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瑜伽到底是什么?

作者:无境828

现在的人们,只要听到瑜伽,就等于高难度的动作,就会感叹:“瑜伽太难了,肯定不适合我”认为“瑜伽就是动作,动作就是瑜伽”。

更奇怪的是在瑜伽练习者的心中,都自觉不自觉地均以能否做出高难度的动作来区分瑜伽功力的高低。

在这样的习练心态指引下,瑜伽爱好者们一味的追求着高难度,难度高象征着水平高,比较之下就能招到更多的学员来达成经济创收,就这样高难度动作成了瑜伽的内卷。为了增加收益,不得不违反身理极限的做出高难度动作,受伤得了瑜伽病后又偷偷地去做手术。

但这已经不是瑜伽了!

纵观这二三十年我国瑜伽事业之状态,始终处于一个很初级的阶段。

其具体表现为:有法无理,师资综合素质低;一味注重体式,忽视了瑜伽修行我重心在气脉和心性层面;没有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瑜伽学术讨论会等等。

在印度,瑜伽有五千年乃至于七千年的历史。处于印度文明的核心地位。瑜伽的发展就是印度哲学、宗教、各思想流派等印度传统文化的发展。

那么到底什么是瑜伽呢?

瑜伽最初的意思是把野兽驯化成家禽的过程,之后演变成驯化我们的心灵的这个过程叫瑜伽!

瑜伽实则是哲学概念,实际上整个东方文化都叫瑜伽,就是驯化心灵!绝大多数的人没有被驯化。

由凡到圣、由垢到净、由非理性到理性、由暗到明、由愚昧到智慧的过程就是瑜伽!

生物性就是没有文化化,文明化。

生物性就是非理性,为物欲牵引,瑜伽是驯化过程,不是结果。

瑜伽的初级目的是成人,终极是成圣,就是彻底的理性。

没驯化就是非理性。

圣人无梦---梦指非理性,就是圣人是绝对理性。

真理就是真实的理性,简称真理。

瑜伽哲学体系在印度正统六派哲学中一直以实修实证为其主要特点。

瑜伽哲学中所有的学说,所有的理论,所有的观点,所有的理想,都必须落实到修行上来检验和实现。

唐朝的玄奘大师取回的经重点的一部就是名为《瑜伽师地论》的典论。所阐述的正是瑜伽师在修行过程中所经历的主要境界和与该境界相应而生之见地的一部佛教大论。

印度的很多圣哲都是大瑜珈士,像《瑜伽经》的作者帕坦伽利,佛教的释伽牟尼,19世纪的辩喜,圣雄甘地。在我国的西藏密宗有成就者都叫做瑜伽大士,像莲花生大士,秋英多杰,密勒日巴,宗咯巴等等!

修习瑜伽就要从源头开始了解瑜伽,瑜伽的起源,瑜伽的含义,瑜伽的作用,瑜伽的分类,瑜伽的发展这些基础框架知识。

从而知道怎么去修习瑜伽。

瑜伽的两部根本大典---《薄伽梵歌》和《瑜伽经》

《瑜伽经》在印度文化史上的地位可与《论语》媲美,被称为“印度的《论语》”

《薄伽梵歌》比《瑜伽经》还早三百年左右,它在印度文化史上相当于《道德经》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几乎印度所有杰出人士都直接或间接的学习过《薄伽梵歌》。

自《瑜伽经》于公元2世纪诞生以来,无数哲学家,瑜伽修行家,宗教家,政治家或文学家等注释和讲解过《瑜伽经》。

但纵观这些注释,让后人产生了错误的认识,以为《瑜伽经》如同这些注释都所注释的那样,是一部宗教教典,是一部关于信仰的指导书。

在这两千年来,《瑜伽经》一直被视为印度教经典。

而事实上,《瑜伽经》不是宗教经典,而是通过严格的瑜伽修证获得终极觉醒的生命实践科学,是一部瑜伽哲学大典,一部体系完整的生命修证著作。

瑜伽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