区行署专员助理,眉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中共四川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1995年、2000年分别获中国图书奖,近年来获四川省人民政府颁发的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次、二等奖6次,三等奖3次,成都市人民政府颁发的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次。主持和完成国家及部省级科研项目50多项,在《求是》杂志、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文摘等国内重要报刊和出版社发表论著800余篇(部),在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荷兰等国家出版论著50多篇(部)。

<b>【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