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如果汉献帝直接被李傕郭汜杀死,曹操手下还能聚集那么多文武吗?

作者:巴山夜雨涮锅

这个问题是比较有趣的。其实换个说法就是,如果汉献帝还没来得及被曹操挟持到许都去,就已经挂了,曹操还能聚集到这么多人才么?

或者再说直接点:如果曹操没有挟天子以令诸侯,他还能得到这么多人才么?

答案是否定的。

在曹操以一介地方军阀,最终扫荡天下,奠基曹魏帝国的过程中,“挟天子以令诸侯”是很重要的一步棋,甚至可以说是曹操发家路上的转折点。在过去,因为曹操出身于宦官,虽然也是官二代富二代,但跟他的主要竞争对手袁绍比起来,明显落了下风。虽然也占据兖州、豫州之地,拥兵十万,但在笼络人才方面很吃力。

如果汉献帝直接被李傕郭汜杀死,曹操手下还能聚集那么多文武吗?

而自从196年迎接皇帝,迁都许城,挟天子以令诸侯,使得曹操获得了正统朝廷的名号。拿正统朝廷的名分去,招募人才就要容易得多。

现在很多人,站在曹操后来与汉献帝翻脸的“后知后觉”上,认为曹操的江山不是靠汉献帝一纸命令就归顺的,而是曹操自己一刀一枪打下来的,所以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是自找麻烦,是给自己身边买了个定时炸弹,是吃了亏的。言下之意,曹操就算不挟持天子,也能获得发展,说不定还少了“汉贼”的恶名。

这就是刻舟求剑了。

曹操的地盘当然必须靠自己出兵去打,但无论是对方的文武军民,还是自己治理下的臣民来说,皇帝和朝廷的号召力、影响力还是存在的,而且很大。有天子和无天子的情况下,战争的对手方面,抵抗的意志力是不同的,对己方地盘的控制力也是不同。

单说三国争霸中第一等的重要资源——人才,也可以看出挟天子对曹操的重要意义。

从历史记载来看,曹操通过迎天子,夺取大汉朝廷名分,总共获得了以下三方面的人才:

其一,部分在朝廷的人才直接到了曹操麾下

其二,曹操挟天子之后,一些人直接从其他诸侯手下跳槽到了朝廷(也就是曹操这里)

其三,曹操挟天子后,获得了一些诸侯、降将的效忠。

如果汉献帝直接被李傕郭汜杀死,曹操手下还能聚集那么多文武吗?

翻看魏书中各位人才的履历,这三类比比皆是。

咱们先简单分析曹操手下主要谋士的来由。所谓主要谋士,就是众所周知的“五大神人”即荀彧、荀攸、郭嘉、贾诩、程昱,再加上存在感强促进曹魏建立的董昭吧。

从这6个堪称曹营最重要的谋臣里面,看看有多少人是冲汉献帝的面子来的。

先看荀彧。荀彧是在曹操刚领取兖州时候就来的,这个和汉献帝无关。

然后是荀攸。在《三国演义》中,荀攸是跟随叔叔一起投奔曹操的。历史上却不同。历史上的荀攸,曾做过朝廷的黄门侍郎和地方官,后来想去刘焉手下当蜀郡太守,因为道路不通留在荆州。曹操迎接汉献帝后,写信给荀攸说:“方今天下大乱,智士劳心之时也,而顾观变蜀汉,不已久乎!”然后用朝廷名义征召荀攸当蜀郡太守,又让他当了尚书。所以荀攸能来曹操这里,就是冲着皇帝的面子。

如果汉献帝直接被李傕郭汜杀死,曹操手下还能聚集那么多文武吗?

鬼谋贾诩,之前是辅佐军阀张绣的,曾经给张绣出主意,打得曹操落花流水。在官渡之战前夕,贾诩劝说张绣归降曹操,贾诩自己也一起过去,成为曹操手下的重臣。而贾诩劝张绣降曹的第一句,就是“曹操奉天子以令天下”。

程昱,是在曹操领兖州的时候加入,而且是屁颠屁颠跑去投奔,这个和皇帝没关系。

郭嘉,在演义中也是很早就加入曹操的。历史上,他加入曹操的是靠荀彧推荐,也没有直接说跟皇帝什么关系。但是,之前郭嘉是在袁绍手下的。荀彧在191年就加入了曹操,而郭嘉加入曹操的时间,恰好是在197年,也就是曹操迎皇帝后的第二天。为何过去五年荀彧都不曾劝说郭嘉过来呢?要说郭嘉加入曹操和皇帝没关系,恐怕也比较牵强吧。

如果汉献帝直接被李傕郭汜杀死,曹操手下还能聚集那么多文武吗?

董昭,之前是在朝廷当官,曹操迎天子后顺势成为曹操的部下。

如上,六大谋臣里面,两个是很早就投奔曹操的,这个和皇帝完全没关系。另外三个是曹操用朝廷名义弄来的,郭嘉则难以判定,但从时间上是曹操刚完成挟天子,郭嘉就跑来了。从这一点,已经可以判断迎天子对曹操的重要性了。

咱们再把范围放广一点,看看曹操其他的人才是怎么来的。先选取《三国志》中传记靠前的魏国文臣,除掉前面说的六大谋臣,剩下的27个人

袁涣:198年

张范:平袁绍后,且传记曾明说了天子的价值

凉冒:挟天子后(以司空名义征召)

国渊:挟天子后(以司空名义征召)

田畴:207年,灭袁氏后

王修:205年,灭袁氏后

邴原:挟天子后(以司空征召)

管宁:未出仕

崔琰:灭袁氏后

毛玠:早期

徐奕:挟天子后(以司空征召)

何夔:挟天子后(以司空征召)

邢颙:破袁绍后

鲍勋:晚期

司马芝:晚期

钟繇:挟天子后

华歆:200年,且明说以天子名义征召)

王朗:挟天子后

如果汉献帝直接被李傕郭汜杀死,曹操手下还能聚集那么多文武吗?

刘晔:199年

蒋济:不明,大概率挟天子后

刘放:破袁绍后

刘福:挟天子后

司马朗:挟天子后

梁习:挟天子后

张既:挟天子后

温恢:挟天子后

贾逵:不明

以上27个文臣,明确在195年或更早的只有毛玠1人,挟天子后的196-200年的有15人,包括刘晔、钟繇、华歆、王朗这些重量级,而且其中很多明说了就是以天子名义去征召的。此外,201-208年的有6人,208年以后的2人,情况不明的2人(包括大概率196年以后的蒋济),还有一个终身不出的管宁。

可见,曹操从190年起兵,到196年挟天子之前,虽然已经占有了中原之地,成为屈指可数的大军阀,但他这些名臣中,33人只有荀彧、程昱、毛介3个投奔。而从他196年挟天子之后,短短4年间,人才顿时井喷,多达19人前来。要知道,200年官渡之战打败袁绍前,曹操的势力比起196年其实并没有太迅猛的增长。所以其人才聚集的速度陡然增加,只能说最大的变数,就是曹操获得了朝廷的名分。

如果汉献帝直接被李傕郭汜杀死,曹操手下还能聚集那么多文武吗?

所以,196年曹操挟天子对他麾下人才聚集的意义,很明显了。

曹操手下真正的第一猛将是这个人

曹操扫荡天下,袁绍他在干啥?

上下2册【易中天品三国】正版现货易中天百家讲坛书籍中华史中国 ¥68 购买

继续阅读